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2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观察培养皿、微孔板以及液体药敏培养板的细菌培 养状况及测量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直径的观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培养皿中菌落形态特征的观察和鉴定、微孔板药敏的观察、以及琼脂 板药敏抑菌圈直径的测量都是采取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
在对血琼脂板中菌落形态特征的观察中,操作人员是将血琼脂培养皿拿起, 对光观测寻找菌落,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判断,这种方式由于是直接观 测,很容易遗漏一些小的菌落,造成漏诊。
在液体微孔板药敏的观察上,操作人员是手工拿起微孔板药敏板并保持水平, 从上向下俯视方式观测颜色变化,这种观测方式一方面受到下方光线的限制,很难
通过图片方式记录结果,另一方面非常危险, 一旦打翻微孔板会严重污染工作环境。 尤其对一些传染性很强的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如结核杆菌等)的操作,相关规
则要求,这些微生物的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由于难以将头伸到安全柜中, 所以目前的判读方法不可能保证安全。
在琼脂板药敏抑菌圈测量中,则是将测量尺放置在培养皿上方,找到要测量 的药片抑菌圈,通过目视读出测量尺上的数值。这种测量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一是 抑菌圈直径的测量,很难找到或把握圆心的位置,导致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差;二 是长期测量容易造成操作者的疲劳;三是结果不能用图像方式记录。
另外,对微孔板实验结果的记录,除常规的酶标仪外,有时也需要记录图像 结果,而目前直接拍摄很难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能够进行放大观察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抑菌圈直径的测量具有 良好的测量准确度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顶面、底面、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第 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 共同围成一空腔,与第三侧面相对处形成一开口;在顶面或底面设有一开孔;
反射放大镜,设置在上述空腔内,用于将透过开孔处的光线向开口方向反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一透光测量尺,该透光测量尺设置在开 孔处。透光测量尺设有一第一水平刻度线及一斜线,第一水平刻度线的第一端点与 斜线的第一端点相交于水平刻度线的0刻度处;第一水平刻度线与斜线之间的夹角 为锐角,且该夹角的大小使得同时相切于该第一水平刻度线和斜线的圆与第一水平 刻度线的切点相距所述O刻度的距离是该圆的直径的N倍,N大于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一透明玻璃板,该透明玻璃板设置在 开孔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操作人员只需将培养皿、药敏微孔板放置在本实用新 型的测量仪上,被读取或记录的是经反射放大镜的放大后的图像结果,从而提高了 诊断的准确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 的测量仪可置入安全柜中,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性。另外,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测量琼 脂板药敏抑菌圈直径时,由于是将琼脂板移动使抑菌圈靠近透光测量尺,所以提高 了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还可对多孔板(ELISA)实验结果进行图像记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测量尺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的直径测量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孔板药敏观察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包括支架l和反射放大
镜2。其中,支架l包括顶面ll、底面12、相对的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以 及连接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15。顶面11、底面12、第一侧面13、 第二侧面14和第三侧面15共同围成一空腔,与第三侧面15相对处形成一开口。 在支架的顶面11上设有一开孔110。反射放大镜3设置在上述的空腔内,用于将 透过开孔110的光线向开口方向反射,这样,操作人员通过开口可以观察到被反射 放大镜3所放大的测量结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反射放大镜3的两侧可通过螺钉 5分别固定在支架的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上,如此便于调节反射放大镜3的反 射角度。反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选用2 5倍。
本实用新型在用于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的直径测量时,可在开孔110处设置透 光测量尺3,如图1所示。透光测量尺3可以是嵌设在开孔110的孔壁上,也可以是 设置在开口 110的上方,与支架的顶面11粘结在一起。
图2示出了透光测量尺3的结构。如图所示,在透光测量尺3上设有一第 一水平刻度线31及一斜线32,第一水平刻度线31的第一端点与斜线32的第一端 点相交于水平刻度线的0刻度处,第一水平刻度线与斜线之间的夹角①为锐角, 且夹角<D的大小使得同时相切于该第一水平刻度线31和斜线32的圆与第一水平 刻度线的切点相距O刻度的距离是该圆的直径的N倍,N大于l。最好是,N是大 于等于2的整数。如此,在测量圆形的细菌时,只要使其同时相切于第一水平刻度 线31和斜线32,通过读取该细菌与第一水平刻度线31的切点的刻度值,就能快 速地得出所测细菌的直径。图2示出的透光测量尺3还设有一个圆33,圆33相切 于第一水平刻度线的第二端点和斜线的第二端点。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N 等于3,在图2中很容易读出第一水平刻度线的第二端点的刻度值是30mm,那么 也就意味着与圆33大小相等的细菌的直径是10mm。
透光测量尺3还设有一第二水平刻度线35、 一垂直刻度线36和直径不同的3 个圆37、 38、 39。第二水平刻度线35与垂直刻度线36相交,并垂直平分垂直刻 度线36。第二水平刻度线与垂直刻度线的交点B为该第二水平刻度线35和该垂直 刻度线36的0刻度。圆37、 38、 39的圆心均设置在第二水平刻度线35上,且圆37、 38、 39均正切于第二水平刻度线与垂直刻度线的交点B。测量时,只需将细 菌放置在上述的圆内读出刻度值即可。图2中虽然示出了 3个圆,但是其数量可以 根据测量的需要进行增减。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的直径测量时的使用状态示意 图。图中示出了将一培养皿4放置在透光测量尺3上的情形。在大多数情况下,细 菌是位于培养皿4的底部位置,由于此时距离透光测量尺3的距离很小,因而可以 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极少数情况下,细菌漂浮于靠近培养皿口部的位置, 此时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将开孔110设置在支架1的底面12上,透光 测量尺3设置在开孔处,测量时将支架2的底面12放置在培养皿4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孔板药敏观察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此时,无需在 开孔110处设置透光测量尺,而只需要将微孔板6嵌放在开孔110内即可。而在进 行培养皿中菌落形态特征的观察时,则可以在开孔110的孔壁上嵌设一透明的 玻璃板或塑料板,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该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设摄像或照相成像系统和人工光源,同时可增设对成 像图片进行分析的软件系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结合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 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并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 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顶面、底面、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所述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共同围成一空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处形成一开口;在顶面或底面设有一开孔;反射放大镜,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将透过所述开孔处的光线向所述开口方向反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光测量尺,所述透光测量尺设置在所述开孔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测量尺设有一第一水平刻度线及一斜线,所述第一水平刻度线的第一端点与所述斜线的第一端点相交于水平刻度线的0刻度处;第一水平刻度线与斜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该夹角的大小使得同时相切于该第一水平刻度线和斜线的圆与第一水平刻度线的切点相距所述O刻度的距离是该圆的直径的N倍,N大于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测量尺还设有一个圆,所述圆相切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线的第二端点和所述斜线的第二端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测量尺还设有一第二水平刻度线、 一垂直刻度线和直径不同的多个圆;所述第二水平刻度线与所述垂直刻度线相交,并垂直平分所述垂直刻度线,第二水平刻度线与垂直刻度线的交点为该第二水平刻度线和该垂直刻度线的0刻度;所述多个圆的圆心均设置在第二水平刻度线上,该多个圆均正切于第二水平刻度线与垂直刻度线的交点。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测量尺嵌设在所述开孔的孔壁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设置在所述开孔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板嵌设在所述开孔的孔壁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放大镜的两侧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支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用于观察培养皿、微孔板以及液体药敏培养板的细菌培养状况及测量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的直径。该多功能反射观察测量仪包括支架和反射放大镜。该支架包括顶面、底面、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共同围成一空腔,与第三侧面相对处形成一开口;在顶面或底面设有一开孔。反射放大镜设置在上述空腔内,用于将透过开孔处的光线向开口方向反射。在开孔位置处可设置透光测量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能提高琼脂板药敏抑菌圈直径测量的准确度。
文档编号C12M1/34GK201325966SQ20082015708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5日
发明者丁元生, 张子羿 申请人:上海伊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