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糖棒及其用于制备糖棒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2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糖棒及其用于制备糖棒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及其含有该棒体的糖棒。
背景技术
通常,棒棒糖由棒体和糖体结合所形成。所述棒体可以釆用聚丙烯等材料 制得。由于^f角时糖棒顶部和糖体易产生分离,从而导致聚丙烯糖棒不改变其 物理性状就不可使用。为使棒体顶部和糖体密切结合,通常釆用改变聚丙烯糖 棒物理形状,如在棒体顶部开洞,增加网纹等使棒体顶部和糖体密切结合。
例如,现有技术中棒体由挤压成型机挤成直径为外径3—5mm,长为50 — 100mm的糖棒后用挖洞切断机将糖棒切断封装后再包装待用。由于棒体顶部与 糖体必须密切结合,采用物理变型,在结合部分的棒体上打洞,使糖体部分流入 棒体,使棒体顶部和糖体紧密结合。由于需要改变棒体的物理结构,因此所述 糖棒的用途受到限制,且增加成本和能源损耗。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和能源损耗的棒体及其含有该棒 体的糖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降低成本和能源损耗的棒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降低成本和能源损耗的糖棒。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降低成本和能源损耗的糖棒的制造 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提供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所述棒体连接所述糖棒 的糖体,所述棒体包括
一顶端,所述顶端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 —末端,所述末端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且,使得所述棒体与 糖体互相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棒体为聚丙烯材料。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离子化区的顶端和末端之间的距离占棒体长度的
10 10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离子化区的顶端与所述棒体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
棒体长度的0 5%;且
所述离子化区的末端与所述棒体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长度的30 5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离子化区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二离子化区的末端与所述棒体的末端的距离为 所述棒体长度的0 5%;且
所述第二离子化区的顶端与所述棒体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长度的30 5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离子化区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以及 第三离子化区。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离子化区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第2、第3、…… 以及第n离子化区(所述n大于等于3且为整数)。在一优选例中,所述n个离子化 区之间的设置可以是均匀或非均匀间断的排布。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棒体与糖体结合的部位上不设有孔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糖棒,所述糖棒由用于糖棒的棒体与糖体构成,所述棒 体连接所述糖体,所述棒体包括-
一顶端,所述顶端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 一末端,所述末端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且一顶端和末端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具有结合力的离子化区,使得所述棒体与 糖体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所述糖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牵引装置和切断装置,
一所述牵引装置和切断活性化装置之间设置活性化装置,所述活性化装置用 于对糖棒的棒体进行活性化而在棒体上形成离子化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不需要改变糖棒物理变形(挖洞),而可以是棒体顶部与糖体密切结 合。因此降低了成本和能源损耗。
(2) 棒体制造结构简单,棒糖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化。
(3) 节约糖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棒体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棒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棒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棒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 图5为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棒体的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 图6示出了图5的设备中制备糖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工艺,获得了一种糖 棒的棒体,并意外地发现其与糖体的结合特别优异,而且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穿 孔结构;故特别适合作为糖棒的棒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 显而易见的。
离子化区
6设计人发现,由于现有的糖棒通常由聚丙烯制得,而聚丙烯糖棒表面没有 活性(无亲水性官能基),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无法棒体顶部和糖体密切结合。 设计人在此基础上发现,在糖棒的棒体与糖体结合部位提供离子化区(例如也 即离子化的聚丙烯),可以使得棒体与糖体紧密集合。
所述离子化区可以是市售得到或者通过传统技术对现有的糖棒棒体(聚丙 烯等)进行离子化得到的。所述离子化技术是本领域传统的技术,也即通过放 电提供离子化区产生离子和电子,例如使得聚丙烯等材料的表面的分子的化学
结合切断、产生亲水性的功能基OH(羟基)、CO (羰基)C00H (羧基)等基团。 所述离子化区可以设在棒体的任一位置上,只要使得棒体与糖体能结合即可。 离子化区的顶端是指靠近糖体的一端r离子化区的末端是指靠近使用者(例如
手持部位)的一端。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离子化区(3)的顶端(31)和末端(32)之间的距离占棒体 (100)长度的10 10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离子化区(3)的顶端(31)与所述棒体(100)的顶端 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0 5%;且所述离子化区(3)的末端(32)与所述棒 体(100)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30 5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 (3b)。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末端(32b)与所述棒体(100) 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0 5%;且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顶端 (31b)与所述棒体(100)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30 50% 。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 (3b)以及第三离子化区。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第 2、第3、……以及第n离子化区(所述n大于等于3且为整数)。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n个离子化区之间的设置可以是均匀或非均匀间断的排布。
所述糖棒由糖体和棒体组成。
申请人发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棒体,所述棒体在与糖体结合的部位上 可以不设有孔形结构。所述糖体可以含有任何可食用的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也可以 含有其它对本实用新型目的不产生限制的其它组分。所述糖体还可以设置成各种形 状,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造成影响即可。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比例和 百分比基于重量,除非特别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 -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降"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 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方法中。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糖棒上具有棒体100, 所述棒体100连接所述糖棒的糖体(图1中未示),所述棒体100包括顶端1, 所述顶端1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末端2,所述末端2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 且顶端1和末端2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具有结合力的离子化区3,使得所述棒体与 糖体互相连接。所述棒体100为聚丙烯材料。
图1所示的棒体的具体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离子化区3的顶端31和末端32 之间的距离占棒体100长度的10 100%。所述离子化区3分布在棒体的顶端区域。 离子化区的顶端是指靠近糖体的一端;离子化区的末端是指靠近使用者(例如手持 部位)的一端。非离子化区4设在棒体100的末端部分。
图2示出了棒体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离子化区3的顶端31与所述棒体 100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0 5%;且所述离子化区3的末端32与 所述棒体100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30 50%。非离子化区4设在 棒体100的末端部分。
图3示出了棒体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 第二离子化区3b。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末端32b与所述棒体100的末端的距离 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0 5%;且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顶端31b与所述棒体100 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长度的30 5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
8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更多的离子化区。例如,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进一步设 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3b以及第三离子化区。还可以在所述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 位置设置第2、第3、……以及第n离子化区所述n大于等于3且为整数。所述n 个离子化区之间的设置可以是均匀或非均匀间断的排布。非离子化区4设在棒体 100的中间部分。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棒体全部均为离子化区。当然, 离子化区3在横截面上只要覆盖棒体的部分直径即可,例如在棒体100的部分直径 也可以设置非离子化区4。最佳地,离子化区3覆盖棒体的面积区域直径为80 100 %。
如掛1 阁4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所述棒体100在与糖体结合的 部位上不设有孔形结构。
图5示出了用于制备本实用新型的糖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牵引装置 500和切断装置400。其特点在于,所述牵引装置500和切断活性化装置400之间 设置活性化装置300,所述活性化装置300用于对糖棒的棒体进行活性化而在棒体 上形成离子化区。所述牵引装置和切断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传统的装置,只要不 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当然,所述设备的上游和下游可以连接其 它本领域适用于制备糖棒的设备,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糖棒的制备过程。在制备时,活性化装置300对棒 体100进行活化而形成离子化区,然后糖体200与棒体100可以直接连接而得到糖 棒。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 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 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 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100),所述棒体(100)连接所述糖棒的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00)包括-顶端(1),所述顶端(1)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末端(2),所述末端(2)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且-顶端(1)和末端(2)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使得所述棒体与糖体互相连接的具有结合力的离子化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体(100)为聚丙烯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区(3)的顶端(31)和末端(32)之间的距离占棒体(100)长度的10 100%。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区(3)的顶端(31)与所述棒体(100)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 长度的O. 1 5%;且所述离子化区(3)的末端(32)与所述棒体(100)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棒体(100) 长度的30 50%。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 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3b)。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末端(32b)与所述棒体(100)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 体(100)长度的0 5%;且所述第二离子化区(3b)的顶端(31b)与所述棒体(100)的末端的距离为所述棒 体(100)长度的30 50%。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在离子化区(3)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至少第二离子化区(3b)以及第三离子化区。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体(100)在与糖体结合的部位上不设有孔形结构。
9. 一种糖棒,所述糖棒由糖棒的棒体(100)与糖体(200)构成,所述棒体(100) 连接所述糖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IOO)包括-一顶端(1),所述顶端(1)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 一末端(2),所述末端(2)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且一顶端(1)和末端(2)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使得所述棒体与糖体互相连接的具 有结合力的离子化区(3)。
10、 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糖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牵引装 置(500)和切断装置(400),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牵引装置(500)和切断装置(400)之间设置用于对糖棒的棒体进行活性 化而在棒体上形成离子化区的活性化装置(3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糖棒的棒体、糖棒及其用于制备糖棒的设备,所述棒体连接所述糖棒的糖体,所述棒体包括顶端,其中所述顶端相对靠近所述糖棒糖体;以及末端,所述末端相对远离所述糖棒糖体;且顶端和末端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具有结合力的离子化区,使得所述棒体与糖体互相连接。
文档编号A23G3/56GK201414375SQ2008201577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
发明者林俊良, 黄洁馨 申请人:林俊良;黄洁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