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手动灌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8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肠手动灌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香肠手动灌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给香肠进行灌肉一般采用机械灌肉的方法,价格昂贵且耗电量高,若采用传 统的借助简易锥形漏斗手灌的方法,存在肠衣易脱落、手易被作料灼伤的缺点,并且容易造 成作料污染,不仅不卫生,而且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它能有效克服上 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灌肠效率高于传统方法且成本低,节约 能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分为 容器装置和挤压装置两部分,容器装置包括进料筒,漏斗设于进料筒上端并与进料筒相通, 进料筒前端设有出料口,进料筒后端设有外接筒,外接筒外套有螺纹套筒,挤压装置由Z型 杆和绕杆旋片组成,Z型杆穿过螺纹套筒与外接筒螺纹连接,Z型杆伸入进料筒的一端设有 绕杆旋片。Z型杆另一端连接有手柄。出料口外部设置防滑凸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香肠手动灌肉装置,由于采用由Z型杆和绕杆旋片组成的挤压 装置,与容器装置相配合,结构简单,用手摇动Z型杆即可使肉搅碎后灌入肠衣中,灌肠效 率高于传统方法且不需使用电能驱动,成本低,在灌制香肠的过程中不用手接触肉料,干净 卫生,使用方便;防脱凸环的设计使得在灌制香肠的过程中肠衣不易脱落;手柄则方便了 Z 型杆的摇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挤容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分为容器装置和挤压装置两部分,容器装置包 括进料筒7,漏斗6设于进料筒7上端并与进料筒7相通,进料筒7前端设有出料口 8,进料 筒7后端设有外接筒5,外接筒5外套有螺纹套筒4,挤压装置由Z型杆2和绕杆旋片3组 成,Z型杆2穿过螺纹套筒4与外接筒5螺纹连接,Z型杆2伸入进料筒7的一端设有绕杆旋片3。Z型杆2另一端连接有手柄1。出料口 8外部设置防滑凸环9。灌制香肠时,先将肠衣套于出料口 8上,将肉料铲入漏斗6中,再旋转手柄1,带动Z型杆2上的绕杆旋片3转动,将肉料顺着绕杆旋片3挤入肠衣中,重复操作,肉料便源源不 断的被挤入肠衣中。灌制完毕后,于出料口 8上取下肠衣扎紧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分为容器装置和挤压装置两部分,容器装置包括进料筒(7),漏斗(6)设于进料筒(7)上端并与进料筒(7)相通,进料筒(7)前端设有出料口(8),其特征在于进料筒(7)后端设有外接筒(5),外接筒(5)外套有螺纹套筒(4),挤压装置由Z型杆(2)和绕杆旋片(3)组成,Z型杆(2)穿过螺纹套筒(4)与外接筒(5)螺纹连接,Z型杆(2)伸入进料筒(7)的一端设有绕杆旋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其特征在于Z型杆(2)另一端连接有手 柄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8)外部设置 防滑凸环(9)。
专利摘要一种香肠手动灌肉装置,分为容器装置和挤压装置两部分,容器装置包括进料筒,漏斗设于进料筒上端并与进料筒相通,进料筒前端设有出料口,进料筒后端设有外接筒,外接筒外套有螺纹套筒,挤压装置由Z型杆和绕杆旋片组成,Z型杆穿过螺纹套筒与外接筒螺纹连接,Z型杆伸入进料筒的一端设有绕杆旋片;Z型杆另一端连接有手柄;出料口外部设置防滑凸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香肠手动灌肉装置,结构简单,灌肠效率高于传统方法且不需使用电能驱动,成本低,干净卫生,使用方便;防脱凸环的设计使得在灌制香肠的过程中肠衣不易脱落;手柄则方便了Z型杆的摇动。
文档编号A22C11/08GK201550536SQ2009202891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曹俊晖 申请人:曹俊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