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

文档序号:40060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
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
技术背景
通常名优茶加工采用的是春茶,因为春茶含有己烯醛、戊烯醇等有青香气或清香的物质,并含有具新茶香和花香的正壬醛、己烯乙酸酯、二甲硫、沉香醇、香叶醇等。而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茶鲜叶主要内含物质,茶多酚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的茶产品滋味浓涩、香气较低、外形干涩枯黄,颜色显黑、不显毫、品质差,不耐存放、造成售价低廉,经济效益差,有很多地方甚至不采夏秋茶,这无疑使有效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茶树鲜叶资源的极大浪费,并直接影响了广大茶农的收入,这些都是夏秋茶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夏秋季节气温高、雨热同期,利于茶叶生长,夏秋季茶产量高,约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60 70%,而如何充分发挥夏秋季品种的潜力,改善夏秋茶的品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名称绿茶制作新工艺,申请号CN200910058996. 0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利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加工绿茶的制作新工艺,其由以下步骤组成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该发明生产的绿茶滋味甘醇滑润,香气清扬,外形自然弯状或螺状,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清澈, 具有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特殊疗效。
中国专利名称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申请号CN200710034331. 7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采摘茶鲜叶一晒青一凉青一摇青一长凉青一杀青一去红镶边一回潮一包揉造型一干燥。该发明是一种既保留传统铁观音的花果香味、又降低了夏秋茶的苦涩味,又形成了绿茶外形绿、汤色绿的品质特征的茶叶加工方法。
中国专利名称用安吉白茶制作高鲜型乌龙茶的方法,申请号CN200910233302 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用安吉白茶制作高鲜型乌龙茶的方法,其采用以往放弃采摘的安吉白茶夏秋茶为原料,经过摊凉、萎凋、做青、杀青、包揉造型、足火烘干以及包装等步骤加工制成高鲜型乌龙茶,该发明提高了安吉白茶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安吉白茶的产值,其香气高,滋味鲜爽。
以上三篇专利文献是采用夏秋茶分别制作成绿茶、铁观音(乌龙茶)、乌龙茶,虽然相比于传统工艺的夏秋茶,口感等各方面的品质有所提高,但是是采用各茶类原有加工工序完成的,并未将其他茶类的主要加工工序中融入发明中,在原有茶叶加工工艺中有较大创新。
本发明以夏秋茶的鲜叶为原料,通过将乌龙茶的“晒青”、“杀青”和黄茶的“闷堆”工艺融入名优绿茶加工工艺生产“银茶”,在原有绿茶产品的“清汤绿叶”基础上,多了一种乌龙茶自然花香和黄茶醇和。生产工艺上有较大的创新,大大改善夏秋茶的品质,提高夏秋茶的产值,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为提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夏秋茶资源,在名优绿茶的加工工序中融合了乌龙茶(青茶),黄茶的加工工序一晒青、闷堆等工序, 使生产出来的银茶在绿茶产品的“清汤绿叶”基础上,多了乌龙茶自然花香和黄茶醇和,改变了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的夏秋茶产品滋味浓涩等不良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它的加工步骤包括采青、晒青、摊青、杀青、摊凉、闷堆、揉捻、整型、定型和提香,最后得到银茶成品。夏秋茶的加工步骤按上述先后顺序进行。
所述采青是采摘夏茶或秋茶的一芽一叶。
所述晒青是将采青后的鲜叶薄摊在日光或人工光源下晒青20 30min,温度控制为25 ,厚度控制在3 5cm ;其中在日光下晒青选择为时辰上午10 30之前,或在下午16:30 18:00点,如果阳光太强,气温超过30°C以上时加盖遮阳网,晒青标准是以叶片失去光泽,鲜叶基本贴筛,拿起时枝直立,端叶下垂为佳。
所述摊青是晒青后的茶叶在18 23°C环境中摊放8 12h,摊青面积为1 ^cg/ m2,厚度为2 km,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5 75%。摊青能有效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加氨基酸、黄酮类含量,从而明显降低夏茶苦涩味。
所述杀青是经过摊青后的茶叶采用250 280°C的蒸汽杀青2 3min,杀青叶含水率为50 60%。
所述摊凉是经过杀青后的茶叶要抛散在温度为18 23°C的条件下摊凉25 35min,以便使杀青叶降温及散发水气。
所述闷堆是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装在竹萝里,在温度为18 23°C的环境下闷堆 5 6h,以发出浓郁甜香,叶色由绿黄转黄红为适度。闷堆过程中采用空调控温。
所述揉捻是对闷堆后的茶叶采用逐步加压或减压的方法进行揉捻8 12min。
所述整型是揉捻过的茶叶进行整型,整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散发水分,理紧茶条,形成条茶的基本形状。整型是采用理条机,理条机的距槽口 1厘米处气温为60 65°C,整型时间为10 12min,茶叶减重率为40 50%,失水率在达65 75%,外形基本成直条、紧直、茶条手触发硬即可。整形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对色泽、外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温度掌握先高后低。
所述定型是整型完成后的茶叶摊凉40 60min后,经回潮再定型,定型在110型烘箱进行,温度为95 105°C,定型时间3 %iin,含水量为6 8%,定型后手捻少许茶能成粉末,定型时低温慢烘,能保证温叶色泽翠绿,白毫显毫。
所述提香是将定型的茶叶在温度85 95°C下提香50 70min,含水量控制为5% 则得到银茶成品。
本发明的银茶具有提神醒脑、保养美容、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减缓衰老等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在名优绿茶的加工工序中融合乌龙茶(青茶)的晒青,黄茶的闷堆等工序,使得生产出来的银茶在绿茶产品的“清汤绿叶”基础上,多了乌龙茶自然花香和黄茶醇和。
2、本发明采用通常茶叶生产中不采用的夏秋茶的茶叶为原料,既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夏秋茶资源,同时改变了通过常规工艺生产的茶滋味浓涩、香气比较低、颜色枯黄较黑、 不显毫、品质差,不耐存放、造成售价低廉的现状。
3、提高了夏秋茶的产值,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图1为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采青采摘福云6号茶品种的夏茶一芽一叶鲜叶原料500kg。
2.晒青鲜叶进厂后,将鲜叶摊放在竹筛上,每个竹筛摊放0. 8 1. 2kg鲜叶,厚度为3 5cm,在温度25 的日光下晒青20min,在晒青过程中温度超过30°C则需要拉遮荫网。
3.摊青将过晒青的茶叶收入摊青场所内摊放,摊放厚度视天气而定,芽叶每平方米1 ^cg ;摊放厚度3厘米左右,摊青在18 22°C环境中摊放时间8 12h,要求摊放后减重率15%以上;茶叶含水率为65 75%。
4.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250 280°C下杀青2 3min,杀青叶含水率为 50%。
5.摊凉将杀青叶抛散在空调控温18 23°C条件下摊凉30min,以便使杀青叶降温及散发水气。
6.闷堆摊凉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8 22°C下闷堆5 6小时,以发出浓郁甜香,叶色由绿黄转黄绿为适度。
7.揉捻堆闷完成的茶叶采用逐步加压法揉捻时间lOmin。
8.整型整型是揉捻过的茶叶进行整型,距槽口 1厘米处气温为60 65°C,在茶叶减重率为45%后为了进一步散发水分,理紧茶条,继续整型10 12min,失水率在达 70 80%以上时,整形后的茶叶摊凉40 60min。
9.定型整型完成后的茶叶在温度100°C下定型提毫3 %iin,含水量为6%左右ο
10.提香将定型的茶叶在温度90°C下提香60min,有利于制茶品质的香气提高, 香气清高持久,最终含水量控制为5%得到银茶成品。
实施例2
1.采青采摘福云6号茶品种的秋茶一芽一叶鲜叶原料500kg。
2.晒青鲜叶进厂后,将鲜叶摊放在竹筛上,每个竹筛摊放1. Okg鲜叶,厚度为 4cm,在人工光源下晒青30min ;茶叶含水率为65 70%。
3.摊青将过晒青的茶叶收入摊青场所内摊放,芽叶每平方米Ikg ;摊放厚度2厘米左右,摊青在18 22°C环境中摊放时间10 12h,要求摊放后减重率15%以上。
4.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250 280°C下杀青2 3min,杀青叶含水率为 50%。5
5.摊凉将杀青叶抛散在空调控温18 23°C条件下摊凉35min,以便使杀青叶降温及散发水气。
6.闷堆杀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8 22°C下闷堆5 6小时,以发出浓郁甜香, 叶色由绿黄转黄绿为适度。
7.揉捻堆闷完成的茶叶采用逐步减压法揉捻时间lOmin。
8.整型整型是揉捻过的茶叶进行整型,距槽口 1厘米处气温为60 65°C,在茶叶减重率为45%后为了进一步散发水分,理紧茶条,继续整型10 12min,失水率在达 70 80%以上时,整形后的茶叶摊凉40 60min。
9.定型提毫整型完成后的茶叶在温度105°C下定型3 %iin,含水量为6%左右ο
10.提香将定型的茶叶在温度85°C下提香50min,有利于制茶品质的香气提高, 香气清高持久,最终含水量控制为5%得到银茶成品。
实施例3
1.采青采摘福云6号茶品种的夏茶一芽一叶鲜叶原料500kg。
2.晒青鲜叶进厂后,将鲜叶摊放在竹筛上,每个竹筛摊放0. 9 1. Ikg鲜叶,厚度为3 km,在温度25 的日光下晒青30min,在晒青过程中温度超过30°C则需要拉遮荫网。
3.摊青将过晒青的茶叶收入摊青场所内摊放,摊放厚度视天气而定,芽叶每平方米^cg ;摊放厚度4厘米左右,摊青在18 23°C环境中摊放时间9 12h,要求摊放后减重率15%以上;茶叶含水率为70 75%。
4.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260 270°C下杀青2 3min,杀青叶含水率为 60%。
5.摊凉将杀青叶抛散在空调控温18 23°C条件下摊凉25min,以便使杀青叶降温及散发水气。
6.闷堆摊凉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8 22°C下闷堆5小时,以发出浓郁甜香,叶色由绿黄转黄绿为适度。
7.揉捻堆闷完成的茶叶采用逐步加压法揉捻时间8 lOmin。
8.整型整型是揉捻过的茶叶进行整型,距槽口 1厘米处气温为60 65°C,在茶叶减重率为50%后为了进一步散发水分,理紧茶条,整型10 12min,失水率在达70 80%以上时,整形后的茶叶摊凉40 60min。
9.定型整型完成后的茶叶在温度95°C下定型提毫3 %iin,含水量为8%左右。
10.提香将定型的茶叶在温度95°C下提香70min,有利于制茶品质的香气提高, 香气清高持久,最终含水量控制为5%得到银茶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加工步骤包括采青、晒青、摊青、杀青、摊凉、闷堆、揉捻、整型、定型和提香,最后得到银茶成品;所述晒青是将采青后的鲜叶薄摊在日光或人工光源下晒青2(T30 min,温度控制为25l8°C,厚度控制在3 5cm ;其中在日光下晒青选择为时辰上午10 30之前,或在下午16 3(T18 00点;所述闷堆是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18 23°C的环境下闷堆5 6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青是采摘夏茶或秋茶的一芽一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青是晒青后的茶叶在18 23°C环境中摊放8 12 h,摊青面积为广2kg/m2,厚度为2、cm,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5 7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是经过摊青后的茶叶采用250 280°C的蒸汽杀青2 3min,杀青叶含水率为50 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凉是经过杀青后的茶叶要抛散在温度为18 23°C的条件下摊凉25 35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是对闷堆后的茶叶采用逐步加压或减压的方法进行揉捻纩12 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型是揉捻过的茶叶进行整型,整型是采用理条机,理条机的距槽口 1厘米处气温为6(T65°C,整型时间为10 12 min,茶叶减重率为43 50%,失水率在达65 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是整型完成后的茶叶摊凉4(T60 min后,经回潮再定型,定型温度为95 105°C,定型时间;Γ4 min,含水量为6 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秋茶叶制作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是将定型的茶叶在温度85 95°C下提香50 70 min,含水量控制为5%则得到银茶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夏秋茶制作银茶的方法,它的加工步骤包括采青、晒青、摊青、杀青、摊凉、闷堆、揉捻、整型、定型和提香,最后得到银茶成品;所述晒青是将采青后的鲜叶薄摊在日光或人工光源下晒青20~30min,温度控制为25~28℃,厚度控制在3~5cm;其中在日光下晒青选择为时辰上午10:30之前,或在下午16:30~18:00点;所述闷堆是将摊凉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18~23℃的环境下闷堆5~6h,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夏秋茶资源,在名优绿茶的加工工序中融合了乌龙茶(青茶),黄茶的主要工序,使银茶在绿茶产品的“清汤绿叶”基础上,多了乌龙茶自然花香和黄茶醇和,改变了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的夏秋茶产品滋味浓涩等不良品质,提高了夏秋茶的产值及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488030SQ2011104061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梁家熙, 黄秀兰 申请人:广西乐业县顾式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