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热风干燥2小时,冷却后粉碎过80目筛;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的配比为2:1:2;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在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条件下浸提10小时;并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蜂蜜作为甜味剂,调配后按0.75g/L添加壳聚糖、在40℃条件下进行澄清处理60min,过滤后即得口感、色泽、风味俱佳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山楂、枸杞、丹参的营养价值,提供了一种优良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
【专利说明】—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配制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
【背景技术】
[0002]山楂、枸杞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作为一种品味兼优、药食兼用的营养食品,不仅在我国深受欢迎,而且畅销欧美及日本、东南亚地区;丹参是我国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一种药材,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由丹参制作的丹参酒在我国历史悠久。
[000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近年来,我国的NAFLD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丹参总酚酸和丹参总酮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良好调脂保肝的作用。山楂中的三萜酸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均有良好的降脂功效,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山楂被广泛的制成山楂降脂片、山楂降脂饮料等降脂产品。枸杞中的枸杞多糖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通过调节体内血脂及脂蛋白、减少过氧化物生成等实现降脂作用,对治疗NAFLD有明显效果。
[0004]由山楂、枸杞、丹参这三种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制剂较多,如复方丹参制剂、复方山楂制剂,枸杞也在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中普遍应用,但截至目前,由这三种原料制作的食品品种极少,产品多为干果。我国山楂、枸杞、丹参种植面积广阔,枸杞种植面积达15 O万亩,北方丹参种植面积超过5.8万亩,山楂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等地也广泛分布,仅山西运城绛县就有山楂100万亩,但由于用于药剂制作的原料需求有限,除鲜果销售外,许多在贮藏期间变质腐烂,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产品附加值不高,这也正是制约我国山楂、枸杞、丹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所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已成为21世纪食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人们对食品不但要求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将山楂、枸杞、丹参经过干燥粉碎,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传统白酒中,既可增加山楂、枸杞、丹参深加工产品的种类,也可促进相关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节能环保,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但由于药材所特有的酸、涩、苦味,目前市场上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尚较为鲜见。
[0005]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配制酒,多以开胃酒、利口酒、餐后甜酒为主,其多以蒸馏酒或葡萄酒调配而成,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且都具有特殊风味,如由香料配制而成的味美思酒(Vermouth ),以苦味和药味闻名的苦酒(Bi 11er )都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不易被国人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配制酒一药酒而言,市售配制酒并不符合中国人饮酒习惯,且良莠混杂,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以次充好。
[0006]现有山楂、枸杞、丹参生产量大,作为药剂制备所需原料有限,鲜品销售易腐烂变质,而三种原料同时作为食品其深加工品种极少。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旨在解决现有山楂、枸杞、丹参生产量大,作为药剂制备所需原料有限,鲜品销售易腐烂变质,同时作为食品深加工品种极少的问题。
[0008]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采用热风干燥对其进一步脱掉吸潮水分;
[0010]步骤二,采用万能粉碎机对经干燥、冷却的山楂、枸杞、丹参饮片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即得山楂、枸杞、丹参的粉末;
[0011]步骤三,根据山楂、枸杞、丹参三种原料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
[0012]步骤四,依据确定配比的山楂、枸杞、丹参粉用量与基酒用量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 ;
[0013]步骤五,将原料粉按确定的配比,山楂:枸杞:丹参=2:1:2,料液比1:20,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浸提不同时间,确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C条件下浸提时间为10小时时,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最佳;
[0014]步骤六,通过比较不同甜味调味物质及其合适的添加量对配制酒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 且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口感、风味最佳;
[0015]步骤七,向调配后的浸提酒中加入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确定壳聚糖的添加量为
0.75g/L,处理温度为40°C,处理时间为60min,制得的配制酒澄清度最佳。
[0016]进一步,在步骤一中,放鼓风干燥箱,在65 °C下进行热风干燥2小时。
[0017]进一步,在步骤三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1:2:2、2:2:1、2:1:2、1.5:2:1.5、2:1.5:1.5的山楂:枸杞:丹参比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0018]进一步,在步骤四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料液比为1:10、1:15、1:20、1:25、1:30条件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适宜配比为1:20。
[0019]进一步,在步骤五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浸提工艺参数为:基酒浓度42%,浸提温度28°C,浸提时间10小时。
[0020]进一步,在步骤六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了蔗糖、蜂蜜、阿巴斯甜3种不同甜味剂加入量对浸提原酒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最佳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且其添加量为5%时,制得的配制酒感官评分最高。
[0021]进一步,在步骤七中,壳聚糖添加量为0.75g/L、40°C条件下处理60min时,配制酒
的澄清效果最好。
[0022]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配方,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配方为:基酒与原料粉的配比按20:1,SP
[0023]每500ml42%的基酒中添加山楂:枸杞:丹参按2:1:2比例的原料粉末25g,在28°C条件下浸提10小时,浸提酒液加25g蜂蜜进行调配,然后用壳聚糖进行下胶处理即得成品配制酒。
[0024]本发明提供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采用传统酿制白酒为基酒,以我国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材料山楂、枸杞以及我国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材丹参浸泡原料,经过适当工艺制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0028]本发明实施例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一,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放鼓风干燥箱,采用鼓风干燥对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进行脱水干燥;
[0030]步骤二,采用万能粉碎机对经干燥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进行粉碎,分别制得山楂、枸杞、丹参粉,并过80目筛,即得山楂、枸杞、丹参的粉末;
[0031]步骤三,根据山楂、枸杞、丹参三种原料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
[0032]步骤四,依据确定配比的山楂、枸杞、丹参粉用量与基酒用量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 ;
[0033]步骤五,将原料粉按适当料液比分别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内,在一定温度下浸提一定时间,分别确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C,浸提时间为10小时;
[0034]步骤六,通过比较不同甜味调味物质及其合适的添加量, 确定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其合适的添加量为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
[0035]步骤七,向浸提原酒中加入壳聚糖,通过正交实验,比较不同壳聚糖添加量、温度、时间对浸提原酒澄清度的影响,确定壳聚糖的添加量、温度、时间。
[003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放鼓风干燥箱,在65°C下进行热风干燥2小时。
[003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1:2:2、2:2:1,2:1:2,1.5:2:1.5,2:1.5:1.5的山楂:枸杞:丹参比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适宜的配比2:1:2。
[003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四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料液比为1:10、1:15、1:20、1:25、1:30条件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适宜配比为1:20。
[003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五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浸提工艺参数,浸提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C,浸提时间为10小时。
[004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六中,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得最佳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其适宜的添加量为5%。
[004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七中,壳聚糖添加量为0.75g/L、40°C条件下处理60min,澄清效果最好。
[004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43]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SlOl: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放鼓风干燥箱,在65°C下进行热风干燥2小时,采用鼓风干燥设备对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进行脱水干燥;
[0045]S102:采用万能粉碎机对经干燥的原料进行粉碎,分别制得山楂、枸杞、丹参粉,并过80目筛,即得山楂、枸杞、丹参的粉末;
[0046]S103:根据山楂、枸杞、丹参三种原料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适宜的配比为2:1:2 ;
[0047]S104:依据适宜配比的山楂、枸杞、丹参粉用量与基酒用量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适宜配比为1:20 ;
`[0048]S105:将原料粉按适当料液比加入一定酒精浓度的基酒内,在一定温度下浸提一定时间,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取酒精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C条件下浸提10小时;
[0049]S106:通过比较不同甜味调味物质的比较实验,确定适宜的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其合适的添加量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
[0050]S107:向浸提原酒中加入一定量的壳聚糖,通过正交实验,比较不同壳聚糖添加量、温度、时间对浸提原酒澄清度的影响,确定壳聚糖添加量为0.75g/L、40°C条件下处理60min澄清效果最好。
[0051]本发明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配方,基酒与原料粉的配比按20:1,即每500ml酒精浓度为42%的基酒中添加山楂:枸杞:丹参按2:1:2比例的原料粉末25g,在28°C条件下浸提10小时,浸提酒液加25g蜂蜜进行调配,然后用壳聚糖进行下胶处理即得成品配制酒。
[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采用热风干燥对其进一步脱水干燥; 步骤二,采用万能粉碎机对经干燥、冷却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即得山楂、枸杞、丹参的粉末; 步骤三,根据山楂、枸杞、丹参三种原料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 步骤四,依据确定配比的山楂、枸杞、丹参粉用量与基酒用量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 ; 步骤五,将原料粉按确定的配比,即山楂:枸杞:丹参=2:1:2,料液比1:20,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浸提不同时间,确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C条件下浸提时间为10小时; 步骤六,通过比较不同甜味调味物质及其合适的添加量对配制酒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且最适添加量为5% ; 步骤七,向调配后的浸提酒中加入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确定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75g/L,处理温度为40°C,处理时间为6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放鼓风干燥箱,在65°C下进行热风干燥2小时,以除去原料在存放过程中吸潮之水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1:2:2、2:2:1、2:1:2、1.5:2:1.5,2:1.5:1.5的山楂:枸杞:丹参比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料液比为1:10、1:15、1:20、1:25、1:30条件下,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浸提工艺参数为:基酒浓度42%,浸提温度28°C,浸提时间10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了蔗糖、蜂蜜、阿巴斯甜3种不同甜味剂对浸提原酒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最佳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其添加量为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七中,壳聚糖添加量为0.75g/L、40°C条件下处理60min其澄清效果最佳。
8.—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配方,其特征在于,采用酒精浓度为42%的基酒,按每500ml基酒中添加山楂:枸杞:丹参为2:1:2比例的原料粉末25g,在28°C条件下浸提10小时,浸提酒液加25g蜂蜜进行调配,然后用壳聚糖进行下胶处理即得成品配制酒。
【文档编号】C12G3/04GK103484325SQ20131043966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李文香, 孙步云, 樊明聪, 寇兴凯, 刘锦涛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