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1615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金盏菊提取物4~6%,甘草提取物0.05~0.15%,葡萄糖45~50%,蔗糖10~15%,麦芽糊精20~25%,异麦芽低聚糖10~15%,柠檬酸00.2~0.4%。本发明制备的金盏菊速溶凉茶采用具有改善肠胃功能被誉为“益生元”的异麦芽低聚糖作为主要配料,增强了产品的保健功效;另外,本发明制备的金盏菊速溶凉茶保留了金盏菊的营养和活性成分,滋味清甜略酸微苦,清热祛火,一冲即溶,是清凉解热的佳品。
【专利说明】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金盏菊又名长生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黄、橙红、黄等,鲜艳夺目,是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金盏菊的抗二氧化硫能力很强,对氰化物及硫化氢也有一定抗性,为优良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坛的主要材料,可作切花及盆栽。金盏菊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 ;几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类胡萝卜素、番茄烃、蝴蝶梅黄素、玉红黄质、挥发油、树脂、黏液质、苹果酸等。根含苦味质,山金东二醇;种子含甘油酯、蜡醇和生物碱。放入洗发精里可以使得头发颜色变淡。花、叶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效果较好。动物试验证明,花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低反射兴奋性;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降低,增强心脏活动,增大心跳振幅,减慢心率,促进狗的胆汁分泌,加速创伤愈合。欧洲民间外用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炎症,亦可内服治各种炎症及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胆疾患等)。用于消化道癌肿可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经不调者。酊剂在试管中对病毒有杀灭作用,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因此,用金盏菊研制一种速溶凉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制备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还没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有关产品的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盏菊速溶凉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金盏菊速溶凉茶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金盏菊提取物4?6%,甘草提取物0.05?0.15%,葡萄糖45?50%,蔗糖10?15%,麦芽糊精20?25%,异麦芽低聚糖10?15%,朽1檬酸0.2?0.4%。所述金盖菊提取物用金盖菊干为原料,经水浸提、真空浓缩、苦味物质包埋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甘草提取物以甘草为原料,经水浸提、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
[0006]本发明金盏菊速溶凉茶还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维生素C0.4?0.6%,食盐 0.4 ?0.6%。
[0007]本发明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葡萄糖、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过100目筛,得到100目以上的细粉;将蔗糖粉碎并过100目筛,得到100目以上细粉;按照所述的配比,称量上述物料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载体粉末;
(2)按照所述的配比,分别称取金盏菊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加入上述载体粉末并充分混合均勻;
(3)量取占配料总重量10?15%的50%食用乙醇溶液,按照所述的配比,将柠檬酸、维生素C、食盐溶解于其中,得到造粒用溶液;
(4)将步骤(3)所得的造粒用溶液加入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中,并充分搓揉均匀,随后通过20目筛进行造粒;
(5)将步骤(4)所得到的湿颗粒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08]本发明步骤(5)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60?80°C,时间2?4小时,并将步骤(5)所得到的颗粒进行筛分,去掉20目以下的大颗粒和60目以上的细小颗粒,即可得到较为均匀的颗粒状金盏菊速溶凉茶。
[0009]本发明所述金盏菊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
(1)以金盏菊干为原料,经粉碎得到金盏菊粉,金盏菊粉用水进行浸提,对其中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提取并过滤,得到金盏菊浸提液;
(2)对上述步骤(1)中所得的金盏菊浸提液在温度45?50°C,真空度10?13Kpa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提取液的固形物浓度达到30-40% ;
(3)对步骤(2)中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液进行苦味物质包埋,通过β-环状糊精的包埋作用来掩盖其苦味,达到保留有效成分和改善口感的双重作用;
(4)对步骤(3)包埋后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液在进风温度190?200°C,排风温度95?98°C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水量5%以下的金盏菊提取物。
[0010]本发明上述步骤(3)中包埋的具体过程是:添加金盏菊提取液重量0.5?1%的β -环状糊精,保持50?70°C并充分搅拌0.5?1小时,可大大减少了金盏菊提取物的苦味。
[0011]本发明甘草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
(1)以甘草为原料,经粉碎得到甘草粉,甘草粉用水进行浸提,对其中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提取并过滤,得到甘草浸提液;
(2)对上述步骤(1)中所得的甘草浸提液在温度45?50°C,真空度10?13Kpa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提取液的固形物浓度达到30-40% ;
(3)对步骤(2)所得的甘草提取液在进风温度190?200°C,排风温度95?98V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水量5%以下的甘草提取物。
[0012]本发明所述金盏菊、甘草提取物的制备中浸提的具体过程为:在温度65?75 V进行浸泡,料水重量比1: 5?8,浸泡时间3?5hr,浸泡2?3次,分别过滤各次浸提液,合并得到浸提液。
[0013]本发明制备的金盏菊速溶凉茶通过环状糊精的包埋作用来掩盖金盏菊的苦味,达到了保留有效成分和改善口感的双重作用;采用具有改善肠胃功能被誉为“益生元”的异麦芽低聚糖作为主要配料,增强了产品的保健功效。另外,本发明制备的金盏菊速溶凉茶保留了金盏菊的营养和活性成分,滋味清甜略酸微苦,清热祛火,一冲即溶,是清凉解热的佳品,并增加金盏菊资源的转化途径。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
1金盏菊提取物的制备 1.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金盏菊干,去除杂质,粉碎后称取lOKg ;
1.2在金盏菊干粉中加入80Kg7jC,在75°c下保持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70Kg水,在75°C下保持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50Kg水,在70°C下保持3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合并上述三次滤液得到金盏菊浸提液。
[0015]1.3将步骤1.2所得的金盏菊浸提液进行真空浓缩,直至其中固形物浓度达到35%。
[0016]1.4在步骤1.3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浓缩液中加入其重量0.75%的β-环状糊精,保持60°C并充分搅拌1小时,完成苦味物质的包埋过程。
[0017]1.5对步骤1.4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金盏菊提取物。
[0018]2甘草提取物的制备:
2.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干燥甘草,去除杂质,粉碎后称取lOKg ;
2.2在甘草粉中加入75Kg水,在70°C下保持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50Kg水,在70°C下保持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50Kg水,在70°C下保持3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合并上述三次滤液得到甘草浸提液。
[0019]2.3将步骤2.2所得的甘草浸提液进行真空浓缩,直至其中固形物浓度达到35%。
[0020]2.4对步骤2.3所得的甘草提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甘草提取物。
[0021]3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
3.1载体混合物的准备:将蔗糖粉碎并过100目筛;分别将葡萄糖、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过100目筛。分别称取100目以上的蔗糖粉lKg、葡萄糖5Kg、麦芽糊精2Kg、低聚异麦芽糖1.35Kg,并混合均匀。
[0022]3.2造粒用溶液的准备:分别称取0.04Kg柠檬酸、0.05Kg维生素C、0.05 Kg食盐,溶解于lKg50%食用乙醇溶液中,并混合均匀。
[0023]3.3分别称取0.5Kg金盏菊提取物、0.0lKg甘草提取物,加入步骤3.1所得的载体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均匀。
[0024]3.4将3.2步骤所得的造粒用溶液加入步骤3.3所得的混合物中,充分搓揉均匀,随后通过20目筛完成造粒,得到金盏菊速溶凉茶的湿颗粒。
[0025]3.5将步骤3.4所得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湿颗粒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70 °C下经过3小时的干燥处理,得到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干燥颗粒。
[0026]3.6用20目筛和60目筛对步骤3.5所得的干燥颗粒进行筛分,得到20目和60目之间大小的颗粒,即得较为均匀的本发明颗粒金盏菊速溶凉茶产品。
[0027]实施例二
1金盏菊提取物的制备
1.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金盏菊干,去除杂质,粉碎后称取lOKg ;
1.2在金盏菊干粉中加入80Kg水,在75°C下保持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70Kg水,在75°C下保持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合并上述二次滤液得到金盏菊浸提液。
[0028]1.3将步骤1.2所得的金盏菊浸提液进行真空浓缩,直至其中固形物浓度达到38%。
[0029]1.4在步骤1.3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浓缩液中加入其重量1%的β -环状糊精,保持65°C并充分搅拌50分钟,完成苦味物质的包埋过程。
[0030]1.5对步骤1.4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金盏菊提取物。
[0031]2甘草提取物的制备
2.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干燥甘草,去除杂质,粉碎后称取lOKg ;
2.2在甘草粉中加入80Kg水,在75°C下保持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渣中加入70Kg水,在75°C下保持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合并上述二次滤液得到甘草浸提液。
[0032]2.3将步骤2.2所得的甘草浸提液进行真空浓缩,直至其中固形物浓度达到38%。
[0033]2.4对步骤2.3所得的甘草提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甘草提取物。
[0034]3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
3.1载体混合物的准备:将蔗糖粉碎并过100目筛;分别将葡萄糖、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过100目筛。分别称取100目以上的蔗糖粉1.2Kg、葡萄糖4.8Kg、麦芽糊精2.2Kg、低聚异麦芽糖1.Kg,并混合均勻。
[0035]3.2造粒用溶液的准备:分别称取0.03Kg柠檬酸、0.06Kg维生素C、0.06 Kg食盐,溶解于lKg50%食用乙醇溶液中,并混合均匀。
[0036]3.3分别称取0.66Kg金盏菊提取物、0.015Kg甘草提取物,加入步骤3.1所得的载体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均匀。
[0037]3.4将3.2步骤所得的造粒用溶液加入步骤3.3所得的混合物中,充分搓揉均匀,随后通过20目筛完成造粒,得到金盏菊速溶凉茶的湿颗粒。
[0038]3.5将步骤3.4所得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湿颗粒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60 °C下经过4小时的干燥处理,得到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干燥颗粒。
[0039]3.6用20目筛和60目筛对步骤3.5所得的干燥颗粒进行筛分,得到20目和60目之间大小的颗粒,即得到较为均匀的本发明颗粒状金盏菊速溶凉茶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金盏菊速溶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金盏菊提取物4?6%,甘草提取物0.05?0.15%,葡萄糖45?50%,蔗糖10?15%,麦芽糊精20?25%,异麦芽低聚糖10?15%,柠檬酸0.2?0.4%;所述金盏菊提取物用金盏菊干为原料,经水浸提、真空浓缩、苦味物质包埋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甘草提取物以甘草为原料,经水浸提、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维生素C 0.4?0.6%,食盐0.4?0.6%。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分别将葡萄糖、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过100目筛,得到100目以上的细粉;将蔗糖粉碎并过100目筛,得到100目以上细粉;按照所述的配比,称量上述物料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载体粉末;(2)按照所述的配比,分别称取金盏菊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加入上述载体粉末并充分混合均匀;(3)量取占配料总重量10?15%的50%食用乙醇溶液,按照所述的配比,将柠檬酸、维生素C、食盐溶解于其中,得到造粒用溶液;(4)将步骤(3)所得的造粒用溶液加入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中,并充分搓揉均匀,随后通过20目筛进行造粒;(5)将步骤(4)所得到的湿颗粒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60?80°C,时间2?4小时,并将步骤(5)所得到的颗粒进行筛分,去掉20目以下的大颗粒和60目以上的细小颗粒,即可得到较为均匀的颗粒状金盏菊速溶凉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盏菊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I)以金盏菊干为原料,经粉碎得到金盏菊粉,金盏菊粉用水进行浸提,对其中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提取并过滤,得到金盏菊浸提液;(2)对上述步骤(I)中所得的金盏菊浸提液在温度45?50°C,真空度10?13Kpa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提取液的固形物浓度达到30-40% ; (3)对步骤(2)中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液进行苦味物质包埋;(4)对步骤(3)包埋后所得的金盏菊提取液在进风温度190?200°C,排风温度95?98°C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水量5%以下的金盏菊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步骤(3)中包埋的具体过程是:添加金盏菊提取液重量0.5?1%的β -环状糊精,保持50?70°C并充分搅拌0.5?I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I)以甘草为原料,经粉碎得到甘草粉,甘草粉用水进行浸提,对其中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提取并过滤,得到甘草浸提液;(2)对上述步骤(I)中所得的甘草浸提液在温度45?50°C,真空度10?13Kpa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提取液的固形物浓度达到30-40%; (3)对步骤(2)所得的甘草提取液在进风温度190?200°C,排风温度95?98°C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水量5%以下的甘草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金盏菊速溶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盏菊、甘草提取物的制备中浸提的具体过程为:在温度65?75°C进行浸泡,料水重量比1: 5?8,浸泡时间3?5hr,浸泡2?3次,分别过滤各次浸提液,合并得到浸提液。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413200SQ20131036847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黄俭良 申请人:黄俭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