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60807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苦荞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中医学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现代研究表明,苦荞麦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大米、小麦和玉米,并含有其它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又称维生索P)。苦荞麦含有较丰富生物类黄酮,生物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抗癌等生理功能,并能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致癌物质侵害。在苦荞麦黄酮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芦丁,能够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积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活性,减少血管通透性,对 脑微血管和维持眼循环具有良好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苦荞麦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疗效作用,是一种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疗、又无副作用的保健食品O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食品的充足供应,而越来越注重食物本身的功能性,即在日常饮食中获得保健的效果,以日常饮食达到养生、健身、祛病的目的。苦荞茶就是这样一种养生保健的产品之一,但传统工艺生产苦荞茶时,有效物质损失较大,使得苦荞茶中生物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较低,不能满足人们对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而且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苦荞中的有效物质,满足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减少原料的无谓消耗。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I:采用现有方法对苦荞麦进行去杂和去石;
步骤2 :清洗去杂后的苦荞麦;
步骤3:按重量比I. 5 2. 5 1,分别取温水和清洗后的苦荞麦,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
步骤4 :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在温度为15 30°C、湿度为80 90%、pH值为3 5的条件下培养30 6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
步骤5 :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0 95°C的环境中蒸煮25 45分钟,糊化苦荞淀粉;
步骤6 :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
步骤7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
步骤8 :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在150 190°C的温度下烘烤5 15min ;
步骤9 :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冷却至室温,然后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苦荞萌动茶。本发明苦荞萌动茶生产方法将苦荞种子激活,使种子完全萌动,在发芽初期制成茶,最大限度保留了苦荞原有的麦香味和营养物质,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满足了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减少了原料的无谓消耗,生产的产品中的芦丁含量达到19. 54mg/g,比传统工艺生产的苦荞茶芦丁含量提高了 90. 26% ;烟酸含量达到O. 1642mg/g,比传统工艺生产的苦荞茶烟酸含量提高了 137. 97%;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采用传统方法生产苦荞萌动茶时,有效物质损失量大、吸收量低、口感差,不能满足人们功能加保健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能最大限度保留苦荞中的有效物质,满足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减少原料的无谓消耗,其工艺流程为原料清理一清洗一浸泡一萌动发芽一蒸煮一干燥一脱壳—破碎一烘烤一冷却一色选一分级一包装一成品入库。由于本生产工艺的关键工艺特点是“萌动发芽”,因此将采用本工艺生产出的品质优于传统苦荞茶的新产品命名为苦荞萌动茶,可以理解为将苦荞种子激活,使种子完全萌动,在发芽初期制成的茶。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苦荞萌动茶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化、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本发明生产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I: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
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含砂量彡O. 02% ;杂质总量彡I. 5% ;水分彡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步骤2 :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5 10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5 15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
步骤3:按重量比I : I. 5 2. 5,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所用温水的温度和浸泡时间依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和夏季,浸泡水温为20 25°C,浸透时间为8 14小时;秋季和冬季,浸泡水温为30 40°C;浸泡时间为12 18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
步骤4 :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15 30°C、湿度为80 90%、pH值为3 5的条件下培养30 6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
步骤5 :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0 95°C的环境中蒸煮25 45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步骤6 :将蒸煮后的苦荞麦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
步骤7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
步骤8 :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_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50 190°C的温度下烘烤5 15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
步骤9 :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
步骤10 :通过振动分级筛将苦荞萌动茶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粒径分别为2. 5mm、2. 0mm、I. 5mm和I. 0mm,分级别将苦荞萌动茶用颗粒包装机进行包装,合格产品装箱入库贮藏。本发明方法以普通苦荞为原料,经过对传统工艺的优化和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 生产出了营养价值高、口味纯正的健康茶饮品。产品中保存了 90%的活性物质和有效成份,人体可全量、平衡、迅速吸收,彻底克服了传统方法造成的有效物质损失量大、吸收量低、口感差的缺点,具有科技含量高、营养价值均衡的特点。本发明申请人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pH值下培养浸透的苦荞麦籽粒,统计发芽率,测定不同温度下发芽荞麦中的芦丁含量与烟酸含量,确定最佳发芽参数。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温度、时间、湿度对发芽参数进行优化,应用Box-Behnken中心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等方法优化发芽工艺参数,选出了上述生产方法中最优的发芽方案。传统工艺中,一般在100°C的温度下煮制30min,使苦荞淀粉充分糊化;但是,当糊化温度接近100°c时,所得苦荞萌动茶成品的滋味、香气、汤色、澄清度等指标较低,质量较差,且成品中黄酮类物质由于高温会发生分解现象,从而降低了苦荞萌动茶的营养价值和感官指标。本发明申请人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煮制糊化后的指标,以及煮制糊化不同时间后的指标,寻求了一种能使苦荞糊化又能保持其营养成分含量最佳的糊化工艺条件,从而使苦荞萌动茶的药食功效得到最大的体现。同时,通过测定不同烘烤温度对苦荞萌动茶感官指标的影响,以烘烤表面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为止,并记下所用的时间,以滋味、香气、汤色、澄清度的总和作为评价标准,选出最优方案。实施例I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5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15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春季,按重量比I : I. 5,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20°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14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15°C、湿度为90%、PH值为4的条件下培养6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0°C的环境中蒸煮45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蒸煮后的苦荞麦,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90°C的温度下烘烤5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通过振动分级筛将苦荞萌动茶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粒径分别为2. 5mm、2. Omm、I. 5mm和I. 0mm,分级别将苦荞萌动茶用颗粒包装机进行包装,合格产品装箱入库贮藏。对比例I
选用主要质量指标与实施例I相同的苦荞麦,采用传统工艺将选用的苦荞麦加工成苦荞茶。分别对实施例I得到的苦荞萌动茶和对比例I得到的苦荞茶进行检测,两种产品的产品指标,如表I所示。表I苦荞萌动茶和苦荞茶的产品指标对比表
芦丁(mg/g)烟酸(mg/g)备注
苦荞茶10.270.069传统工艺生产产品 萌动苦养茶19.540.1642本发明工艺生产产品
増加量9.270.0952
提高率90.26%137.97%
注原料相同。_
从表I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加工得到的苦荞萌动茶中的芦丁含量和烟酸含量均远远高于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加工得到的苦荞茶中的芦丁含量和烟酸含量。说明本发明生产方法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苦荞中的有效物质,满足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同时减少原料的无谓消耗。实施例2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5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5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夏季,按重量比I : 2. 5,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25°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8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30°C、湿度为80%、PH值为3的条件下培养3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95°C的环境中蒸煮25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50°C的温度下烘烤15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然后分级、包装、入库。实施例3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7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10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夏季,按重量比I : 2,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22°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11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23°C、湿度为85%、pH值为5的条件下培养45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8°C的环境中蒸煮35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 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70°C的温度下烘烤lO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然后分级、包装、入库。实施例4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6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14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秋季,按重量比I : I. 6,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30°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18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17°C、湿度为89%、PH值为3. 5的条件下培养55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2°C的环境中蒸煮40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60°C的温度下烘烤13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然后分级、包装、入库。实施例5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8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7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秋季,按重量比I : 2. 4,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35°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15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28°C、湿度为82%、PH值为4. 5的条件下培养35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92°C的环境中蒸煮30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80°C的温度下烘烤7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然后分级、包装、入库。 实施例6
选用苦荞麦,采用现有方法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去石工序,去除碎石、杂质及不饱满粒;选用的苦荞麦的质量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 ;含砂量< O. 02% ;杂质总量< 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将去杂后的苦荞麦置于清洗罐中,加水进行多次清洗,每次清洗9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9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除去附着在籽粒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冬季,按重量比I : 2.1,分别取清洗后的苦荞麦和温度为40°C的温水,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12小时,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均匀地铺洒在培养床上,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6%、PH值为5的条件下培养4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以苦荞发芽顶破外壳为宜;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5°C的环境中蒸煮38分钟,使苦荞淀粉糊化,以利于苦荞萌动茶的成型和口感;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用振动分级筛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然后置于恒温烘箱内,在155°C的温度下烘烤12min,使苦荞麦上色增香,出现焦黄色且有烘烤特殊香味;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置于逆流冷却机中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具有麦香味、呈黄褐色的苦荞萌动茶;然后分级、包装、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I:采用现有方法对苦荞麦进行去杂和去石; 步骤2 :清洗去杂后的苦荞麦; 步骤3:按重量比I. 5 2. 5 1,分别取温水和清洗后的苦荞麦,将清洗后的苦荞麦置于温水中浸泡,使苦荞麦籽粒浸泡透; 步骤4 :将浸透的苦荞麦籽粒在温度为15 30°C、湿度为80 90%、pH值为3 5的条件下培养30 60小时,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 步骤5 :将发芽的苦荞麦置于温度为80 95°C的环境中蒸煮25 45分钟,糊化苦荞淀粉; 步骤6 :烘干,使蒸煮后的苦荞麦的含水量低于11% ; 步骤7 :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然后筛除40目以下的苦荞粉粒,得到干净的苦荞米; 步骤8 :将干净的苦荞米破碎成粒径为2 3mm的颗粒,在150 190°C的温度下烘烤5 15min ; 步骤9 :将烘烤后的苦荞麦颗粒冷却至室温,然后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苦荞萌动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采用的苦荞麦的主要质量指标为不完善粒< 3. 0%;含砂量< 0. 02%;杂质总量(I. 5% ;水分< 14. 5% ;色泽气味正常;卫生指标按照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进行两道去杂工序和两道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清洗为多次清洗每次清洗5 10分钟,每次清洗所加水量的水面高于苦荞麦5 15cm,直至去杂后的苦荞麦清洗干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用温水的温度和浸泡时间依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和夏季,浸泡水温为20 25°C,浸泡时间为8 14小时;秋季和冬季,浸泡水温为30 40°C ;浸泡时间为12 1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9得到的苦荞萌动茶进行分级、包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苦荞萌动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粒径分别为2. 5mm、.2.Omm> I. 5mm 和 L Omn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芦丁、高烟酸苦荞萌动茶的生产方法,将去杂、去石、清洗后的苦荞麦放入温水中浸泡;接着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80~90%、pH值为3~5的条件下培养,使苦荞麦籽粒萌动、发芽;再置于一定的温度下蒸煮,糊化苦荞淀粉;然后烘干、除去麦壳,保留带苦荞麸的麦仁,筛分得到干净的苦荞米;破碎干净的苦荞米,在在150~190℃的温度下烘烤5~15min;冷却至室温后色选,除去异色粒,得到苦荞萌动茶。本生产方法将苦荞种子激活,使种子完全萌动,在发芽初期制成茶,最大限度保留了苦荞原有的麦香味和营养物质,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满足了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减少了原料的无谓消耗。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805178SQ2012102819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张玉珊, 赵煜, 彭涛, 赵海禄, 李玉忠, 牛喜琴, 杨旭星, 张小燕, 陈兴叶, 张怀予, 马文锦, 路宏科, 殷欣, 张龙, 王千存, 金红, 王志辉, 马可伟, 李秀梅 申请人: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甘肃省轻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