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617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嫩豆腐生产的 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
背景技术
当前嫩豆腐生产多以手工方法进行生产,也有一些专业的设备及其配套 装置是单机的,其工作过程为将豆腐花均匀平整地舀在已摊好布的豆腐箱 套内,然后层层重叠,采用自然重力压制,不需要很大的压力, 一般压制15 分钟后,最下面一层已经压好。再进行翻板,将沥水后的豆腐,从包布中取 出,轻捷地翻转,再静置沥水2小时,即为成品。这种生产方法的生产量受到 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它可以实现高 效率地生产嫩豆腐,并且生产豆腐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排冲桨嫩豆腐生产 线包括以下部分
支撑在地面的机架;
在机架上两侧对称分布的输送链条、链轮、轴承座与电动机组成的输送
系统;
在机架一侧方向的竖直机架;在竖直机架顶部的配料桶与储桨罐组成的配料系统; 在竖直机架两侧安装的两组上浆桶与上浆桶下方的下浆桶; 两组从储浆罐到两侧上浆桶之间的管道及定量控制阀门,该阀门为气动
阀门,以气缸控制;
两组从配料桶到两侧下浆桶之间的管道及定量控制阀门,该阀门为气动
阀门,以气缸控制;
两组以气缸控制的上浆桶底部与下浆桶底部的放浆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采用双排冲浆装置,并且采用传送
链条自动传送,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率的嫩豆腐生产。同时由于采用整机式的
自动冲浆与生产系统,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是由以下部分
组成
支撑在地面的机架l;
在机架1上两侧对称分布的输送链条2、链轮3、轴承座4组成的输送系统, 并由电动机5带动;在机架一侧方向的竖直机架6;
在机架底部竖直机架6顶部放置的配料桶7与储浆罐8组成的配料系统; 在竖直机架两侧安装的两组上浆桶9与上浆桶下方的下浆桶10;
两组以放浆气缸11控制的上浆桶9底部与下桨桶10底部的放浆阀门12。
两组从储浆罐8到上浆桶9之间的管道13及定量控制阀门14,该阀门14为 气动阀门,以气缸15控制;
两组从配料桶7到两侧下浆桶10之间的管道16及定量控制阀门17,该阀 门17为气动阀门,以气缸18控制。
放浆阀门12为圆锥形,而且与上浆桶8与下浆桶10底部的锥形开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可以用PLC控制的电磁阀来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定 时、定量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部分支撑在地面的机架(1);在机架(1)上两侧对称分布的输送链条(2)、链轮(3)、轴承座(4)组成的输送系统,并由电动机(5)带动;在机架一侧方向的竖直机架(6);在竖直机架顶部放置的配料桶(7)与储浆罐(8)组成的配料系统;在竖直机架(6)两侧安装的两组上浆桶(9)与上浆桶下方的下浆桶(10);两组以放浆气缸(11)控制的上浆桶(9)底部与下浆桶(10)底部的放浆阀门(12);两组从储浆罐(8)到上浆桶(9)之间的管道(13)及定量控制阀门(14),该阀门(14)为气动阀门,以气缸(15)控制;两组从配料桶(7)到两侧下浆桶(10)之间的管道(16)及定量控制阀门(17),该阀门(17)为气动阀门,以气缸(18)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放浆阀门(12)为圆锥形,而且与上浆桶(9)与下浆桶(10)底部的 锥形开口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包括机架、输送系统、竖直机架、配料系统以及在竖直机架两侧安装的两组上浆桶与上浆桶下方的下浆桶,两组以气缸控制的上浆桶底部与下浆桶底部的放浆阀门,还有两组从储浆罐到两侧上浆桶之间的管道及定量控制阀门,以及两组从配料桶到两侧下浆桶之间的管道及定量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的双排冲浆嫩豆腐生产线采用双排冲浆装置,并且采用传送链条自动传送,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率的嫩豆腐生产。采用整机式的自动冲浆与生产系统,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文档编号A23L1/20GK201379048SQ20092014188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王华平 申请人:浙江中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