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3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无网清洗和粉碎效率高的家用全自动豆浆机,是 一种制作豆浆,米糊和营养食品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的豆浆机由机头,杯体,滤网组成。机头内部装有电机,电机轴 伸出来并安装有刀具。加工时,把食物放入滤网中。然后把滤网和机头连接(易 拆式连接),刀具将滤网内的食物粉碎。但以为滤网上的孔很小很迷,所以这样 会使得加工后的滤网很难清洗。目前市场上也有一种大孔网的滤网,粉碎的效 率也有待提高,清洗工作仍然要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豆浆机滤网清洗难和粉碎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无网清洗和粉碎效率高的豆浆机,米糊食品加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营养食品粉碎的机械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由机 头,杯体,两大部份组成,机头包括提手盖,电脑板,机头上盖,控制板, 防溢探棒,发热管,电机,刀具,低水位检测探棒,开关等组件,杯体包括 PC塑料杯体,手柄;杯体内壁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六条扰流筋,杯底部设有六 条成螺旋形状分布的导流筋。
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面,所述导流筋呈渐开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使豆浆机实现无网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产品结构,用户使用方便, 清洗也方便;
2) 此结构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
3) 杯壁和杯底设计扰流筋,制造工艺方便,清洗也方便;
4) 杯壁设计扰流筋还能增加杯的钢性,提高杯体的强度;5) 杯底设计为向下的凹球面,能增加杯底的钢性提高强度,还能有利于形
成旋流;
6) 杯底导流筋为螺旋形,单条为渐开线形,大大提高了导流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扰流筋的局部示意图3为杯底导流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 步说明。
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由机头4,杯体9,两大部份组成,冲几头4包括 提手盖l,电脑板2,机头上盖3,控制板ll,防溢探棒5,发热管IO,电机6, 刀具8,低7JM立检测探棒7,开关12等组件,杯体9包括PC塑料杯体,手柄 13;杯体9内壁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六条扰流筋15,杯底部设有六条成螺旋形 状分布的导流筋14。
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球面16,所述导流筋14呈渐开线形。
杯体内壁和杯底分别设有六条扰流筋15、导流筋14和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 凹球面16,共同与高速旋转的刀具8作用来粉碎食物。
当刀具8在电机6驱动高速旋转时,杯中的水和食物也旋转,但在杯壁的 扰流筋15和杯底导流筋14共同作用下,会使水流形成旋涡流向中心聚集,这 样大大增加了水中食物和刀具的碰撞机会,从而实现了快速粉碎食物的效果。
它们共同与高速旋转的刀具8作用粉碎食物,实现了无网也能粉碎食物的 效果,克服了传统豆浆机使用滤网或者导流器,存在安装和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使豆浆机实现无网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产品结构,用户4吏用方{更,清 洗也方4更;
2) 此结构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
3) 杯壁和杯底设计扰流筋15,制造工艺方便,清洗也方便;
4) 杯壁设计扰流筋15还能增加杯的钢性,提高杯体的强度;
5) 杯底设计为向下的凹球面16,能增加杯底的钢性提高强度,还能有利于形成 旋流;
6) 杯底导流筋14为螺旋形,单条为渐开线形,大大提高了导流效率。
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 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 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 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由机头,杯体,两大部份组成,机头包括提手盖,电脑板,机头上盖,控制板,防溢探棒,发热管,电机,刀具,低水位检测探棒,开关等组件,杯体包括PC塑料杯体,手柄;其特征在于杯体内壁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六条扰流筋,杯底部设有六条成螺旋形状分布的导流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杯底面向下 突起形成凹3求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 呈渐开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营养食品粉碎的机械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家用全自动豆浆机,由机头,杯体,两大部份组成,机头包括提手盖,电脑板,机头上盖,控制板,防溢探棒,发热管,电机,刀具,低水位检测探棒,开关等组件,杯体包括PC塑料杯体,手柄;杯体内壁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六条扰流筋,杯底部设有六条成螺旋形状分布的导流筋;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球面。所述导流筋呈渐开线形。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家庭营养食物的切割和粉碎领域。
文档编号A23L1/20GK201299077SQ2008201803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蒋月芳 申请人:施长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