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微生物液体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先配制成悬浊液,经过静置后,使用
0.6+0.2 μ m滤器对上清进行过滤除菌后再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在对经过静置的悬浊液上清过滤时,经常因为胶管插入配液桶底部吸入沉淀而发生滤器堵塞的情况,增加了后续滤器清洁工作,同时也缩短了滤器使用寿命。同时蠕动泵工作过程中会引起胶管的剧烈抖动,使得培养基变浑浊,增加滤器堵塞的风险。若采用离心方法去除沉淀,又会受到体积限制,发酵液体积过大就会增加工作时间,增加人员、仪器等资源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省时的培养基预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包括三角漏斗1,三角漏斗I的漏斗颈通过胶管2与蠕动泵3连接,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敞口端部设置有纱布8,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外部与带孔泡沫板5的孔连接,连接在所述漏斗颈的一段胶管部分的外表面与起防震作用的防震杆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泡沫板始终漂浮于培养基上清的表层,能够保证漏斗体的敞口端不接触容器的底部沉淀,避免因抽取沉淀而导致过滤器堵塞;防震杆的设置,避免因为蠕动泵工作引起胶管抖动所带来的培养基浑浊;纱布的设置,即便有少量沉淀物泛起,也会被纱布拦截,不会影响培养基上清的进液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包括三角漏斗1,三角漏斗I的漏斗颈通过胶管2与蠕动泵3连接,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敞口端部设置有纱布4,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外部与带孔泡沫板5的孔连接,连接在所述漏斗颈的一段胶管部分的外表面与起防震作用的防震杆固定连接。由于泡沫板5始终漂浮于培养基上清的表层,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敞口端始终位于培养基上清上层,保证进液口不接触容器的底部沉淀7,避免因抽取沉淀而导致过滤器堵塞;由于防震杆4的设置,避免因为蠕动泵3工作引起胶管2抖动所带来的培养基浑浊;纱布8的设置,即便有少量沉淀物泛起,也会被纱布拦截,不会影响培养基上清的 进液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包括三角漏斗(1),其特征是三角漏斗(I)的漏斗颈通过胶管(2 )与蠕动泵(3 )连接,三角漏斗(1)的漏斗体的敞口端部设置有纱布(8 ),三角漏斗(I)的漏斗体的外部与带孔泡沫板(5)的孔连接,连接在所述漏斗颈的一段胶管部分的外表面与起防震作用的防震杆4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基预过滤装置,包括三角漏斗(1),三角漏斗(1)的漏斗颈通过胶管(2)与蠕动泵(3)连接,三角漏斗(1)的漏斗体的敞口端部设置有纱布(8),三角漏斗(1)的漏斗体的外部与带孔泡沫板(5)的孔连接,连接在所述漏斗颈的一段胶管部分的外表面与起防震作用的防震杆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泡沫板始终漂浮于培养基上清的表层,能够保证漏斗体的敞口端不接触容器的底部沉淀,避免因抽取沉淀而导致过滤器堵塞;防震杆的设置,避免因为蠕动泵工作引起胶管抖动所带来的培养基浑浊;纱布的设置,即便有少量沉淀物泛起,也会被纱布拦截,不会影响培养基上清的进液速度。
文档编号C12M1/12GK203159608SQ201320104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史建明, 常云松, 李红达 申请人: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