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67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手工面制作中 帮助面条成形及上条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工面的制作通常有和面、醒面、大条成形、小条成形及上条等步
骤,所谓"大条"是指直径在30毫米左右的湿面条,"小条"是指直径在15 毫米左右的湿面条。大条成形后要醒面半小时以上再成形小条,小条成形后再 醒面半小时以上,然后将其绕在两根上下并排的木棍上(此即前面所说的"上 条"),将上面一根木棍固定,然后拉动下面一根木棍,使面条伸长至l米左右, 再醒面约2小时,然后将经过拉伸的面条用木棍固定在凉面架上,再经几次拉 伸,使其长度在4米左右,形成两头较粗,中间较细的面条,最后经凉晒、分 级、包装得到成品。
传统制作工艺中上述各步骤均是靠手工完成,特别是大条和小条的成形都 得靠人工用手搓,生产效率低,所得面条的粗细不均匀。为此本人申请并获得 了专利号为"200520009834.5",名称为"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的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从而将手工面制作中面条成形及上条的操作由该装置来完成,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也使所得小条的粗细均匀,便于后续的拉伸操作。
然而在使用中本人发现,由于醒面后的面团里夹杂有气泡,面团在成形油 缸里经活塞推压到成形盆底部的面条成形孔时,较大的气泡会在孔口破裂,导 致大条断裂,使大条的出产不连续;小一些的气泡虽然不破裂,但却会影响大 条皮厚,使后续的小条成形及拉伸等工序出现困难。另外,由于手工面拉伸工 艺的局限,最后得到的面条必然是两头粗中间细,因而通常最后还要分段切割 再根据粗细进行分级包装,但由于得到的面条是实心的,较粗的面条不容易煮 熟,且口感差,较难入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去除面团中大的气泡,使大条的出 产能连续进行,大条及小条皮厚均匀的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包括面条成形机和绕面机,面条成形机的成形机架上安装有驱动油缸和成形油缸,驱动 油缸里的活塞与成形油缸里的活塞之间连有传动轴,成形油缸的一端联接有成 形盆,成形盆的内径与成形油缸内径一致,成形盆的底部设有面条成形孔,面
条成形孔的外端联接有面条成形管;绕面机设在面条成形机的一侧,并使绕面
机上的绕面棍位于面条成形管的下方,两绕面棍的两端可拆卸联接在面棍安装
架上,面棍安装架通过轴承支撑在绕面机架上,在绕面棍的下方设有螺旋杆,
螺旋杆上套有带内螺纹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导面杆,导面杆的端部设有导面
槽,导面杆的上部位于绕面机架上端的两横梁之间,螺旋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支
撑在绕面机架上;成形盆的内底部用螺栓安装有两个档板,前档板与成形盆内
底面之间以及前、后档板之间通过档板侧面上的凸筋留出间隙;前档板的中心
具有与成形盆底部面条成形孔位置相对的出面孔;档板上分布有孔或/和档板外 边缘与成形盆内壁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成形盆的内底部设置档板,成形油缸里的面团在活塞 作用下,先经过档板上的孔或档板外边缘与成形盆内壁之间的间隙,再到达成 形盆底部的面条成形孔,如果面团里存在较大的气泡,则面团在经过上述孔或 间隙时,面团呈条状或带状通过档板,气泡必定被挤破,从而可去除掉面团中 的气泡,到达面条成形孔的面团里所含有的气泡很小,不会出现大条断裂的问 题,大条皮厚均匀,便于后续的小条成形及拉伸等工艺操作。
作为一个优选例,在成形盆底部的面条成形孔处设置有空气喷嘴,空气喷 嘴通过管路与空压机相连。在大条的成形过程中,通过空气喷嘴喷出空气,可 使得到的大条为空心结构,经过后续的拉伸工艺后,最终得到的面条是空心的, 两头较粗的面条由于是空心的,容易煮熟,也更容易入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大条制作过程中因气泡而断裂的问题, 大条皮厚均匀,其制作可连续进行,提高了效率,同时还能制作出空心面,使 粗面条更易煮熟,更易入味,口感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3 (a)、图3 (b)分别是实施例1中前后挡板34、 35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 (a)、图5 (b)分别是实施例2中前后挡板34、 35的正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 (a)、图7 (b)分别是实施例3中前后挡板34、 35的正面视图。
图中成形机架l;驱动油缸2;成形油缸3;活塞4;活塞5;传动轴6; 成形盆7;面条成形孔7a;绕面棍8;绕面机架9;螺旋杆10;套筒ll;导面 杆12 ;导面槽13;电机14;变速箱15;液压泵16;油管17;油管18;电机 19;减速轮20;皮带轮21;皮带轮22;支撑臂23;食用油槽24;成形面条过 孔25;面棍安装架26;换向阀27;压力开关28;面条成形管29;行程开关30 ; 碰块31;螺栓32;行程开关33;前档板34;出面孔34a;后档板35;凸筋36; 孔37;空气喷嘴38;管路39;摇把40;过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 (a)及图3 (b)所示,该手工面制作辅助装 置由面条成形机和绕面机组成,面条成形机的成形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油缸2 和成形油缸3,驱动油缸2里的活塞4与成形油缸3里的活塞5之间连有传动轴 6。成形油缸3的一端联接有成形盆7,成形盆7的内径与成形油缸3内径一致, 成形盆7的底部设有面条成形孔7a,面条成形孔7a的外端螺纹联接有面条成形 管29。绕面机设在面条成形机的一侧,并使绕面机上的绕面棍8位于面条成形 管29的下方,两绕面棍8的两端可拆卸联接在面棍安装架26上(两绕面棍8 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面棍安装架26的孔中,另一端卡在另一个面棍安装架26 的卡口内,以方便绕面棍8的卡入和取出),面棍安装架26通过轴承支撑在绕 面机架9上。在绕面棍8的下方设有螺旋杆10,螺旋杆10上套有带内螺纹的套 筒11,套筒11上固定有导面杆12,导面杆12的端部设有导面槽13。导面杆 12的上部位于绕面机架9上端的两横梁之间,以对导面杆12进行转动限位。螺 旋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绕面机架9上。成形盆7的内底部用螺栓32安 装有两个档板,前档板34与成形盆7内底面之间以及前、后档板34、 35之间 通过档板侧面上的凸筋36留出间隙;前档板的中心具有与成形盆7底部面条成 形孔7a位置相对的出面孔34a;前、后档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间均 留有间隙。
图1示出成形机架1上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变速箱15联 接液压泵16,液压泵16通过两油管17和18分别与驱动油缸2内活塞4两侧的 液压腔相连,液压泵16的输出端设有换向阀27,换向阀27的两端口均设有压 力开关28。当油管17或18的压力大于设定值时,压力开关28控制电机14停 转,起过压保护作用。图1示出绕面机架9上安装有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减速轮 20相联,减速轮20通过皮带与螺旋杆10端部的皮带轮21相联,该皮带轮21 同时通过皮带与面棍安装架26外端部的皮带轮22相联,成形机架1上伸出的 支撑臂23上安装有食用油槽24,该食用油槽24在上下方向位于面条成形管29 出口与导面槽13之间,食用油槽24底部设有成形面条过孔25。
从图1还可看出在驱动油缸2与成形油缸3的相对端面上各设有一个行 程开关30,在传动轴6上设有与行程开关30相对应的碰块31,在绕面机架9 上端横梁的两头各设有一个行程开关33。上述电机14为调速电机,换向阀27 为电磁阀,行程开关30和33为触碰式开关。电机14、电机19、换向阀27及 行程开关30和3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柜相连。
工作原理将和好的面团经过规定醒面时间后放入成形油缸3里,将带有 挡板34、 35的成形盆7螺纹连接在成形油缸3上,并将面条成形管29螺纹连 接在成形盆7上面条成形孔7a的外端,启动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经过变速 箱15减速后驱动液压泵16工作,压面时活塞4右侧进油,左侧出油,活塞4 通过传动轴6带动活塞5左移,面团在活塞5的作用下一部分经过后挡板35外 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之间的间隙,并从前后挡板34、 35之间的间隙进入前挡板 34上的出面孔34a,另一部分直接从前后挡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之 间的间隙进入前挡板34与成形盆7底面之间,最后从成形盆7底部的面条成形 孔7a压出,并经面条成形管29形成一定直径的面条。成形面条经过食用油槽 24,穿过导面槽13后缠绕在绕面棍8上,食用油槽24里盛有食用油,防止面 条粘结。绕面棍8和螺旋杆10在电机19、减速轮20、皮带轮21及皮带轮22 的带动下作同步回转运动,由于导面杆12的一端固定在带内螺纹的套筒11上, 套筒11套在螺旋杆10上,导面杆12的上部由绕面机架9上端的两横梁进行转 动限位,因此当螺旋杆10回转运动时,套筒11则带动导面杆12沿螺旋杆10 左右移动,从而将成形面条螺旋缠绕在绕面棍8上。当导面杆12左移或右移而 碰触到绕面机架9上端横梁两头的行程开关33时,行程开关33给出信号控制 电机19停止转动,然后将绕有面条的两绕面棍8从面棍安装架26上取下,换 上新的绕面棍8,并反方向启动电机19,经面条成形管29挤出的面条反方向绕 在绕面棍8上,如此反复。当驱动油缸2里的活塞5移动到行程终点时,活塞 杆6上的碰块31接触驱动油缸2端面上的行程开关30,该行程开关30给出信 号控制电机14停止转动,换向阀27随即换向,使活塞4右侧出油,左侧进油, 带动驱动油缸2里的活塞5回到初始位置,图中双点划线表示成形面条。面团经过前后挡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之间的间隙时,气泡被挤破,从而使 到达成形盆7底部面条成形孔7a处的面团中不含大的气泡,因而大条不会因气 泡而断裂,大条的生产可连续进行,还可确保大条的皮厚均匀,便于后续的小 条成形及拉伸等工艺操作。
实施例2:如图4、图5 (a)及图5 (b)所示,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 前档板34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间留有间隙,后档板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 壁接触且在后档板上分布有孔37,其它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面团先由后档板 35上的孔37进入前、后档板34、 35之间,然后再分别由前档板34外边缘与成 形盆7内壁间的间隙及前档板34上的出面孔34a到达成形盆7底部的面条成形 孔7a,其它工作原理同实施例l。
实施例3:如图6、图7 (a)及图7 (b)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前、后档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均接触且在前、后档板上均分布有孔 37,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面团先由后档板35上的孔37进入前、后档板
到达成形盆7底部的面条成形孔7a,其它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从图2、图4及图6可看出成形盆7底部的面条成形孔7a处设置有空气 喷嘴38,空气喷嘴通过管路39与空压机相连,并在管路39上安装有调节阀, 用来调节喷出空气压力的大小。在大条的成形过程中,通过空气喷嘴38喷出空 气,可使得到的大条为空心结构,经过后续的拉伸工艺后,最终得到的面条是 空心的,两头较粗的面条由于是空心的,容易煮熟,也更容易入味。成形盆7 外端面上设置有摇把40,便于成形盆7的装卸操作。
从图3 (a)、图3 (b)、图5 (a)、图5 (b)、图7 (a)及图7 (b)中可看 出,前、后挡板34、 35侧面上均分布有四条凸筋36,图中标号41为螺栓32的 过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个数还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包括面条成形机和绕面机,面条成形机的成形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油缸(2)和成形油缸(3),驱动油缸(2)里的活塞(4)与成形油缸(3)里的活塞(5)之间连有传动轴(6),成形油缸(3)的一端联接有成形盆(7),成形盆(7)的内径与成形油缸(3)内径一致,成形盆(7)的底部设有面条成形孔(7a),面条成形孔(7a)的外端联接有面条成形管(29);绕面机设在面条成形机的一侧,绕面机上的绕面棍(8)位于面条成形管(29)的下方,两绕面棍(8)的两端可拆卸联接在面棍安装架(26)上,面棍安装架(26)通过轴承支撑在绕面机架(9)上,在绕面棍(8)的下方设有螺旋杆(10),螺旋杆(10)上套有带内螺纹的套筒(11),套筒(11)上固定有导面杆(12),导面杆(12)的端部设有导面槽(13),导面杆(12)的上部位于绕面机架(9)上端的两横梁之间,螺旋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绕面机架(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盆(7)的内底部用螺栓(32)安装有两个档板,前档板(34)与成形盆(7)内底面之间以及前、后档板(34、35)之间通过档板侧面上的凸筋(36)留出间隙;前档板的中心具有与成形盆(7)底部面条成形孔(7a)位置相对的出面孔(34a);档板上分布有孔(37)或/和档板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间留有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后档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间均留有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档板(34)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间留有间隙,后档板(35)外边缘与成形 盆(7)内壁接触且在后档板上分布有孔(3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后档板(34、 35)外边缘与成形盆(7)内壁均接触且在前、后档板上均分布有 孔(37)。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形盆(7)底部的面条成形孔(7a)处设置有空气喷嘴(38),空气喷嘴 通过管路(39)与空压机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 形盆(7)外端面上设置有摇把(40)。
专利摘要一种手工面制作辅助装置,成形油缸一端联接有成形盆,绕面棍位于面条成形管下方,绕面棍两端可拆卸联接在面棍安装架上,在绕面棍下方设有螺旋杆,螺旋杆上套有带内螺纹的套筒,套筒上固定导面杆,导面杆端部有导面槽。成形盆的内底部安装有两个档板,前档板与成形盆内底面之间以及前、后档板之间留出间隙;前档板的中心具有与成形盆底部面条成形孔位置相对的出面孔;档板上分布有孔或/和档板外边缘与成形盆内壁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大条制作过程中因气泡而断裂的问题,大条皮厚均匀,其制作可连续进行,提高了效率,同时还能制作出空心面,使粗面条更易煮熟和入味。
文档编号A21C11/20GK201146781SQ2008200975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3日
发明者铮 钟 申请人:铮 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