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3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的烘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箱式电烘焙炉。
背景技术
烘焙炉作为加工烘焙食品的常见设备,根据热源的不同可分为煤炉、煤气炉、燃油炉和电炉,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则有箱式炉和隧道炉两大类。其中,箱式电烘焙炉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便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烘焙质量好的优点。其中以烤盘固定的箱式电烘焙炉使用最普遍,其辐射元件与烤盘内的食品间没有相对运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目前,在加工具有一定造型的烘焙类糕点时,需要先行由人工将坯料从独立的压模上压制获得所需的形状,再经由烘焙炉焙烤,操作步骤较为繁琐,耗费人工,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模烘焙一机完成,高效,节省人工,且操作方便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包括箱状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平板状上模,带有多个凹模腔的下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方的凸轮,以及设于所述上模顶端与所述凸轮运动相配合的连接块,所述凸轮的转轴横向延伸,连接块的侧面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凸轮的侧面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的传动销;所述上模的纵向两侧分设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下模包括设有所述凹模腔的主体和可拆卸的设于所述主体底端的刚性底板,至少一个所述凹模腔的底部由弹性片构成。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于主体底端的凸出,所述凸出上设有横向开口的凹槽,所述刚性底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上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于下模底端的凸出,且所述两个凸出可滑动的嵌设在对应的所述两个第二滑槽中。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上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两个凸出可滑动的嵌设在对应的所述两个第二滑槽中。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侧壁与杆状手柄垂直相连。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与所述上模相连的气缸。[001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压模装置添加复合到传统的烘焙炉中,使坯料在烘焙炉中一次完成压模和烘焙,压模定位准确,省时省力。可以利用凸轮机构驱动上模下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耗能小。还可以进一步用弹性片代替凹模腔传统的刚性底板,并在凹模腔底端辅以可拆卸的刚性底板来承载压力,方便烘焙完成后,通过挤压弹性片快速将成品脱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模与凸轮传动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滑槽,2、壳体,3、传动销,4、挡板,8、上模,12、凹模腔,14、凸轮,16、加热板,18、转轴,24、连接块,32、手柄,34、主体,36、刚性底板,38、弹性片,42、第二滑槽,44、凸出,4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包括箱状壳体2,以及设于壳体2内的加热装置和压模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包括设于壳体2内部顶端的加热板16。压模装置包括平板状上模8,带有多个凹模腔12的下模,以及驱动上模8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上模8上方的凸轮14,以及设于上模8顶端与凸轮14的运动相配合的连接块24,凸轮14的转轴18横向延伸,连接块24的侧面设有横向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凸轮14的侧面设有平行于转轴18插设在第一滑槽I中的传动销3。上模8的纵向两侧分设有固定于壳体2的挡板4。凸轮14的转轴18横向延伸,一端通过壳体2侧壁上的轴孔伸出。凸轮14随转轴18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销3在第一滑槽I中纵向滑动,同时通过第一滑槽I对固定于连接块24下端的上模8施加垂直方向的力,由于上模8的两侧设有挡板4,上模8被限制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转轴18伸出壳体2侧壁的一端与杆状手柄32垂直相连,方便操作人员转动手柄32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上模升降。下模包括设有凹模腔12的主体34和可拆卸的设于主体34底端的刚性底板36,凹模12的底部由弹性片38构成。整个下模兼具了传统烘焙炉烤盘的盛放坯料的功能和配合上模8完成压模的功能。壳体2垂直于转轴18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上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42,而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于下模底端的凸出44,且两个凸出44分别可滑动的对应嵌设在两个第二滑槽42中,使整个下模可以相对于壳体2纵向抽出。凸出44上还设有横向开口、纵向延伸的凹槽46,刚性底板36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凹槽46中。凹槽46上端的侧壁与主体34底端齐平,以保证刚性底板36的顶端紧贴主体34底端,能够很好的支撑凹模腔12底部配合上模8完成高质量的压模。烘焙完成后,可以先通过第二滑槽42抽出整个下模,也可以先使下模保持在壳体2中,再通过凹槽46抽去刚性底板36,进而通过由下向上顶压弹性片38,使凹模腔12中成品快速脱模。可以在上模8的底部设置模腔,和/或在凹模腔12的腔壁上设置花纹。工作时,将准备好的待烘焙食品坯料置于下模的各个凹模腔12处,转动手柄32下压上模8,至与下模压合,对于不希望获得过高的热量甚至变焦的食品,可以保持该状态,直接启动加热装置对压模装置中的坯料进行烘焙,此时,上模8和下模可以对坯料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更好的而控制坯料的烘焙程度。烘焙完毕后,再次转动手柄32,控制上模8回升,待烘焙好的成品冷却后,拉出下模,取下刚性底板36,将各成品从凹模腔12中脱出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烘焙炉由于上模和下模的位置固定,相对于传统手工利用一块模板或者分离的两块模板进行压制,成品的形状更加标准、稳定,质量更好。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包括箱状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平板状上模,带有多个凹模腔的下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方的凸轮,以及设于所述上模顶端与所述凸轮运动相配合的连接块,所述凸轮的转轴横向延伸,连接块的侧面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凸轮的侧面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的传动销;所述上模的纵向两侧分设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设有所述凹模腔的主体和可拆卸的设于所述主体底端的刚性底板,至少一个所述凹模腔的底部由弹性片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于主体底端的凸出,所述凸出上设有横向开口的凹槽,所述刚性底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上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于下模底端的凸出,且所述两个凸出可滑动的嵌设在对应的所述两个第二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上开口、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两个凸出可滑动的嵌设在对应的所述两个第二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侧壁与杆状手柄垂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与所述上模相连的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压模功能的烘焙炉,包括箱状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平板状上模,带有多个凹模腔的下模,以及驱动所述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将压模装置添加复合到传统的烘焙炉中,使坯料在烘焙炉中一次完成压模和烘焙,压模定位准确,省时省力。可以用弹性片代替凹模腔传统的刚性底板,并在凹模腔底端辅以可拆卸的刚性底板来承载压力,方便烘焙完成后,通过挤压弹性片快速将成品脱模。
文档编号A21B1/00GK203058177SQ20122061111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蔡健 申请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