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风干鳊鱼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食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民间风味干鳊鱼的低温风干方法。
背景技术:
鳊鱼,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经济鱼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风干鳊鱼也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品。然而我国传统的鳊鱼制品为避免加工过程中的腐烂变质,均采用高盐腌制与晒干相结合的工艺,导致成品中盐分含量高、鱼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受太阳光紫外线作用而氧化等问题,且生产受季节影响较为严重,难以形成规模和档次。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疚病患者近I亿人。现代区学证明低盐食品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科学研究表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淡水鱼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的比例高达30%。如何降低腌鱼制品中盐含量,防止鱼制品中髙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保持传统食品的风味特征,是目前传统腌鱼制品生产工艺革新和现代化的重要研究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鳊鱼加工新方法及新产品,以降低鳊鱼中盐份含量和防止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实现本发明以上目的的,以下的技术要求应以保证,才能制备出合格干鳊鱼
(1)选用O.5-lkg新鲜鳊鱼经预处理后,在10° -15°的环境温度中,用炒盐及香料腌制鱼体,腌制3小时,压制发酵48小时;
(2)将鱼置于平台上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浙出;
(3)将鱼体置入盐度为12%的卤水泡卤72小时;
(4)再将鱼置于平台上二次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自然浙出;
(5)在环境温度为15°,风速大于5米/秒的低温干燥机中干燥72小时。(6)腌制料的组分配比和调制是食盐5%、料酒O. 2%、生姜、葱3. 5%、八角O. 1%、桂皮O. 15%、茴香O. 15%,在将混合料加入90. 9%的水中调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I)釆用10° —15°的低温湿法腌制与压制发酵的腌制方法,可防止鱼在腌制过程中腐烂变质,不仅可以脱出鱼体中的部分水分,还可缩短干燥时间。(2)采用低温湿法腌制与压制发酵工艺,不仅腌制时间短、鱼体食盐含量易于控制,而且能保证风干鳊鱼的风味。(3)采用15°低温、大风量(风速大于5米/秒)的干燥方式,不仅可以防止鱼体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而且具有较高的干燥速率和较低的干燥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其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细述。
实施例
(1)本发明适用于批量工业化生产,每批产量在100公斤以上,每条鳊鱼重500g—IOOOg.
(2)对鱼进行预加工,包括从鱼肚破开,去鳞、去腮、去除内脏、清洗、浙干。(3)腌制,在10° -15°的环境温度中,用炒盐及香料腌制鱼体,腌制3小时,压制发酵48小时。(3)抠卤,将鱼置于平台上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浙出;
(4)泡卤,将鱼体置入盐度为12%的卤水泡卤72小时;
(5)二次抠卤,再将鱼置于平台上二次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自然浙出;
(6)风干,在环境温度为15°,风速大于5米/秒的低温干燥机中干燥72小时,最后经反压冷却,即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干鳊鱼生产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鱼低温风干的腌制工艺; 其特征让以下工艺制作 (1)选用O.5-lkg新鲜鳊鱼经预处理后,在10° -15°的环境温度中,用炒盐及香料腌制鱼体,腌制3小时,压制发酵48小时; (2)将鱼置于平台上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浙出; (3)将鱼体置入盐度为12%的卤水泡卤72小时; (4)再将鱼置于平台上二次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自然浙出; (5)在环境温度为15°,风速大于5米/秒的低温干燥机中干燥72小时。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干鳊鱼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腌制料的组分配比和调制是食盐5%、料酒O. 2%、生姜、葱3. 5%、八角O. 1%、桂皮O. 15%、茴香O. 15%,在将混合料加入90. 9%的水中调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干鳊鱼生产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鱼低温风干的腌制工艺。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选用新鲜鳊鱼经预处理后,在10°-15°的环境温度中,用炒盐及香料腌制鱼体,腌制3小时,压制发酵48小时;将鱼置于平台上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沥出;将鱼体置入盐度为12%的卤水泡卤72小时;再将鱼置于平台上二次抠卤12小时,让鱼体上的卤水自然沥出;在环境温度为15°,风速大于5米/秒的低温干燥机中干燥72小时;最后经反压冷却,即成品。由于釆用低温湿法腌制和低温大风量干燥工艺,所含盐量低易控制;可防止鱼体中高温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加工成本低。
文档编号A23L1/325GK102813237SQ20121025718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裴陆松, 裴晓鹏 申请人:安徽省好再来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