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5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烤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炉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烤炉用的烧烤盘。
背景技术
现有烤炉用的烧烤盘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一块平整的板体,板体的四周向上翻边, 该种结构板体在烧烤时易变形,而且热量只能与传导的方式被食物吸收。还有一种烧烤盘是网状的,油直接滴在火苗上,产生很的烟气,不环保,火苗直接烧烤食物,易烧焦食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烧烤食物美味、无油烟的烧烤板。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烧烤盘,包括两块以上的加热板,每块加热板至少经过两次弯折,一次弯折形成向上突起支撑食物的支撑,另一次弯折形成向下凹的集油沟,相邻两块加热板的侧边上下悬空搭接,搭接处形成使热气能够从烧烤盘背面进入表面的透气缝,烧烤盘整体形状呈波浪状。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如下进一步完善。为了使加热板之间固定,加热盘还需设有横梁,横梁横跨所有加热板并与之固定连接,以使相邻两块加热板的搭接处上下悬空形成透气缝。为了能收集油,在所述集油沟的一端设有集油盒。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把一块完整的板体分隔成多块长条状的板,通过弯折增加受热面积,各块板体之间留有透气缝,食物即可通过板体表面吸热,也可通过透气缝出来的热量提高烧烤盘表面温度。透气缝还有一功能就是使各板体之间有一热胀冷缩的空间。集油沟能够及时把烤出来的油输送至集油盒内,减少油因高温而挥发,也利于食物的烧烤。


图I为实施例的一端部正视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图4为横梁处的一放大横断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结合图I至图4,一种烧烤盘,包括两块以上的长条状加热板I和固定它们的两根横梁2、3。每块加热板I沿长度方向经过两次反向弯折,一次弯折形成向上突起支撑食物的支撑4,另一次弯折形成向下凹的集油沟5,每块加热板的横断面形状类似一个物理上的正弦波。横梁2位于加热板I端部,横梁2与加热板I端部焊接,另一根横梁3位于加热板I另一端底部,与集油沟5底面焊接。通过两根横梁的固定承托,使两邻两块加热板I的侧边上下悬空搭接,但并不直接触,搭接处形成使热气能够从烧烤盘背面进入表面的透气缝6。为了保证油能迅速收集, 在集油勾一端部设有集油盒(图中未示出)。烧烤盘整体形状呈波浪状。实施例2,结合图5,实施例I只描述了一块加热盘,如果加热面积很大,相同加热盘之间同样可以按照加热板之间的搭接方式一样搭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烧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以上的加热板,每块加热板至少经过两次弯折, 一次弯折形成向上突起支撑食物的支撑,另一次弯折形成向下凹的集油沟,相邻两块加热板的侧边上下悬空搭接,搭接处形成使热气能够从烧烤盘背面进入表面的透气缝,烧烤盘整体形状呈波浪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烧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横梁横跨所有加热板并与之固定连接,以使相邻两块加热板的搭接处上下悬空形成透气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烧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沟的一端设有集油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炉用的烧烤盘。它包括两块以上的加热板,每块加热板至少经过两次弯折,一次弯折形成向上突起支撑食物的支撑,另一次弯折形成向下凹的集油沟,相邻两块加热板的侧边上下悬空搭接,搭接处形成使热气能够从烧烤盘背面进入表面的透气缝,烧烤盘整体形状呈波浪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把一块完整的板体分隔成多块长条状的板,通过弯折增加受热面积,各块板体之间留有透气缝,食物即可通过板体表面吸热,也可通过透气缝出来的热量提高烧烤盘表面温度。透气缝还有一功能就是使各板体之间有一热胀冷缩的空间。集油沟能够及时把烤出来的油输送至集油盒内,减少油因高温而挥发,也利于食物的烧烤。
文档编号A21B3/13GK102578174SQ2012100549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康振祥 申请人:广东康业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