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6645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食品机械与山西面食。
背景技术
面食是山西人及北方几省市人的主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品种。其中做工较细、巧的, 吃起来最爽(我个人认为)要数"搓鱼""猫耳朵""黄鼠耳朵朵"揪片,它是在那贫困的年月里人们用来 招待、犒赏自己的情人与亲人的几种面食,也是人们用来进行粗粮细做的几种面食。我曾多次饱尝过吃这 几种面的愉悦和乐趣,真是一颗面里一颗心, 一颗面里一份情,吃起来特爽口快乐,但就是做起来太费工。 手工做猫耳朵是要把和好的面在案板上压片切条,再切成8毫米左右的方粒,在案板上用手指压好面粒一 推或一抿;或在和好的面上采一小粒面放在手掌用手指压好一推或一抿,便形成一个巻起来的片状面粒。 手工做"黄鼠耳朵朵"揪片是在备好的厚面片上采一小粒面,用拇指与食指捏住,食指往后抿,拇指向前 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稍微巻曲的片状面(它比猫耳朵稍小,稍薄)。
现在市场上也有类似于猫耳朵这种面食的"面",它是北京市食品机械研究所生产的叫"空心面机" 生产,也有河北任县、山西祁县生产的同一类面机,它们有的叫"猫耳机",有的叫多功能面条机,但生 产原理与技术方式都是一样的,采用环形间隙(螺旋)挤漏成形法生产。这种面机可生产十几种面,其中 有一种叫"贝壳形面"(这是北京市食品机械研究所的叫法)市场上也有叫猫耳朵的。用这种方法生产的 猫耳朵从外形上看也有点象猫耳朵,但它表面有层纹,壳较薄,还真象个"贝壳"。它的缺点是干、硬。 因此煮的时间短煮不熟煮不透,到煮熟煮透时又有点太软,吃起来的感觉与手工制做的相差甚远。
我想要用现代技术生产出从外形到口感与手工猫耳朵一样美的猫耳朵,必须融合手工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一种用现代技术融合手工原理,生产出可与手工猫耳朵、黄鼠 耳朵朵揪片媲美的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
为达本目的:,本人设计用一对滚筒带动输送带承担输送与推进面块,带出成品的任务。在输送带上加 (压) 一可扭动的抿板,承担压与抿面块的任务,又在输送带上设计了推进棱,用作协助输送带推进面块, 通过抿板的后边(B端)的任务。


该图是根据我发明的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所设计的样机绘制的,是该 机的结构图1、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3、输送带4、抿板轴5、抿板6、推进棱7、进面斗8、
出面斗
该机的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直径与长度;抿板的长与宽;输送带的长度与宽度没有一定限制,可根 据生产实际而定。输送带上的推进棱是空心的,当它经过抿板的B端输送带的"V"处时即被压扁。
抿板A端呈构形,拐角处呈弧形,B端平直。
具体实施例方式'l、准备面块。将干面粉拌入4两(指白面)左右的饮用凉水,反复搅拌成絮状面;然 后用揉切面机反复压片使面片没有干面点,柔软适度再压为3——IO毫米的面片;再用揉切面机切成5~ 一10毫米的圆面条或宽5——IO毫米,厚3——IO毫米的扁面条;再用手工或机械切成3——IO毫米长的 面粒。
2、实施成形参照说明书附图。1、接通电源,观察机器,运转正常后扭动抿板,使A端翅起与输送带形
成一个开口,开口的大小要能使面粒顺利进入抿板底下;B端压下,把输送带压成"V"形,然后把备好的
面粒从进面斗均匀洒落在输送带上,面块被输送带送到抿板底下,在输送带与推进棱的作用下将面块从抿
板的B端输送带的"V"处推出,经输送带送到出面斗便生产出外形美观、柔软适度,可与手工猫耳朵媲 美的仿手工猫耳朵。
调转抿板即A端调B端处,B端转A端处,用同样的方法就可生产出外形美观稍微圈曲、柔软适度 的黄鼠耳朵朵揪片。
该方法不仅可以生产白面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揪片,同时也可将莜面、高粮面、玉茭面、杂粮面等各种 面都可加工成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
权利要求
1、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是由一对滚筒所带的输送带,加(压)倾斜抿板及输送带上所设计的推进棱组成的。可缩写成推→压←抿。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两滚筒所带的输送带承担着输送与推进面块,带出成品的任务。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抿板加压在输送带上,当扭动抿板轴后,抿板的B端边紧压输送带,把输送带 压成"V"形,这就构成"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成形中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由于抿板B端紧压输送带,使得一部分面块难以通过抿板的B端,因此又在输 送带上设计了推进棱。
5、 由权利要求1这种方法所生产的产品,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
全文摘要
仿手工“猫耳朵”与“黄鼠耳朵朵”揪片的生产方法是由一对滚筒所带的输送带加(压)倾斜抿板;由带有弹性的输送带往前推面块,而抿板紧压输送带不动,(这样就对面块产生一种抿的作用),及输送带上设计的推进棱组成的。可缩写为推→压←抿。
文档编号A21C11/00GK101653156SQ20081018606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
发明者侯学林 申请人:侯学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