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681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产生沼气的高效厌氧发 酵罐。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要使畜禽粪便处理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 化、生态化的目标,并使沼气工程稳定运行,还必须有一系列辅助项目与沼 气池配套。这就需要一种一个完整的能环工程,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 是粪便污水的前处理,二是厌氧消化器,三是沼气的净化、储存和利用,四 是利用沼渣和沼液生产固体或液体有机肥料及生物活性肥料,五是多余污水 的达标排放处理。鉴于以上要求,传统的厌氧发酵工艺由于占地面积大,处 理效率差、投资高等缺点,很难在农村地区的大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 效厌氧发酵罐,它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结构简单,投资少,能耗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高效厌氧发酵罐, 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出气口;罐体设有长方体形内腔, 罐体的一侧设有入水池、入口水封池、出水池、出口水封池;进液口与入水 池连通,入水池与入口水封池相通;出液口与出水池连通,出水池与出口水 封池相通;入水池、出水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罐体的内腔中设有多个相互 平行的折流墙,将罐体内腔分隔为多个流道;相邻的两个流道之间通过位于折流墙一端的开口连通;相邻两个开口分别位于罐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 多个流道包括位于罐体内前、后两侧的两个流道,该两个流道中的一个与入 口水封池相通,另一个与出口水封池相通;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
工作时,有机废水先从进液口流到入水池内,在曝气装置的作用下,均 匀的通过入口水封池,然后进入罐体内,在厌氧微生物和产甲烷菌的作用下, 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很快被分解。有机废水在该罐体内是沿流道呈"S"形流动, 这样可以避免短流,延长有机废水在罐体内的反应时间,从而使大分子有机 污染物分解更充分。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可使水质、水温保持均匀,也有利于 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充分分解。净化后的出水经过出口水封池,从出水池排 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该高效厌氧发酵罐中,所述流道的内部在拐角处为圆弧过渡。可保证 液体在流动过程不会产生死角,从而保证反应更充分。
在该高效厌氧发酵罐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沼气收集装置、沼气压縮机、 沼气输送装置;沼气收集装置、沼气压縮机均设置在罐体上方,且沼气收集 装置的输出端与沼气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沼气输送装置由将沼气输送到沼 气收集装置的沼气输出装置、将沼气压縮机压縮后的沼气输送到罐体内冲击 罐体内泥水实现搅拌的沼气输入装置组成。罐体内自身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沼 气收集、压缩再输送到罐体内,因为沼气压縮机输出的气体压强高,所以输 入罐体内后,会冲击罐体内的泥、水,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
在该高效厌氧发酵罐中,所述的沼气输入装置由设置在罐体内的主通气 管及与主通气管连通的若干个支管组成;主通气管沿多个流道设置,每个支 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竖管。主通气管沿流道设置并通过若干个支管出气,可保证搅拌均匀。
在该高效厌氧发酵罐中,罐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 汽管,蒸汽管沿所述流道设置;蒸汽管的入口及出口均设置在罐体外,与产 生蒸汽装置连接。这样可确保反应罐内的温度,使得污染物充分降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充分利用了空间,从而縮小了占地面积, 降低了投资成本;它的搅拌装置,使得泥、水混合保持均匀,极大的提高了 处理效率;搅拌装置以产生的沼气为搅拌动力,降低了能耗;它结构简单, 易安装维护,处理效率高,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运行方便,故障少,稳定 性高;适用于高浓度SS废水(即高悬浮固体的废水)的处理,尤其适用于牛 粪、猪粪的厌氧消化,用于农场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4为图3中I处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中l入口水封池,2曝气装置,3入水池,4出水池,5出口水封池, 6折流墙,7罐体,8主通气管,82支管,83出气孔,9蒸汽管,91入口, 92 出口, IO流道,ll流道,12流道,13流道,14开口, 15开口, 16开口, 17 进液口, 18出液口, 19出气口, 20沼气收集装置,21沼气压縮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3所示,该高效厌氧发酵罐包括罐体7,罐体上设有进液口17、 出液口 18、出气口 19。
如图2、 3所示,罐体7设有长方体形内腔。罐体7的一侧设有入水池3、入口水封池l、出水池4、出口水封池5。进液口 17与入水池3的顶部,入水 池3与入口水封池1相通。出液口 18与出水池4连通,出水池4与出口水封 池5相通。入水池3、出水池4内均设有曝气装置2。曝气装置2为公知技术。 工作时,有机废水先从进液口 17流到入水池3内,在曝气装置的作用下, 均匀的通过入口水封池1,然后进入罐体7内。然后有机废水在厌氧微生物和 产甲烷菌的作用下,其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很快被分解。产生的沼气从出 气口 19输出,供用户使用。净化后的出水经过出口水封池5,从出水池4、 出液口 18排出。
罐体7的内腔中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折流墙6,将罐体内腔分隔为四个流 道10、 11、 12、 13。流道10与流道11之间、流道11与流道12之间、流道 12与流道13之间分别通过位于折流墙一端的开口 14、 15、 16连通。开口 14、 16位于罐体内的左侧,开口 15位于罐体内的右侧。这样所有流道IO、 11、 12、 13串联为一个"S"形的通道。当有机废水在迸入罐体7后,沿流道呈"S" 形流动,避免了短流,延长有机废水在罐体内的反应时间,从而使大分子有 机污染物分解更充分。
各流道的内部在拐角处均为圆弧过渡。可保证液体在流动过程不会产生 死角,从而保证反应更充分。
流道10与入口水封池1相通,流道13与出口水封池5相通。
该高效厌氧发酵罐内设置搅拌装置,包括沼气收集装置20、沼气压縮机 21、沼气输送装置。沼气收集装置20、沼气压縮机21均设置在罐体上方,且 沼气收集装置20的输出端与沼气压縮机21的输入端连接。沼气输送装置由 将沼气输送到沼气收集装置的沼气输出装置、将沼气压縮机压縮后的沼气输 送到罐体内冲击罐体内泥水实现搅拌的沼气输入装置组成。沼气输入装置由 设置在罐体内的主通气管8及与主通气管8连通的若干个支管82组成。主通气管8沿多个流道设置,即呈"S"形。如图4所示,每个支管82的外侧向 下弯曲形成竖管并在底端设置出气孔83。罐体内自身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沼气 收集、压縮再经主通气管8、支管82输送到罐体7内。因为沼气压縮机21输 出的气体压强高,所以输入罐体7内后,气体会冲击罐体内的泥、水,从而 达到搅拌的目的。主通气管8沿流道设置并通过若干个支管82出气,可保证 搅拌均匀。
为了确保反应罐内的温度,使得污染物充分降解,罐内设置了加热装置, 该加热装置采用蒸汽加热。加热装置包括蒸汽管9,蒸汽管9沿流道10、 11、 12、 13设置,安装在折流墙及罐体内壁上,即也呈"S"形设置。蒸汽管9 的入口91及出口92均设置在罐体7外,与产生蒸汽装置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出气口;其特征是罐体设有长方体形内腔,罐体的一侧设有入水池、入口水封池、出水池、出口水封池;进液口与入水池的连通,入水池与入口水封池相通;出液口与出水池连通,出水池与出口水封池相通;入水池、出水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罐体的内腔中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折流墙,将罐体内腔分隔为多个流道;相邻的两个流道之间通过位于折流墙一端的开口连通;相邻两个开口分别位于罐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多个流道包括位于罐体内前、后两侧的两个流道,该两个流道中的一个与入口水封池相通,另一个与出口水封池相通;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其特征是所述流道的内 部在拐角处为圆弧过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装置 包括沼气收集装置、沼气压縮机、沼气输送装置;沼气收集装置、沼气压縮机 均设置在罐体上方,且沼气收集装置的输出端与沼气压縮机的输入端连接;沼 气输送装置由将沼气输送到沼气收集装置的沼气输出装置、将沼气压縮机压縮 后的沼气输送到罐体内冲击罐体内泥水实现搅拌的沼气输入装置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沼气输 入装置由设置在罐体内的主通气管及与主通气管连通的若干个支管组成;主通 气管沿多个流道设置,每个支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竖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其特征是 罐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管,蒸汽管沿所述流道设置; 蒸汽管的入口及出口均设置在罐体外,与产生蒸汽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厌氧发酵罐,用于产生沼气,其特征是罐体设有长方体形内腔,罐体的一侧设有入水池、入口水封池、出水池、出口水封池;入水池与入口水封池相通;出水池与出口水封池相通;入水池、出水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罐体的内腔中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折流墙,将罐体内腔分隔为多个流道;相邻的两个流道之间通过位于折流墙一端的开口连通;相邻两个开口分别位于罐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多个流道包括位于罐体内前、后两侧的两个流道,该两个流道中的一个与入口水封池相通,另一个与出口水封池相通;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它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结构简单,投资少,能耗低。适用于高SS废水的处理,尤其适用于牛粪、猪粪的厌氧消化。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321456SQ2008202264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于桂英, 安建刚, 李春贤, 媛 梅, 强 王 申请人:山东汇盛天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