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40997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薯类作物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是红薯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红薯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赖氨酸等防癌物质,甘薯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含量的3. 8倍,胡萝卜素进入人体能转变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阻止和抑制癌细胞的増殖,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维生素A与C、E协同作用,可使体内致癌的化学氧化剂失效,从而起到防癌作用。维生素C能促进纤维组织生长,在肿瘤周围形成致密的“天罗地网”,防止肿瘤扩散。维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对起源于病毒的肿瘤有预防作用。红薯的收获季节在初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红薯加工行业也具有类似的季节性,由于其水含量高,易腐烂,霉变,使得如何长时间储藏的行业问题尤其突出。

发明内容
为了延长薯类作物的储藏时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
用保鲜液浸泡清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
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 cm-40cm的储存室内。其中,所述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具体为将薯类作物置于40°的室内,对该薯类作物进行物理杀菌清污培育70-80小吋。其中,所述用保鲜液浸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具体为将薯类作物在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中浸泡3-5分钟。其中,所述储存室的室内条件为温度10-13°,湿度85%_95%,ニ氧化碳5%、氧气 15%。其中,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的成分为在O. 5%的氯化钠溶液中,按照每100毫升加80克的比例加入白糖。其中,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的成分为在O. 5%的氯化钠溶液中,按照每100毫升加80克的比例加入蜂蜜。其中,所述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40cm的储存室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薯类作物进行高温愈合灭菌。
其中,所述薯类作物具体为红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设置的储存室内的地温、低湿、地气进行生态保鲜,该方法储存效果好、时间长、规模大,实现了薯类作物尤其是红薯的长时间有效储存,无需要其他化学农药成分,没有毒物残留。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I中提供的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流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I中提供的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
參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 :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
该步骤中,本发明实施例将薯类作物置于40°的室内,对该薯类作物进行物理杀菌清污培育70-80小时。当然,该步骤是在对薯类作物进行标准栽培、分拣收获后进行的。步骤102 :用保鲜液浸泡上述清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
其中,该保鲜液可以为在O. 5%的氯化钠溶液中,按照每100毫升加80克的比例加入白糖配制而成,该白糖可以用蜂蜜代替。本发明实施例不对保鲜液的具体配制方式进行限定,只要能达到一定的保鲜作用即可,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其他成分的保鲜液进行保鲜。其中,用预先配制好的保鲜液处理薯类作物具体为,将薯类作物在配制好的保鲜液中浸泡3-5分钟。步骤103 :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 cm-40cm的储存室内。其中,储存室为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cm-40cm的窖体。储存室的室内条件为■ 温度10-13。,湿度85%-95%,ニ氧化碳5%、氧气15%。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整体流程图,在上述浸泡操作后,还可以对薯类作物进行高温愈合灭菌后再进行薯类作物的储存。可见,该方法可以对薯类作物进行大規模储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利用设置的储存室内的地温、低湿、地气进行生态保鲜,该方法储存效果好、时间长、规模大,实现了薯类作物尤其是红薯的长时间有效储存,无需要其他化学农药成分,没有毒物残留。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 用保鲜液浸泡清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 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cm-40cm的储存室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具体为将薯类作物置于40°的室内,对该薯类作物进行物理杀菌清污培育70-80小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保鲜液浸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具体为将薯类作物在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中浸泡3-5分钟。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室的室内条件为温度10-13°,湿度85%-95%,二氧化碳5%、氧气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的成分为在0.5%的氯化钠溶液中,按照每100毫升加80克的比例加入白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配置好的保鲜液的成分为在0.5%的氯化钠溶液中,按照每100毫升加80克的比例加入蜂蜜。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40cm的储存室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薯类作物进行高温愈合灭菌。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作物具体为红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薯类作物的生态保鲜方法,属于食品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薯类作物进行清污处理;用保鲜液浸泡清污处理后的薯类作物;将浸泡后的薯类作物置于设于地表下且与地下水层保持30cm-40cm的储存室内。本发明利用设置的储存室内的地温、低湿、地气进行生态保鲜,该方法储存效果好、时间长、规模大,实现了薯类作物尤其是红薯的长时间有效储存,无需要其他化学农药成分,没有毒物残留。
文档编号A23B7/157GK102626132SQ2012101291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赵书祥 申请人:赵书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