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21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培养皿盖体和连接二者的连接柱,培养皿本体和盖体的外侧分别具有可转动地套在连接柱上的第一连接舌和第二连接舌,培养皿本体和盖体均能绕连接柱转动从而打开或合上培养皿。培养皿还包括设置于培养皿本体和盖体之间的培养皿内盖,培养皿内盖一侧具有可转动地套在连接柱上的第三连接舌,培养皿内盖能绕连接柱转动,当其转动至培养皿本体正上方时能盖住培养皿本体。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在打开或合上时培养皿本体始终和盖体连接在一起,杜绝了因本体和盖体分离而造成的不便;并且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可转动的内盖,既能满足不同场合的培养需求,又能保证培养皿完全合上时的密闭性。
【专利说明】一种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
【背景技术】
[0002]培养皿是用于盛载液体培养液或固体琼脂培养液进行细胞/细菌培养的玻璃或塑料圆形器皿,鉴于玻璃材质的稳定性,玻璃培养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或教学。常见的玻璃培养皿通常包括扁平圆柱形上开ロ的培养皿本体(培养皿底)和内径略大于培养皿本体ロ部的培养皿盖,在进行无菌培养时,培养皿盖罩在培养皿本体上,其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培养空间,当需要取出培养物或静置于空气中时,培养皿本体单独使用,此时,培养皿盖与培养皿本体分离,容易被污染或丢失,造成培养皿盖与培养皿本体不配套,甚至有时会将培养皿盖与培养皿本体混淆,引起不规范操作,并且,当培养皿盖打开时,培养皿ロ部敞开,培养液容易受到污染,影响培养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培养皿,其开合时底和盖均不分离,使用方便,不易受到污染。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体,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连接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的连接柱,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本体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舌,所述培养皿盖体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盖体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舌,所述第一连接舌和所述第二连接舌均可转动地套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均能绕所述连接柱转动从而打开或合上所述培养皿。
[000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ー步的技术方案:
[0006]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之间的培养皿内盖,所述培养皿内盖ー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内盖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舌,所述第三连接舌可转动地套在所述连接柱上。
[0007]所述培养皿内盖能绕所述连接柱转动,并且当所述培养皿内盖转动至所述培养皿本体正上方时能盖住所述培养皿本体。
[0008]所述培养皿内盖上均布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不大于2mm。
[0009]所述培养皿本体内设有垂直于培养皿底部的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培养皿本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所述隔片的插槽。
[0010]所述第二连接舌上方的连接柱上套设有上固定圈,所述第一连接舌下方的连接柱上套设有下固定圈,所述上固定圈和所述下固定圈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舌、第二连接舌和第三连接舌压紧。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皿盖体的转动打开或合上培养皿,培养皿本体始终和培养皿盖体连接在一起,确保本体和盖体——对应的配套,杜绝了因本体和盖体分离而造成的不便;2、本实用新型在培养皿本体和盖体之间增设内盖,内盖也通过可转动的方式与培养皿本体和盖体连接在一起,进行封闭式培养时,培养皿本体、盖体和内盖压紧密封,当需要将培养皿内的物质在空气中静置时,打开培养皿盖,内盖盖在培养皿本体上,仅通过内盖上贯穿的透气孔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能有效防止异物落入培养皿内污染被培养物,能满足不同场合下的培养需求;3、本实用新型培养皿本体可以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培养空间,最大程度地利用培养皿,且方便多个培养空间同时培养和比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培养皿本体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培养皿盖体的仰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培养皿内盖的俯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培养皿打开时的俯视图。
[0017]图中标号:1_培养皿本体,2-培养皿盖体,3-连接柱,4-第一连接舌,5-第二连接舌,6-培养皿内盖,7-第三连接舌,8-透气孔,9-隔片,10-插槽,11-上固定圏,12-下固定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參照附图。
[0019]本实用新型包括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连接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的连接柱3,培养皿本体I的外侧具有与培养皿本体I 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舌4,培养皿盖体2的外侧具有与培养皿盖体2 —体成型的第二连接舌5,第一连接舌4和第二连接舌5均可转动地套在连接柱3上,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均可绕连接柱3转动从而打开或合上所述培养皿,在本实施例中,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为内径和外径均相同的圆形器皿,实践中,只要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能够相互贴合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即可,并不要求其大小和内径完全相同。
[0020]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设置于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体2之间的培养皿内盖6,培养皿内盖6的ー侧具有与培养皿内盖6 —体成型的第三连接舌7,第三连接舌7也可转动地套在连接柱3上,培养皿内盖6也可绕连接柱3转动,当培养皿内盖6转动至培养皿本体I正上方时恰好能盖住培养皿本体1,本实施例中,培养皿内盖6为圆形玻片,其直径与培养皿本体I的外径相同,实践中,只要培养皿内盖6的边缘能够盖住培养皿本体I的ロ部即可。
[0021]培养皿内盖6上均布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8,透气孔8的直径不大于2mm,最优为
0.5-lmm,透气孔8的直径可根据实际环境的需求选择。
[0022]培养皿本体I内设有垂直于培养皿底部的隔片9,隔片9将培养皿本体I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培养皿本体I的内壁上设有隔片9的插槽10,隔片9可根据需要设置或取出,本实施例中,隔片9为十字形隔片,实践中,可以根据分隔区域大小或者多少的需要设置多种形状的隔片以及插槽。
[0023]第二连接舌5上方的连接柱3上套设有上固定圈11,第一连接舌4下方的连接柱3上套设有下固定圈12,上固定圈11和下固定圈12均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圈,上固定圈11和下固定圈12可拆卸地套设在连接柱3上并将第一连接舌4、第二连接舌5和第三连接舌7压紧,确保了当培养皿本体1、培养皿内盖6和培养皿盖体2合上时的密闭性。上固定圈11和下固定圈12均可取下,方便培养皿的清洁。
【权利要求】
1.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连接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的连接柱,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本体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舌,所述培养皿盖体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盖体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舌,所述第一连接舌和所述第二连接舌均可转动地套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均能绕所述连接柱转动从而打开或合上所述培养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皿本体和所述培养皿盖体之间的培养皿内盖,所述培养皿内盖ー侧具有与所述培养皿内盖一体成型的第三连接舌,所述第三连接舌可转动地套在所述连接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内盖能绕所述连接柱转动,并且当所述培养皿内盖转动至所述培养皿本体正上方时能盖住所述培养皿本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内盖上均布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不大于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内设有垂直于培养皿底部的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培养皿本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所述隔片的插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舌上方的连接柱上套设有上固定圈,所述第一连接舌下方的连接柱上套设有下固定圈,所述上固定圈和所述下固定圈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舌、第二连接舌和第三连接舌压紫。
【文档编号】C12M1/22GK203411543SQ20132047437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蒋明哲 申请人:蒋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