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1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培养皿,包括:设有防滑棱边的下盖和可套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内顶面的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中心阶梯孔,所述中心阶梯孔的阶梯平面上设有环形透气膜,所述环形透气膜上设有压膜片,所述压膜片压紧所述环形透气膜,所述压膜片上设有透气孔。通过上述方案,在上盖内顶面外缘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密封圈的方式,且在上盖上设置透气孔、透气膜的方式,使得培养皿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能够发生交换,使培养皿内富含充足的空气,且不会发生污染问题,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培养皿需要封口膜封口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培养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细胞或组织的平板培养大多数用培养皿,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在使用时,将盖子盖在培养皿上,然后用封口膜来密封培养皿,实现培养皿内外环境的隔离,达到培养过程的无菌,其主要缺点在于:①封口膜价格高,对工厂化应用会大幅度增加成本;②封口膜不能灭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封口膜带菌带来的污染;③利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皿,通过封口膜缠绕培养皿口,需要多层密封,耗时费工;④自动化困难,通过封口膜缠绕培养皿口,封口膜很薄,拉伸力度控制困难,难以实现自动化。因此,使用常规培养皿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细胞或组织长期培养过程中,必须解决密封性差导致的易污染和利用封口膜封口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培养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培养皿透气性差,易污染和利用封口膜封口的问题。
[0004]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培养皿,包括:设有防滑棱边的下盖和可套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内顶面的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中心阶梯孔,所述中心阶梯孔的阶梯平面上设有环形透气膜,所述环形透气膜上设有压膜片,所述压膜片压紧所述环形透气膜,所述压膜片上设有透气孔。
[0006]进一步,所述防滑棱边为沿所述下盖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的正多边形,防滑棱边设置于下盖外圆周表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下盖外圆周表面设有梯形凸台,对应地所述上盖的内侧壁上设有梯形卡口,所述梯形卡口的梯形底边设有开口对应所述梯形凸台的顶边,所述梯形凸台可与梯形卡口配合锁定。
[0008]进一步,所述透气孔为扇形透气孔,所述扇形透气孔为6个且绕所述上盖的轴线均匀分布。
[0009]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压膜片为圆形,且压膜片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压膜片直径小于所述中心阶梯孔的大孔直径,所述压膜片通过凸台与中心阶梯孔过盈配合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制成的。
[0012]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在上盖内顶面外缘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密封圈的方式,且在上盖上设置透气孔、透气膜的方式,使得培养皿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能够发生交换,使培养皿内富含充足的空气,且不会发生污染问题,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培养皿需要封口膜封口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培养皿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培养皿的上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培养皿的上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培养皿的下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参见图1到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培养皿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设有防滑棱边21的下盖20和可套装在所述下盖20上的上盖10,所述上盖10内顶面的外缘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13内设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的内径稍小于环形凹槽13内径,密封圈11外径稍大于环形凹槽13外径,形成`密封圈11与环形凹槽13的过盈配合连接。密封圈11与环形凹槽13的过盈配合使得密封圈11固定于环形凹槽13内,使得密封圈11不会脱落。优选地,密封圈11为硅胶制成的,硅胶耐热性好,且耐腐蚀,作为培养皿内的密封圈11使用具有不易变形且稳定性好不会污染培养皿内环境的优点。
[0020]所述上盖10中心设有中心阶梯孔,所述中心阶梯孔的阶梯平面上设有环形透气膜34,所述环形透气膜34上设有压膜片32。所述压膜片32压紧所述环形透气膜34,使得透气膜34与中心阶梯孔的阶梯平面贴紧,透气膜34从而与外界空气实现最大接触面积,力口快了空气交换速率。所述压膜片32为圆形,所述压膜片32直径小于所述中心阶梯孔的大孔直径,且压膜片32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压膜片32通过凸台与中心阶梯孔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配合使得压膜片32与中心阶梯孔紧密连接,压膜片32从而不易出现掉落现象,从而保证了透气膜34的固定。
[0021]所述压膜片32上设有6个扇形的透气孔31,且绕所述上盖10的轴线均匀分布。透气孔31使得培养皿内的环境与外界空气能够进行充分的接触。所述压膜片32上还设有沿压膜片32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气孔33,使得被压膜片32所覆盖的透气膜34区域也能通过气孔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从而加大了空气交换速率。
[0022]所述防滑棱边21为沿所述下盖20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的正多边形,防滑棱边21设置于下盖20外圆周表面上。防滑棱边21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一种新型培养皿的旋紧和开合更方便。所述下盖20外圆周表面设有梯形凸台22,对应地所述上盖10的内侧壁上设有梯形卡口 12,所述梯形卡口 12的梯形底边设有开口对应所述梯形凸台22的顶边,所述梯形凸台22沿梯形卡口 12的开口处进入梯形卡口 12内从而形成配合锁定。同时因为梯形凸台22的侧边是倾斜设置的,因此在梯形凸台22沿梯形卡口 12的开口处进入梯形卡口12内时,下盖20会形成与上盖10的进一步紧密贴合,从而使得下盖20的侧壁顶端压入密封圈11内,下盖20的侧壁顶端因而完全受密封圈11包裹,实现密封效果的最大化。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防滑棱边的下盖和可套装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内顶面的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中心阶梯孔,所述中心阶梯孔的阶梯平面上设有环形透气膜,所述环形透气膜上设有压膜片,所述压膜片压紧所述环形透气膜,所述压膜片上设有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棱边为沿所述下盖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的正多边形,防滑棱边设置于下盖外圆周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外圆周表面设有梯形凸台,对应地所述上盖的内侧壁上设有梯形卡口,所述梯形卡口的梯形底边设有开口对应所述梯形凸台的顶边,所述梯形凸台可与梯形卡口配合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为扇形透气孔,所述扇形透气孔数量大于2个且绕所述上盖的轴线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1到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膜片为圆形,且压膜片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压膜片直径小于所述中心阶梯孔的大孔直径,所述压膜片通过凸台与中心阶梯孔过盈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制成的。
【文档编号】C12M1/22GK103436438SQ201310368102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朱一明 申请人:海南科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