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41111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ー种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近岸海域总体形势严峻,表现为近海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大部分近海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由此引发种类繁多的气象灾害、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海洋环境退化,特别是水体中 溶解氧(DO)含量下降、氮磷大幅度升高,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大量海水养殖动物死亡,对人类食品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如南海近海水域劣四类水质的海域面积占南海海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南海区近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赤潮频发,造成区域水体溶解氧(DO)含量下降,大量鱼类死亡。一些毒藻分泌的藻毒素,容易通过贝类富集,人类食用贝类导致中毒,给人类的食品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目前近海污水处理所应用到的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驯化培养普遍采用自然污泥培养驯化,虽然成木低廉,但存在适应性差,培养周期长,启动困难,生物量少,降解能力差,处理效率低,抗冲击性差,操作管理复杂,运行不稳定等缺点,而且由于单ー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处理不彻底,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近海水体污染严重的现象,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近海污水处理手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ー种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中任意三种菌剂复配组成。所述复合菌剂由光合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复配组成或者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复配组成。所述光合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配比为5:2:3,所述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配比为5:2:1。所述复合菌剂中细菌的浓度为100 200亿/g。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在处理近海污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第一歩在一容器中,加入50%的清水、50%欲处理的污水,混合均匀后,按水的总量为100%,加入水的总量1-2%白糖、O. 1-0. 5%蛋白胨、O. 1-0. 2%氮磷钾复合肥、O. 1%的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第二步按水的总量,加入8-10%复合菌剂,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lOmin。第三步曝气充氧24-48小时,气液比5:1,制得培养液I ;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培养液1,取出90%缓慢加入需处理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I作接种剂;第五步在剰余的10%培养液I中,分别加入培养液4. 5倍体积的清水和近海污水,按第一歩中的投加量,加入白糖、蛋白胨、氮磷钾复合肥、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按按水的总量加入4-5%复合菌剂,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_10min,曝气充氧24-48小时后,制得培养液2 ;将所得培养液2,取出90%均匀投洒到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2作接种剂;第六步按第五步方法,连续培养6次后,将培养液全部加入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进ー步地,在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 水中,所述复合菌剂在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复合菌剂投入量为Ι-lOppm,细菌的含量为IO3 6。本发明采用在培养基中植入复合微生物菌种,经培养增殖而成,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近海污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単一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及处理不彻底性,同时由于所述的菌剂均为常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图I是实施例I试验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 :第一歩在一容器中,加入50%的清水、50%欲处理的污水,混合均匀后,按水的总量为100%,加入水的总量1-2%白糖、O. 1-0. 5%蛋白胨、O. 1-0. 2%氮磷钾复合肥、O. 1%的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第二步按水的总量,加入8%光合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复合菌剂配比为5:2:3,所述复合菌剂中细菌的浓度为100 200亿/g,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_10mino第三步曝气充氧24-48小时,气液比5:1,制得培养液I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培养液1,取出90%缓慢加入需处理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I作接种剂;第五步在剰余的10%培养液I中,分别加入培养液4. 5倍体积的清水和近海污水,按第一歩中的投加量,加入白糖、蛋白胨、氮磷钾复合肥、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按第二步的方法,加入4-5%复合菌剂,曝气充氧24-48小时后,制得培养液2 ;将所得培养液2,取出90%均匀投洒到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2作接种剂;第六步按第五步方法,连续培养6次后,将培养液全部加入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对近海验污水具有明显的增加水体溶解氧(D0),降低氨-N(mg/L)、TP (mg/L)、ss (mg/L)、TN、BOD5 的效果,如图 I 所示。实施例2
第一歩在一容器中,加入50%的清水、50%欲处理的污水,混合均匀后,按水的总量为100%,加入水的总量1-2%白糖、O. 1-0. 5%蛋白胨、O. 1-0. 2%氮磷钾复合肥、O. 1%的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第二步按水的总量,加入10%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复合菌剂,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配比为5:2:1,所述复合菌剂中细菌的浓度为100 200亿/g,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10min。第三步曝气充氧24-48小时,气液比5:1,制得培养液I ;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培养液1,取出90%缓慢加入需处理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I作接种剂;第五步在剰余的10%培养液I中,分别加入培养液4. 5倍体积的清水和近海污水,按第一歩中的投加量,加入白糖、蛋白胨、氮磷钾复合肥、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按第二步的方法,加入4-5%复合菌剂,曝气充氧24-48小时后,制得培养液2 ;将所得培养液2,取出90%均匀投洒到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2作接种剂;第六步按第五步方法,连续培养6次后,将培养液全部加入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对近海验污水具有明显的增加水体溶解氧(D0),降低氨-N(mg/L)、TP (mg/L)、ss (mg/L)、TN、BOD5的效果。本发明采用在培养基中植入复合微生物菌种,经培养增殖而成,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近海污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単一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及处理不彻底性,同时由于所述的菌剂均为常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中任意三种菌剂复配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光合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复配组成或者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复配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配比为5:2:3,所述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配比为5:2:1。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细菌的浓度为100 200亿/g。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在处理近海污水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第一歩在一容器中,加入50%的清水、50%欲处理的污水,混合均匀后,按水的总量为.100%,加入水的总量1-2%白糖、O. 1-0. 5%蛋白胨、O. 1-0. 2%氮磷钾复合肥、O. 1%的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 ; 第二步按水的总量,加入8-10%复合菌剂,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_10min ; 第三步曝气充氧24-48小时,气液比5:1,制得培养液I ;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培养液1,取出90%缓慢加入需处理的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I作接种剂; 第五步在剩余的10%培养液I中,分别加入培养液4. 5倍体积的清水和近海污水,按第一歩中的投加量,加入白糖、蛋白胨、氮磷钾复合肥、复合维生素,调节PH至7-8;按水的总量加入4-5%复合菌剂,以400-500rpm的转速搅拌5_10min,曝气充氧24-48小时后,制得培养液2 ;将所得培养液2,取出90%均匀投洒到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留10%培养液2作接种剂; 第六步按第五步方法,连续培养6次后,将培养液全部加入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在处理近海污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在污水处理池或近海污水中,复合菌剂投入量为Ι-lOppm,细菌的含量为IO3 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效处理近海污水的复合菌剂,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中任意三种菌剂复配组成。本发明由于采用多种菌种组合的方式对近海污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单一菌种对污水处理不耐高冲击负荷而导致处理不彻底,同时由于所述的菌剂均为常规菌剂,制作简便,成本低,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文档编号C12R1/225GK102690756SQ2012101820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张锐, 杨小毛, 赵振业 申请人: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