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火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102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火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品,具体是一种具有显著降火功效的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降火保健饮品有许多品种,有王老吉、和其正、下火乐等,尽管这些产品的市场销售业绩不错,但是,这些产品没有真正达到降火的功效,而且口感也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要口感好,而且功效比较显著的降火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降火保健饮品,它是将桅子用纯净水煮制而成,桅子与纯净水按重量份配比为I : 60 80。本发明降火保健饮品的制备方法如下原料以生长在石灰岩石山半山的石壁或石缝的桅子的枝、叶,经晒干至含水份为60%以下作原料备用;制备工艺将桅子放入煮锅内,按桅子与纯净水的重量份配比=I 60 80加入纯净水煎煮30分钟,然后正常冷却至常温后,再经消毒、包装即得成品。本发明产品不但具有降火的效果,而且只要不是贫血或低血压者,多喝了也没有副作用,其效果之显著,是目前市场同类产品中所欠缺的。本发明产品由于不添加其他物质,由此可保持“石山茶”特有的清香口感。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降火保健饮品主要由桅子和纯净水经煮制而成,桅子与纯净水按重量份配比为I : 60 80。本发明米用的桅子原料是以生长在石灰岩石山半山的石壁或石缝的山桅子的枝、叶,经晒1-2天或烘干至含水份为60%以下作原料备用。桅子的科、属、性如下中文学名桅子(Fructus Gardeniae),别名山桅花、支子花、卮子。菌草科(Rubiaceae),桅子属(Gardenia);据《本草通玄》记载〃仲景多用桅子茵陈,取其利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每用桅子,此为火气上逆,不得下降者设也。(若)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桅子,属寒者何以堪之。〃桅子含桅子素、桅子甙、去羟桅子甙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熊果酸等。桅子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新生枝条(即上面一节或2-3节)截面呈长方形(即扁形),而老枝条(下面几节)截面则呈圆形。对称长叶,上下两对叶在平面上呈十字型分布。老枝节与老枝节间类似竹节,连接处呈小圆弧环形(像圆柱形金属电焊连接处隆起的形状)相接,老枝节与新枝节间相接则无此形状。本发明采用的桅子原料的生长环境石灰岩石的石山,半山部位的石壁下或石缝间,与其他阔叶植物伴生,由于伴生植物高于山桅子,所以山桅子总是得到其他伴生植物“遮风挡雨挡艳阳”,其生长环境与其独特的降火作用起到一定的关联作用。本发明降火保健饮品的制备工艺是·
将桅子放入煮锅内,按桅子与纯净水的重量份配比=I 60 80加入纯净水,先以猛火煮开后,再以文火续煮30分钟,然后正常冷却至常温后,经消毒、包装即得成品。本发明产品可以按灌装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听装产品,也可以按纸盒装、塑料瓶装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纸盒装、塑料瓶装的保健饮品,同样具有显著的降火保健功效。以下是饮用本发明保健饮品的验证实例I.南宁市青秀区退休人员苏某某,男,出生年月1953年6月;由于奢好吸烟、饮酒,平时不仅尿黄,而且常感到口苦、口干甚至牙疼等现象;中医师诊断为“内热、上火”,给他开了一些泻火的药,尽管泻火药有时候有一些效果,有时候却没什么效果,而且上医院总是比较麻烦;自从2010年饮用本发明产品后,第二天尿黄马上消失,口感不错,他就当茶喝,一个星期以后,口苦、口干现象也没有了 ;一个月过去了,他照样吸烟喝酒,牙疼现象也不见发生了。2.南宁市西乡塘区经商人员王某某,男,出生年月1965年8月;虽然不吸烟,但是经常有应酬,大鱼大肉、喝酒是常有的事;尿黄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早上起床眼屎多,大便结、硬甚至有便血现象令他深感烦恼;自从2010年饮用本发明产品后,尿黄现象第二天早晨马上消失,第三天大便结、硬及便血现象也消失了。
权利要求
1.一种降火保健饮品,其特征在于,它是将桅子用纯净水煮制而成,桅子与纯净水按重量份配比为I : 60 8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降火保健饮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原料以生长在石灰岩石山半山的石壁或石缝的桅子的枝、叶,经晒干至含水分为60%以下作原料备用; 制备工艺将桅子放入煮锅内,按桅子与纯净水的重量份配比=I 60 80加入纯净水煎煮30分钟,然后正常冷却至常温后,经消毒、包装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火保健饮品,它的制备方法是以生长在石灰岩石山半山的石壁或石缝的栀子的枝、叶,经晒干至含水分为60%以下备用;将栀子放入煮锅内,按栀子与纯净水的重量份配比=1︰60~80加入纯净水煎煮30分钟,然后正常冷却至常温后,经消毒、包装即得成品。本发明产品不但具有降火的效果,而且由于不添加其他物质,由此可保持“石山茶”特有的清香口感。
文档编号A23L2/38GK102860556SQ20121040130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覃乃格, 丁耀辉 申请人:丁耀辉, 覃乃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