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334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跳跳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糖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跳跳糖葫芦。
背景技术
糖葫芦是人们经常见到的一种休闲食品,在逛街、旅游等经常能够见到有卖糖 葫芦的商家,糖葫芦最初起源于北方,传统的糖葫芦是在山楂外面包裹有一层硬糖糖 浆,待糖浆冷却后在山楂的表面形成硬糖块,人们在食用时,先在嘴里融化糖浆,然后 可以咀嚼到糖浆包裹的山楂,酸甜可口,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糖葫芦已经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们进行了多种改进,现在不仅 仅以山楂作为糖葫芦的核心体,还制成了各种水果,如桔子、猕猴桃、草莓、苹果等等 作为核心的水果糖葫芦,还有用核桃、山药等作为核心的坚果糖葫芦,可以说口味众
^^ ο然而这种改进只是基于糖葫芦的内裹的核心体,在现代的生活中,一种食品需 要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获得持续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在现有技术上对糖葫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跳跳糖 葫芦,在糖葫芦的糖浆里面充有气泡,制成的跳跳糖葫芦,在食用时,气泡破开,仿佛 糖在嘴里面跳动一样,从而增加了新的品种,新的创意拓展了市场,让产品不断更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跳跳糖葫芦,由多个糖葫芦和棍棒构成,糖葫芦从上到下按照顺序通过棍棒串联在一起;糖葫芦由内夹果和包裹在内夹果外层的外糖皮构成;在外糖皮内分布有多个气泡。优选地,上述外糖皮为硬糖糖块。优选地,上述气泡为二氧化碳气泡。优选地,上述内夹果为水果或者坚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糖葫芦;2-棍棒;3-外糖皮;4-内夹果;5-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跳跳糖葫芦,由多个糖葫芦1和棍棒2构成,糖 葫芦1从上到下按照顺序通过棍棒2串联在一起;与传统的构造类似,糖葫芦1由内夹果4和包裹在内夹果4外层的外糖皮3构成;外糖皮3—般为硬糖,为了实现其跳跳糖的效 果,在外糖皮3内分布有多个气泡5。这些气泡一般为二氧化碳气泡,在食用时,气泡破 裂,二氧化碳气体从外糖皮3中泄出,被释放出来,会产生“嘣嘣嘣”的响声。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混合白糖、玉米糖浆、水和调味科制成硬糖糖 浆。然后将硬糖糖浆融化,通过不断地蒸煮将混合物中的水分全部煮干。接着继续升高 温度,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纯的糖浆,然后将内夹果4,如山楂等倒入其中,此时,往热的 糖浆里加入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不断的翻滚,让山楂被糖浆充分地包裹。最终, 当糖浆变凉之后就变成了硬块糖皮。而二氧化碳气体会在糖里形成细小的高压气泡。在 糖块冷却之后释放压力,糖块会碎裂,但碎片中仍含有高压气泡,这些气泡可以通过放 大镜充分地看到。当消费者把糖块放入口中,糖融化后气体被释放出来时,就会听到“嘣嘣”的 响声。这是二氧化碳气体从每一个气泡中释放出来的过程,这感觉就像有糖豆在你嘴里 蹦跳一样。 基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改进,如将山楂更换为猕猴桃、草莓等水果, 亦或者更换为核桃、山药等其他食品。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提供了一种新的创意的糖葫芦。2、增加了糖葫芦的口感,让消费者在体验传统的糖葫芦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跳 动的感觉。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 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跳跳糖葫芦,由多个糖葫芦(1)和棍棒(2)构成,其特征在于 糖葫芦(1)从上到下按照顺序通过棍棒(2)串联在一起;糖葫芦(1)由内夹果(4)和包裹在内夹果(4)外层的外糖皮(3)构成; 在外糖皮(3)内分布有多个气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跳糖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糖皮(3)为硬糖糖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跳糖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5)为二氧化碳气泡。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跳跳糖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果(4)为水果或者 坚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跳糖葫芦,由多个糖葫芦(1)和棍棒(2)构成,糖葫芦(1)从上到下按照顺序通过棍棒(2)串联在一起;糖葫芦(1)由内夹果(4)和包裹在内夹果(4)外层的外糖皮(3)构成;在外糖皮(3)内分布有多个气泡(5)。外糖皮(3)为硬糖糖块。气泡(5)为二氧化碳气泡。内夹果(4)可以为各种水果或者坚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创意的糖葫芦,增加了糖葫芦的口感,让消费者在体验传统的糖葫芦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跳动的感觉。本实用新型易于制作,满足了消费者的食用需求的同时还增添了跳跳糖的趣味性,市场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A23G3/52GK201789893SQ201020530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姚丽珍 申请人:姚丽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