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0840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技术背景
酒文化是中国餐饮文化的亮点,待客自饮等无酒不欢,素有“客半斤主八两”的传 统。酒精(乙醇)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各类酒中,饮酒者在席间、吧台等各种场合大量饮酒 后,乙醇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能很快地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 并分布至全身并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中,且在人体内可以很快发生作 用,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过量饮酒则易于导致醉酒现象(急性酒精/乙醇中毒)的产生。大 多数的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 45分钟内就 可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
乙醇-乙醛-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代谢的途径。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是在各 种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其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个人饮酒的速率大于体内代谢的速率, 乙醇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 状。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随肺部通过呼吸和尿液及汗腺直接排出外,大部 分乙醇则在肝脏中需被通过氧化途径而分解。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 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其绝大部分在肝脏中先被乙醇脱氢酶氧化为对人体有 害的乙醛,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我们平时所说的“上脸”(喝酒 后面部潮红)现象就是因为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 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作用而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 肤潮红等现象,此外还会出现头晕头疼、干渴倦怠、身体发热以及呕吐等不适现象。如果过 量饮酒,则会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以 及轻度、中度和重度的中毒表现。轻者兴奋,出现头痛、头晕、自控力差,言语明显增多且口 齿不清,有时粗鲁无礼、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中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 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等;重度酒精中毒者表现为沉睡、苍白的颜面、瞳孔散 大、皮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紫绀。严重者深度昏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大小便失禁等。
在酒精作用下,体内脱水、离子失衡、能量消耗、乙醇代谢物对身体的异常影响等 是产生上述症状的根本原因。I)由于人饮酒之后,乙醇进入血液,尤其是在大脑中富集分 布,导致大脑中的脑下垂体抑制后叶加压素的生成,该后叶加压素的缺乏使得肾脏会将水 直接输送到膀胱中而不是重新吸收到体内;在乙醇的作用下,一般摄入和排出的水的比例 大约为1:4,兼之体表发热,水分和热量的消耗大,使得醉酒者常常睡后醒来感觉口干舌燥 疲乏;2)另外,由于脱水,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从大脑中争取水分来弥补自己的水分损失, 从而导致大脑收缩,进而牵动连接大脑与头盖骨的隔膜,产生疼痛;3)频繁的小便还会排出 大量的维持神经和肌肉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盐和钾,当体内的钠盐和钾盐含量过低时,头 疼、疲倦和恶心等不适现象也会相继产生;4)由于乙醇分解了储藏在肝脏中的肝糖原,使之转化为葡萄糖后通过尿液将其排除体外,这将引起第二天早上的乏力、疲倦和身体协调性 下降的酒后不适现象;5)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还将消耗掉肝脏中储存的谷胱甘 肽,如果过量饮酒且体内谷胱甘肽缺乏,从而引起乙醛在体内留存的时间延长,并额外增加 肝脏合成谷胱甘肽的负担;6)大量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过高时会麻痹用于维持身体平衡 的小脑和中枢神经,使生物电不能正常传输,降低理性思维能力和行为约束力。
综上所述,科学而快速补充体液以稀释乙醇浓度,减轻乙醇引起的脱水症状,补充 并平衡体液离子浓度,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并提高乙醇代谢中所需要的各种酶的活力, 是达到舒缓酒后不适的技术途径。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解酒饮料配方和生产技术,这些饮料大多以若干植物提取 物、海产提取(降解)物为原料制备,其中,大多使用了葛花、姜黄等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中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附件I)的物品, 或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附件2)中的物品加入到普通食品/饮料中使用;且配 方设计上依赖植物原料中的天然产物成分,口感差而效果不佳。此外,“醒酒”或“解酒”是 一个定义不清晰的概念,带有一定的治疗目的,与现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对“食品”的定义中要求的“不以治疗为目的”相悖,有一定的政策上的风险。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基于对舒缓酒后不适机理的认识,从电解质等渗快速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增强与乙醇代谢相关的酶类的活性、合理补充糖原消耗三个方面入 手,采用现代饮料加工技术,制备具有明显的舒缓酒后不适效果,同时口感易于为消费者接 收的饮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由下述原料制成植物提取液100-300L、调 味与电解质混合液100-300L,加纯净水至1000L。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由下列原料经浸提得到枳犋子4-10kg、葛根4-10kg、 金银花0-5kg、桑葚子0-5kg、高良姜0-5kg、陈皮l_5kg、益智仁0_3kg、杭白菊0_3kg、甘 草2-6kg。将上述植物原料清洗后,以8-15倍重量的纯净水浸泡10-30min后在95_100°C 温度范围内沸煮30min,过滤,得浸提液;再以8-15倍重量的纯净水浸泡10_30min后在 95-100°C温度范围内沸煮20min,过滤,得浸提液,两次浸提液合并备用;植物提取液的固 形物浓度为提取液总重量的O. 15-0. 40%。
本发明所述的葛根优选2-5年宿根,可以使用等效同含量的含有葛根总黄酮的葛 根提取液。
本发明也可使用植物浸膏进行溶解复配顺序操作得到植物提取液。
本发明所述的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由下列原料组成蔗糖与葡萄糖混合物 15-50kg、柠檬酸 O. 050-3. 00kg、柠檬酸钠 O. 1-0. 6kg、甜味剂 O. 001-1. 50kg、氯化钠 O. 40-6. 50kg、氯化钾 O. 1-2. 4kg、硫酸镁 O. 02-0. 50kg、硫酸钙 O. 01-0. 60kg、200_400L 纯净 水。上述物料分批投入容器内预热的纯净水中,搅拌、溶解并分散均匀,过滤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甜味剂为甜菊糖苷、安赛蜜、异麦芽酮糖、纽甜、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木糖醇、乳糖醇、阿斯巴甜、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电解质也是“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其它电解质。
将上述分步制备的植物提取液和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按要求混合,并以加热后纯净水作为定容用水在调配缸中搅拌10分钟以定容;随后进行UHT处理,其杀菌温度为 135±10°C,压力约O. 4Mpa,出料温度大于80°C,料液收集于高位槽后,启动洗灌封一体机, 开通洗罐、输罐设备,在灌装间进行液料灌封;继而在高温连续杀菌设备中对灌封后的饮料进行杀菌,杀菌公式为15’ -30’ -10’ /92 95°C。
本发明的优点是根据酒后乙醇的代谢途径和人体的生理特点及反应,控制饮料的渗透压浓度为280-320 mmol/L,快速补充丢失的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电解质,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并通过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增强与乙醇代谢相关酶类的活力并保护肝脏,达到舒缓酒后不适、消除“宿醉”感的目的。电解质浓度符合等渗要求;为满足生理上味觉对甜度的要求,适当使用了部分甜味剂,使甜度(折算为蔗糖) 控制在5. 5^9. 5%之间;pH值控制在适口范围,约为3. 5飞.5之间,满足饮料的甜酸比要求。 本发明所需的原料丰富易得,工艺严谨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I)植物提取液配方积犋子8. 0kg、葛根4. 0 kg、杭白菊1. 5kg、高良姜2. 0kg、陈皮 2. 0kg、甘草 2. Okg0
2)调味液配方葡萄糖21. 6kg、鹿糖6. 9kg、朽1檬酸钠O. 3kg、朽1檬酸(无水)1. 5kg。
3)电解质与功能性物质配方氯化钠5. 0kg、氯化钾1. 2kg、硫酸|丐1. 36kg、硫酸镁 O. 60kg、阿斯巴甜(200倍蔗糖甜度)O. 215kg。以纯净水定容为1000L,按照前述工艺实施生产。
实施例2。
I)植物提取液配方积犋子6. 0kg、葛根5. 0kg、金银花2. 0kg、陈皮2. 0kg、甘草 2. 0kg、桑葚子2. 0kg、益智仁O. 5kg。
1.6kg。
0.35kg、 生产。
2.Okg0
1.60kg。
2)调味液配方葡萄糖14.4kg、蔗糖13. 8kg、柠檬酸钠O. 4kg、柠檬酸(无水)3)电解质与功能性物质配方氯化钠5.2kg、氯化钾1. 3kg、硫酸|丐O. 80kg、硫酸镁甜菊糖苷(200倍蔗糖甜度)O. 225kg。以纯净水定容为1000L,按照前述工艺实施实施例3。O植物提取液配方积犋子8. 0kg、葛根4. 0kg、甘草3. 0kg、陈皮2. 0kg、杭白菊2)调味液配方葡萄糖22.0kg、鹿糖6. 9kg、朽1檬酸钠O. 35kg、朽1檬酸(无水)3)电解质与功能性物质配方氯化钠4.8kg、氯化钾1. 2kg、硫酸|丐1. 20kg、硫酸镁O. 60kg、纽甜(200倍蔗糖甜度)O. 25kg。以纯净水定容为1000L,按照前述工艺实施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由下述原料制成植物提取液100-300L、 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100-300L,加纯净水至1000L ;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由下列原料经浸提得到枳犋子4-10kg、葛根4-10kg、金银花 0-5kg、桑葚子0-5kg、高良姜0-5kg、陈皮l_5kg、益智仁0_3kg、杭白菊.0_3kg、甘草2_6kg ;所述的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由下列原料组成蔗糖与葡萄糖混合物15-50kg、柠檬酸 O. 050-3. 00kg、柠檬酸钠 O. 1-0. 6kg、甜味剂 O. 001-.1. .50kg、氯化钠 O. 40-6. 50kg、氯化钾 O. 1-2. 4kg、硫酸镁 O. 02-0. 50kg、硫酸钙 O. 01-0. 60kg、200_400L 纯净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葛根为2-5年宿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葛根为等效同含量的含有葛根总黄酮的葛根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使用植物浸膏进行溶解复配顺序操作得到植物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甜味剂为甜菊糖苷、安赛蜜、异麦芽酮糖、纽甜、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木糖醇、乳糖醇、阿斯巴甜、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解质为“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其它电解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O植物提取液的浸提将上述植物原料清洗后,以8-15倍重量的纯净水浸泡 10-30min后在95_100°C温度范围内沸煮30min,过滤,得浸提液;再以8_15倍重量的纯净水浸泡10-30min后在95_100°C温度范围内沸煮20min,过滤,得浸提液,两次浸提液合并备用;植物提取液的固形物浓度为提取液总重量的O. 15-.0. 40% ;(2)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制备按上述原料分批投入容器内预热的纯净水中,搅拌、溶解并分散均匀,过滤备用;(3)将上述植物提取液和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按要求混合,并以加热后纯净水作为定容用水在调配缸中搅拌10分钟以定容;随后进行UHT处理,其杀菌温度为135±10°C,压力约O. 4Mpa,出料温度大于80°C,料液收集于高位槽后,启动洗灌封一体机,开通洗罐、输罐设备,在灌装间进行液料灌封;继而在闻温连续杀菌设备中对灌封后的饮料进行杀菌,杀菌公式为:15,-30,-10,/92 95°C。
全文摘要
一种舒缓酒后不适的植物饮料及制备方法,由植物提取液、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纯净水组成;植物提取液由枳椇子、葛根等原料、浸提得到,调味与电解质混合液由蔗糖与葡萄糖混合物、柠檬酸、甜味剂等组成。本发明能快速补充丢失的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电解质,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增强与乙醇代谢相关酶类的活力并保护肝脏,达到舒缓酒后不适、消除“宿醉”感的目的,所需的原料丰富易得,工艺严谨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文档编号A23L2/38GK102987498SQ2012103070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黄赣辉, 黄晨熙 申请人:南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