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发酵翻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70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普洱茶发酵翻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茶发酵翻堆机,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尤其是茶叶中普洱茶发酵生产中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我省普洱茶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国内市场十分需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深受欢迎,远销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
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约需45天左右,这个工艺过程决定了普洱茶独有的内质和色香味型。
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要经过3 4次的翻堆操作,通过翻堆操作,使整堆的茶叶上下、左右都能够发酵均匀,达到理想的质量效果。现在这一操作过程完全由人力来完成,使用的工具是钉耙,铁铲和解块机。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发酵后茶叶温度达6(TC),生产效率低。
现有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翻堆工艺翻堆-^铲料—解块-—匀水—成堆
翻堆发酵过程中需要翻堆的茶叶,人工用钉耙将其从上至下的刨下来的
过程。 '
丰产料将刨下来的茶叶用铁铲铲至解块机进料口的过程。解块釆用解块机将发酵过程中结块的茶叶进行打散的过程。匀水解块打散后的茶叶,根据需要进行均匀补水的过程。成堆人工用铁铲重新按照要求进行堆料的过程。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普洱茶加工中,发酵翻堆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洱茶发酵翻堆机,该设备能使普洱茶发酵翻堆工序中的翻堆,铲料,解块,匀水,成堆等要求T次完成,并实现机械化操作,达到发酵过程中翻堆操作的及时高效。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翻堆的工作,由机械承担,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普洱茶发酵翻堆机,包括自走底盘总成、旋转耙堆总成、铲料机构总成、水平输送总成、提升输送总成、解块机构总成、布料输送总成、喷水系统总成、液压系统总成、操作台和电器控制系统总成。自走底盘总成由电机、减速机、驱动链轮、支重轮、支导轮、履带板、张紧机构及车架组成。其中履带板采用
聚氨酯塑钢复合结构;旋转耙堆总成由电机、减速机、沿圆周上布置耙堆齿钉的旋转耙堆轴、旋转耙堆臂组成;铲料机构总成由铲料斗、铲料臂、调节丝杆组成;水平输送总成由电机、减速机、水平输送螺旋组成;提升输送总成由电机、减速机、提升驱动辊、提升输送带组成;解块机构总成由电机、减速机、解块滚筒、箱体及机架组成;布料输送总成由电机、减速机、驱动辊、伸縮机rt、布料输送皮带组成。该机以自走底盘总成为基础,旋转耙堆总成装配在自走底盘上前端,与自走底盘上前端两侧铰链相连接,通过操纵液压系统使旋转耙堆臂上下摆动,其位置在铲料机构总成上方。铲料机构总成装配在自走底盘下前端,与自走底盘下前端两侧铰链相连接,通过操纵液压系统使铲料机构提升或下降。水平输送总成,装配在铲料机构总成中铲料斗上,能随铲料机构提升或下降。提升输送总成,装配在自走底盘左上方,前端与铲料斗相接,后端与解块机构总成相接,在解块机构总成上方。解块机构总成装配在布料输送总成上,上端与提升输送相接,下端与布料输送相接。布料输送总成,装配于自走底盘上后部,上端与解块机构相接。喷水系统总成,装配于自走底盘上后部,布料输送总成下方。液压系统总成,装配于自走底盘上部,提升输送总成下方,其两个油缸分别连接在自走底盘与旋转耙堆总成和铲料机构总成之间。操作台,
装配于自走底盘上部,能上下调整高度,位于电器控制系统总成后方。电器控制系统总成,装配于自走底盘上部右前端,根据操纵要求进行编程,由操作人员对翻堆机进行控制。
采用本设备使普洱茶发酵翻堆工序实现机械化操作,达到发酵过程中翻堆操作的及时高效。提高和稳定普洱茶叶的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我省普洱茶加工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我省普洱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图1为普洱茶发酵翻堆机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1、自走底盘总成 1.1、电机 1.2、减速机 1.3、驱动链轮 1.4、支重轮 1.5、支导轮 1.6、履带板 1.7、张紧机构
1.8、车架;
2、 旋转耙堆总成2.4旋转耙堆臂;
3、 铲料机构总成
4、 水平输送总成
5、 提升输送总成
5.4、提升输送带;
6、 解块机构总成
6.4、箱体及机架;
7、 布料输送总成
2.1、电机 2.2、减速机 2.3、旋转耙堆轴
3.1、铲料斗4. 1、电机5.1、电机
3.2、铲料臂4.2、减速机5.2、减速机
3.3、调节丝杆;4. 3、水平输送螺旋;5.3、提升驱动辊
6.1、电机 6.2、减速机构 6.3、解块滚筒
7. 1、电机 7. 2、减速机 7. 3、驱动辊 7. 4、
伸縮机构、7.5、布料输送皮带;
8、喷水系统总成 9、液压系统总成 10、操作台 11、电器控制系统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普洱茶发酵翻堆机,包括自走底盘总成l、旋转耙堆总成2、铲料.机'构总成3、水平输送总成4、提升输送总成5、解块机构总成6、布料输送总成7、喷水系统总成8、液压系统总成9、操作台10和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
该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根据操纵要求进行编程,由操作人员对翻堆机进行控制。
自走底盘总成1,采用两台电机1. 1和减速机1. 2分别驱动两条履带板1. 6。电机1.1能够正反转,并能够同步驱动,实现"翻堆机"的同步前进或后退。电机也能够分别单独驱动,实现"翻堆机"的左右转向,并能无级调速。翻堆机工作时,通过操作液压系统9,使旋转耙堆总成2上下摆动,同时电机减速机2. 2驱动耙堆轴2. 3产生旋转,来模拟人工用钉耙由上而下的对普洱茶发酵堆进行耙堆操作。铲料机构总成3设置在旋转耙堆总成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铲形机构铲料斗3.1,随着翻堆机的向前移动,把耙散开的发酵普洱茶铲起向后推到水平输送总成4中,模拟人工铲料方式。通过操作液压系统,可实现铲料机构总成3的提升或下降。水平输送总成4把铲料斗3. l推过来的茶叶,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驱动水平正反向螺旋输送4.3,完成把发酵普洱茶块集中输送至提升输送总成5进料口。电机5.1通过减速机5. 2驱动提升驱动辊5.3,提升驱动辊5.3驱动提升输送带5.4,完成把发酵普洱茶输送至解块机构总成6的进料口。电机6.1通过减速机构6.2驱动解块滚筒6.3,在箱体6.4内达到把结块的普洱茶进行解块打散,打散的普洱茶被送到布料输送总成7。布料输送总成7,先将伸縮机构7.4伸出,电机7.1通过减速机7.2驱动驱动辊7.3,驱动辊7.3驱动布料输送带7.5,实现把发酵普洱茶输送致"翻堆机"外进行堆料的过程。在进行布料的同时,根据需要通过喷水系统8对发酵普洱茶进行适量补水。这样就完成了 一次发酵普洱茶的翻堆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普洱茶发酵翻堆机,包括自走底盘总成(1)、旋转耙堆总成(2)、铲料机构总成(3)、水平输送总成(4)、提升输送总成(5)、解块机构总成(6)、布料输送总成(7)、喷水系统总成(8)、液压系统总成(9)、操作台(10)和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其特征在于a、自走底盘总成(1)由电机(1.1)、减速机(1.2)、驱动链轮(1.3)、支重轮(1.4)、支导轮(1.5)、履带板(1.6)、张紧机构(1.7)及车架(1.8)组成,其中履带板采用聚氨酯塑钢复合结构;b、旋转耙堆总成(2)由电机(2.1)、减速机(2.2)、沿圆周上布置有耙堆钉齿的旋转耙堆轴(2.3)、旋转耙堆臂(2.4)组成,旋转耙堆总成(2)装配在自走底盘(1)上前端,与自走底盘(1)上前端两侧铰链相连接,位于铲料机构总成(3)上方;c、铲料机构总成(3)由铲料斗(3.1)、铲料臂(3.2)、调节丝杆(3.3)组成,铲料机构总成装配在自走底盘(1)下前端,与自走底盘(1)下前端两侧铰链相连接;d、水平输送总成(4)由电机(4.1)、减速机(4.2)、水平输送螺旋(4.3)组成,水平输送总成(4),装配在铲料机构总成(3)中铲料斗(3.1)上;e、提升输送总成(5)由电机(5.1)、减速机(5.2)、提升驱动辊(5.3)、提升输送带(5.4)组成,装配在自走底盘(1)左上方,前端与铲料斗(3.1)相接,后端与解块机构总成(6)相接,在解块机构总成(6)上方;f、解块机构总成(6)由电机(6.1)、减速机(6.2)、解块滚筒(6.3)、箱体及机架(6.4)组成;解块机构总成(6)装配在布料输送总成(7)上,上端与提升输送总成(5)相接,下端与布料输送总成(7)相接;g、布料输送总成(7)由电机(7.1)、减速机(7.2)、驱动辊(7.3)、伸缩机构(7.4)、布料输送皮带(7.5)组成,布料输送总成(7),装配于自走底盘(1)上后部,上端与解块机构(6)相接;h、喷水系统总成(8),装配于自走底盘(1)上后部,布料输送总成(7)下方;i、液压系统总成(9),装配于自走底盘(1)上部,提升输送总成(5)下方,其两个液压油缸分别连接在自走底盘(1)与旋转耙堆总成(2)和铲料机构总成(3)之间;j、操作台(10)装配于自走底盘(1)上部,位于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后方;k、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装配于自走底盘(1)上部右前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普洱茶发酵生产的专用加工设备——普洱茶发酵翻堆机,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它包括自走底盘总成(1)、旋转耙堆总成(2)、铲料机构总成(3)、水平输送总成(4)、提升输送总成(5)、解块机构总成(6)、布料输送总成(7)、喷水系统总成(8)、液压系统总成(9)、操作台(10)和电器控制系统总成(11),实现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翻堆工序的翻堆、解块、补水、布料成堆的机械化操作,提高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翻堆工序的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普洱茶发酵的质量。
文档编号A23F3/08GK201328338SQ2008202289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方卫山, 杨韩晖, 牛宪伟, 霍星光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