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瓶冷却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瓶冷却机,包括冷却室、传输带、喷淋管、水压泵和集水箱,所述冷却室两端敞开口;所述传输带置于冷却室底部且两端分别伸出冷却室的两端敞开口,该冷却室下方设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上部敞开且与冷却室底部联通,该集水室底部通过管路与集水箱联通;所述冷却室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喷淋分管,该喷淋分管与喷淋管的出水端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传输带的喷水孔,使喷水孔喷出的水能喷淋于传输带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喷淋管的入水口与水压泵的出水口联通;所述水压泵的入水口与集水箱底部内空间联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高,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
【专利说明】包装瓶冷却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冷却机。
【背景技术】
[0002]即食方便食品灌装于包装瓶内后进行高温灭菌,再进行贴瓶标,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灭菌后方便食品及包装瓶本身的温度很高,需要对包装瓶进行降温处理。其次,包装瓶在灌装方便食品时,瓶身沾有油溃,导致瓶标很难粘合于瓶身,需要对瓶身进行清洗。目前,这个加工过程一般是采用包装瓶自然冷却或是采用风冷,包装瓶冷却后工作人员手工用抹布对包装瓶表面进行擦拭除污,然后贴瓶标。在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低,不能满足现代化加工企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的包装瓶冷却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冷却机,包括冷却室、传输带、喷淋管、水压泵和集水箱,所述冷却室两端敞开口 ;所述传输带置于冷却室底部且两端分别伸出冷却室的两端敞开口,该冷却室下方设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上部敞开且与冷却室底部联通,该集水室底部通过管路与集水箱联通;所述冷却室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喷淋分管,该喷淋分管与喷淋管的出水端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传输带的喷水孔,使喷水孔喷出的水能喷淋于传输带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喷淋管的入水口与水压泵的出水口联通;所述水压泵的入水口与集水箱底部内空间联通。
[0005]所述冷却室后方还设有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风干室、输送带、风管和风机,所述风干室两端敞开口 ;所述输送带置于风干室内且两端分别伸出风干室的两端敞开口,该输送带与传输带联通;所述风干室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分风管,该分风管与风管的出风口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输送带的分风孔,使分风孔分流出来的风吹于输送带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风管的入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联通。以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小,使用更方便、生产效率更高。
[000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设置了冷却室、传输带、喷淋管、水压泵和集水箱。使用时,包装瓶高温灭菌后由传输带输送至冷却室内,此时水压泵将水泵入喷淋管经喷淋分管、喷水口喷淋于包装瓶瓶身,降温与清洗同时进行。经过包装瓶瓶身的水自然落下,进入集水室收集,然后通过管路集中于集水箱内,再由水压泵泵入喷淋管进行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适应了流水线生产。
[0007]又由于冷却室后方还设有设置了风干装置,包括风干室、输送带、风管和风机,风干室两端敞开口,输送带置于风干室内且两端分别伸出风干室的两端敞开口,该输送带与传输带联通,风干室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分风管,该分风管与风管的出风口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输送带的分风孔,使分风孔分流出来的风吹于输送带上的包装瓶瓶身,风管的入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联通。使用时,从冷却室出来的包装瓶由输送带输送进入风干室,此时风机的风由风管、分风管、分风孔吹向包装瓶瓶身,将附在瓶身的水珠吹干,同时对包装瓶进行再次风冷。节约了资源,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适应了流水线生产。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高,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应流水线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冷却机,包括冷却室4、传输带5、喷淋管9、水压泵7和集水箱6。冷却室4两端敞开口。传输带5置于冷却室4底部且两端分别伸出冷却室4的两端敞开口,该冷却室4下方设有集水室8。集水室8上部敞开且与冷却室4底部联通,该集水室8底部通过管路与集水箱6联通。冷却室4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喷淋分管3,该喷淋分管3与喷淋管9的出水端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传输带5的喷水孔,使喷水孔喷出的水能喷淋于传输带5上的包装瓶瓶身。喷淋管9的入水口与水压泵7的出水口联通。水压泵7的入水口与集水箱6底部内空间联通。
[0012]为了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小,使用更方便、生产效率更高。冷却室4后方还设有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风干室2、输送带、风管11和风机10,所述风干室2两端敞开口 ;所述输送带置于风干室2内且两端分别伸出风干室2的两端敞开口,该输送带与传输带5联通;所述风干室2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分风管1,该分风管I与风管11的出风口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输送带的分风孔,使分风孔分流出来的风吹于输送带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风管11的入风口与风机10的出风口联通。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瓶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室(4)、传输带(5)、喷淋管(9)、水压泵(7)和集水箱(6),所述冷却室(4)两端敞开口 ;所述传输带(5)置于冷却室(4)底部且两端分别伸出冷却室(4 )的两端敞开口,该冷却室(4 )下方设有集水室(8 ),所述集水室(8 )上部敞开且与冷却室(4)底部联通,该集水室(8)底部通过管路与集水箱(6)联通;所述冷却室(4)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喷淋分管(3),该喷淋分管(3)与喷淋管(9)的出水端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传输带(5)的喷水孔,使喷水孔喷出的水能喷淋于传输带(5)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喷淋管(9)的入水口与水压泵(7)的出水口联通;所述水压泵(7)的入水口与集水箱(6)底部内空间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瓶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4)后方还设有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风干室(2 )、输送带、风管(11)和风机(10 ),所述风干室(2 )两端敞开口 ;所述输送带置于风干室(2)内且两端分别伸出风干室(2)的两端敞开口,该输送带与传输带(5 )联通;所述风干室(2 )上部两侧内壁设有分风管(I),该分风管(I)与风管(11)的出风口联通且设有斜朝下指向输送带的分风孔,使分风孔分流出来的风吹于输送带上的包装瓶瓶身;所述风管(11)的入风口与风机(10)的出风口联通。
【文档编号】A23L3/36GK203661954SQ20132080942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袁建国 申请人:桂阳太和辣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