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26731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属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草药保健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料。近些年来,开发生产的柿叶茶、苦丁茶、绞股蓝茶、银杏茶,尤其是用中草药配制的桑葚五味茶、枇杷竹叶茶、菊花陈皮茶等等。这些保健茶的发展,其功能性迎合了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的养生需求。茶条槭为槭树科植物,树叶中含槭鞣质、没食子酸,具有淸热泻火,生津明目之功效。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己制成的药物脑复清、忧心平等可用于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心衰、脑血栓等。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早春季节采摘幼嫩的芽头制茶泡饮习惯。但采制时令性强, 日均温度稳定在12°C以上时,茶条槭从幼芽萌发到小枝梗上芽头花穗形成只有12-15天, 故有“春分前绿汤,春分后尿汤”之说。因此历史以来釆季只限在14-17天左石。延后釆收,叶龄长短不同,按常规制茶方法,一是炒制时碎片多,二是泡饮时茶汤深褐色,严重影响商品质量,制约了茶条槭制茶的规模生产,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枸杞叶是人们常食的疏菜,嫩苗中富含维生素A、C、Bi、B2,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近年来,开发制成的枸杞叶茶具有护肝益肾、明目养颜、润便通肠等功效,口感细致柔和,但茗味清淡。目前为止还未见茶条槭叶与枸杞叶混合制作的绿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我国分布较广的茶条槭与枸杞植物资源,改进传统的茶条槭“夏不制茶”,叶龄超过10天制茶易碎不堪茗,只有春茶无夏茶的历史。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茶采用茶条槭鲜叶与枸杞鲜叶为原料,经以下步骤制成
a.叶片釆选摘取密生的茶条槭鲜叶和枸杞鲜叶,釆回后分别放在室内人工剔除枯枝、 枯叶、虫口叶,放网筛上架摊晾2-3小时;
b.浸碱取筛选后的茶条槭鲜叶和枸杞鲜叶按一定重量份,充分掺抖均勻,装入带盖的网篓中,浸入浓度为0. 1%的碳酸氢钠溶液容器中浸泡15-20分钟;
c.冲洗、切分浸碱后将装有混合叶片的网篓捞起浙水,再用净水将叶片冲洗净,浙水后用切丝机将叶片切成5-7mm宽,长度不限的叶条;
d.蒸青、揉捻将叶条送入转动的茶叶蒸青机,用高温蒸汽杀青30-40秒钟,杀青后摊晾,再将叶条送入制茶揉捻机的揉筒,加盖,加压进行揉捻10-15分钟;
e.干燥选用连续式微波干燥机,将揉捻摊晾后的揉叶送入,使水分降低到6%重量份以下,制成茶条槭茶半成品;
f.包装干燥后的半成品茶条槭茶经进一歩筛去干碎沫即为成品茶条槭绿茶,检验合格后包装,密封贮存。发明中,所述步骤b中一定重量份为茶条槭鲜叶100重量份、枸杞鲜叶30-40重量份。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步骤,生产出的茶条槭绿茶,尽管产地与采收期不同,超过10天以上叶龄的茶条槭绿叶制作的成品茶中其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对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含量均超过春茶,同时其鞣质还有所降低;与对人体具营养价值的枸杞叶按比例掺合,弥补了枸杞茶味淡不耐泡的缺点。成品茶色青绿,呈枣花型扑鼻清香,入口甘绵,清爽润嗓;具益肾明目,清热健脾之功效。其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1.叶片釆选3月下旬后,当春茶釆制结束,茶条槭叶片完全伸展,新生枝梗不断萌发生长以至花蕾形成,趁晴天将茶条槭植株上密生的部分绿叶连同小枝梗一并釆下;枸杞叶也同时选釆部分鲜叶;釆回后分别放在室内干净的地板上人工剔除枯枝、枯叶、虫口叶,用网筛上架摊晾2小时;
2.浸碱称取筛选后的茶条槭鲜叶100公斤,枸杞叶35公斤充分掺抖均勻,装入带盖的网篓中;浸入0. 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池中浸泡20分钟;
3.冲洗、切分浸碱后将装有叶片的网篓捞起浙水,再用净水将叶片冲洗净。浙水后用切丝机将叶片切成5-7mm宽,长不限的叶条;
4.蒸青、揉捻将叶条送入转动的茶叶蒸青机,用高温蒸汽杀青35秒钟,杀青后稍加摊晾将叶条送入制茶揉捻机的揉筒,加盖,加压进行揉捻12分钟;
5.干燥干燥选用连续式微波干燥机,将揉捻摊晾后的揉叶送入,使水分降低到6%重量份以下;
6.包装干燥后的茶条槭茶经进一步筛去干碎沫即为成品,检验合格后包装贮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茶采用茶条槭鲜叶与枸杞鲜叶为原料, 经以下步骤制成a.叶片釆选摘取密生的茶条槭鲜叶和枸杞鲜叶,釆回后分别放在室内人工剔除枯枝、 枯叶、虫口叶,放网筛上架摊晾2-3小时;b.浸碱取筛选后的茶条槭鲜叶和枸杞鲜叶按一定重量份,充分掺抖均勻,装入带盖的网篓中,浸入浓度为0. 1%的碳酸氢钠溶液容器中浸泡15-20分钟;c.冲洗、切分浸碱后将装有混合叶片的网篓捞起浙水,再用净水将叶片冲洗净,浙水后用切丝机将叶片切成5-7mm宽,长度不限的叶条;d.蒸青、揉捻将叶条送入转动的茶叶蒸青机,用高温蒸汽杀青30-40秒钟,杀青后摊晾,再将叶条送入制茶揉捻机的揉筒,加盖,加压进行揉捻10-15分钟;e.干燥选用连续式微波干燥机,将揉捻摊晾后的揉叶送入,使水分降低到6%重量份以下,制成茶条槭茶半成品;f.包装干燥后的半成品茶条槭茶经进一歩筛去干碎沫即为成品茶条槭绿茶,检验合格后包装,密封贮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一定重量份为茶条槭鲜叶100重量份、枸杞鲜叶30-40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条槭绿茶的加工方法,采用茶条槭鲜叶与枸杞鲜叶,经叶片釆选、浸碱、冲洗、切分、蒸青、揉捻、干燥、包装工序制作而成。生产出的茶条槭绿茶,尽管产地与采收期不同,超过10天以上叶龄的茶条槭鲜叶制作的成品茶中其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对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含量均超过春茶,同时其鞣质还有所降低;与对人体具营养价值的枸杞叶按比例掺合,弥补了枸杞茶味淡不耐泡的缺点。成品茶色青绿,呈枣花型扑鼻清香,入口甘绵,清爽润嗓;具益肾明目,清热健脾之功效。其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A23F3/14GK102258095SQ20111019895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凤平 申请人:张凤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