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152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炒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动翻炒茶叶的电热炉灶,所 述电热炉灶温度可以分级调控。
背景技术
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通常了解得到的是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重点步骤, 搅拌 (也称杀青),是利用高温使水分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散发,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 胞都消失所需的水分,保持叶细胞本色;揉捻,杀青过的茶叶,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 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也不容易保存。一定意义 上讲,揉捻的轻重程度决定了茶的风味。在此杀青、揉捻等过程中,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特别针对不 同的步骤的手工艺要求不同;另一方面,用于炒茶的炉灶温度针对不同的工艺也有较高的 要求,特别在某些工艺流程中要求在几个不同的温度间方便切换,并根据需要保持温度。这 其中,炉灶的加热均勻程度是决定炒制出的茶叶口感、品味的重要因素,因为温度分布的离 散性势必会导致热量的过度集中,重则烧焦茶叶,给茶叶生产商埋下了巨大的安全及茶叶 损失隐患。而长久以来,采用钨丝上电制热的电炉灶,由于钨丝分布的局限性,人们调节炉 灶温度的方法往往通过在闭合回路中外接可调电阻,或者分段设置并选择性接通电热丝的 闭合回路。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前者由于可调电阻将会分担一部分电能转化成 热能,造成热损耗;后者则由于电热丝分布均勻性而为电炉灶方便温控进行炒茶作业带来 了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 通过合理设置炉灶内用于容纳电热丝的凹槽,使得炉膛内的多根电热丝在不同的驱动点亮 情况下,仍能均勻地加热炉灶上的炒茶锅底。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包括炉沿、炉膛及电热丝,所述炉沿环绕在炉膛外侧,炉膛 表面设有环状凹槽,电热丝嵌设于凹槽之内,并外接电源及开关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 于对应于至少两档的温控档级,所述凹槽数量与温控档级相等,分别为相同的螺旋外绕 形,并且所述各凹槽的螺芯等分炉膛圆面,而各凹槽依次间隔排列,相互嵌套布满整个炉 膛;数量上相匹配的电热丝分别埋设与各凹槽之内,各自独立形成闭合回路。进一步地,前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中该温控档级为三级,对应所设的凹槽 及电热丝数量为三套,相互之间呈12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其中该三根电热丝 所形成的闭合回路可以是相互独立,分别连接三个外接电源及开关;也可以是相互并联共 用一个外接电源,且各自使用独立的开关。进一步地,前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中该温控档级为四级,对应所设的凹槽及电热丝有四套,相邻之间呈9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进一步地,前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中该炉沿为由水泥一体砌制而成的柱状腔体,炉膛嵌置于炉沿之内。进一步地,前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中该炉膛为由炉砖拼接而成的盘体,炉 砖的数量为温控档级的倍数,且炉膛表面呈圆锥面或圆球面。更进一步地,其中该炉砖的数量与温控档级相同。本发明较之于现有技术的炒茶炉灶,其突出效果为该炒茶炉灶通过设置多条电热丝合理排布、相互嵌套,均勻地设置于炉膛之内,并 在进行炒茶作业时按需为不同电热丝供电仍能保持炒茶锅底的温度均勻性,大大提高了茶 叶手工炒制的产品风味及生产效率。


图1是本发明一个三级温控炒茶炉灶全开时的炉灶状态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开启两根电热丝的炉灶状态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仅开启一根电热丝的炉灶状态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四级温控炒茶炉灶半开时的炉灶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本发明针对当前电加热式炒茶炉灶进行结构改进,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温度可控 且锅炉加热均勻性有所保障的炒茶炉灶,具体来看该炒茶炉灶具有至少两档温控档级,包 括炉沿、炉膛及电热丝三个主要构成部分,其中该炉沿为由水泥一体砌制而成的柱状腔体,环绕在炉膛外侧,或者说炉膛嵌置于 炉沿之内。该炉膛由炉砖拼接而成的盘体,炉砖的数量为温控档级的倍数,且炉膛表面呈圆 锥面或圆球面。表面设有环状凹槽,电热丝嵌设于凹槽之内,并外接电源及开关形成闭合回 路,本发明的设计重点体现在炉膛表面凹槽的设置对应于至少两档的温控档级,该 凹槽数量与温控档级相等,分别为相同的螺旋外绕形,并且所述各凹槽的螺芯等分炉膛圆 面,而各凹槽依次间隔排列,相互嵌套布满整个炉膛;数量上相匹配的电热丝分别埋设与各 凹槽之中。以下通过本发明两个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该炒茶炉灶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不过该些实施例说明为非限制性的,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不具有限定作用。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一个三级温控炒茶炉灶不同加热状态下的俯视示意 图以及结构上的A-A剖面示意图。从该些附图可见该三级温控炒茶炉灶的外围为柱状腔 体的炉沿1,其内嵌置的炉膛2为由六块炉砖拼接而成,并于该拼接而成的炉膛表面设置有三条相互之间呈12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的凹槽,并于每一凹槽内嵌设一根功率 为2kW的电热丝。该些电热丝一端b、d、f于凹槽的螺芯处穿透炉膛,而另一端a、c、e在靠 近炉沿的位置穿透炉膛,两端与外接电源、开关等一并串接形成闭合回路。当然为节省外接 电源的硬件结构,三路闭合回路可以采用相互并联方式共用一外接电源,但用于控制每一 路的开关必须相对独立。从图1至图3的状态可见,对应于不同的开关状态,电热丝点亮的程度边呈现差 异,图中所示,粗线即为加热状态,相对的细线即为待用断电状态。图1所示的全开状态下, 所有开关(kl、k2、k3)均闭合,所有加热丝均点亮,炒茶炉灶的输出功率达6kW;图2所示的 状态下,开关kl和开关k3闭合,则加热丝a b 31和加热丝e f 33点亮,加热丝c d 32为断路状态,炒茶炉灶的输出功率为4kW;图3所示的状态下,仅有开关kl闭合,则力口 热丝a b 31点亮,炒茶炉灶的输出功率将为2kW。在温度调节的同时,从图中所示不难发 现,籍由本发明设计的凹槽及电热丝排布,无论在什么样的加热状态下,整个炉膛的加热均 勻度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这是一般凹槽结构所无法企及的。为进一步提高加工及安装的便利性,将构成炉膛2的各炉砖采用均分圆面设计, 并且均分的数量按温控档级倍数计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方便组装、架设于炉沿之中 和穿插电热丝,另一方面由于对应炉砖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同一化制造,避免了 不同规格匹配造成的反复加工负担。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四档温控炒茶炉灶的状态示意图可见,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 三相似。区别仅在于温控档级的调整,相应地增加了凹槽设置的数量和相应电热丝的匹配 数量。该成套的凹槽和电热丝相邻之间呈9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其逐级点亮, 按需控制输出功率的操作方式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兹不予赘述。图5中所示的状态示意 图,仅是其中两条电热丝被接通点亮加热的状态示意图,显而易见的是,其加热均勻度同样完美。综上该些实施例及其附图的描述旨在加深理解,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专利申请保 护的范围,其技术方案涵盖上述实施例的任何结构替换或等效变换。
权利要求
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包括炉沿、炉膛及电热丝,所述炉沿环绕在炉膛外侧,炉膛表面设有环状凹槽,电热丝嵌设于凹槽之内,并外接电源及开关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至少两档的温控档级,所述凹槽数量与温控档级相等,分别为相同的螺旋外绕形,并且所述各凹槽的螺芯等分炉膛圆面,而各凹槽依次间隔排列,相互嵌套布满整个炉膛;数量上相匹配的电热丝分别埋设与各凹槽之内,各自独立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档级为三级,对 应所设的凹槽及电热丝数量为三套,相互之间呈12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电热丝所形成 的闭合回路相互独立,分别连接三个外接电源及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电热丝所形成 的闭合回路相互并联共用一个外接电源,且各自使用独立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档级为四级,对 应所设的凹槽及电热丝数量为四套,相邻之间呈90度偏移并间隔分布于炉膛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沿为由水泥一体 砌制而成的柱状腔体,所述炉膛嵌置于炉沿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为由炉砖拼接 而成的盘体,炉砖的数量为温控档级的倍数,且炉膛表面呈圆锥面或圆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砖的数量与温控 档级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温度可控的炒茶炉灶,包括炉沿、炉膛及电热丝,其中炉沿环绕在炉膛外侧,炉膛表面设有环状凹槽,电热丝嵌设于凹槽之内,并外接电源及开关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至少两档的温控档级,所述凹槽数量与温控档级相等,分别为相同的螺旋外绕形,并且各凹槽的螺芯等分炉膛圆面,凹槽本身依次间隔排列,相互嵌套布满整个炉膛;数量上相匹配的电热丝分别埋设与各凹槽之内,各自独立形成闭合回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应用,通过设置多条电热丝合理排布、相互嵌套,均匀地设置于炉膛之内,并在进行炒茶作业时按需为不同电热丝供电仍能保持炒茶锅底的温度均匀性,大大提高了茶叶手工炒制的产品风味及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828609SQ2010101602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朱永良 申请人: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