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160-180、开心果20-30、瓜蒌子10-20、米汁30-40、山楂核1-2、半枝莲2-4、大黄2-3、玉米须2-3、苦瓜叶2-3、蜂蜜8-10、黑番茄汁8-10、胡萝卜汁8-10、营养添加剂7-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配方合理、原料来源广、营养全面,将米汁与豆浆结合,丰富了豆浆的口味,增加了豆浆的营养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豆浆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饮食产品之一,具有口感香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原味豆浆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出具有保健功效的功能性豆浆饮料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米汁豆浆,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大豆160-180、开心果20-30、瓜萎子10-20、米汁30-40、山楂核1_2、半枝莲2_4、大黄
2-3、玉米须2-3、苦瓜叶2-3、蜂蜜8-10、黑番茄汁8_10、胡萝卜汁8_10、营养添加剂7_10 ; 所述的米汁是由大米与其重量8-10倍的水熬煮30-40分钟,滤去米渣得到;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是由当归`油、芦荟汁、囊荷花苞粉按0.02-0.05:3-4:3-4的重量比混合组成。
[0006]所述的米汁豆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将山楂核、半枝莲、大黄、玉米须、苦瓜叶加入至适量水中,加热提取,得提取液;
(2)将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入提取液后制成豆浆;
(3)将开心果、瓜萎子分别放入锅中炒至出香,冷却后混合均匀,然后磨成粉;
(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粉与蜂蜜、黑番茄汁、胡萝卜汁、营养添加剂等剩余原料加入至豆浆中,搅拌混合后进行均质处理,完成后进行包装、封口,即得。
[0007]囊荷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均有野生资源分布。襄荷以根状茎人药,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作用。花苞及果实具有健胃的功效。
[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配方合理、原料来源广、营养全面,将米汁与豆浆结合,丰富了豆浆的口味,增加了豆浆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一种米汁豆浆,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大豆160、开心果20、瓜萎子20、米汁30、山楂核2、半枝莲4、大黄3、玉米须2、苦瓜叶3、蜂蜜10、黑番茄汁8、胡萝卜汁10、营养添加剂10 ;
所述的米汁是由大米与其重量10倍的水熬煮30分钟,滤去米渣得到;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是由当归油、芦荟汁、囊荷花苞粉按0.04:3:3的重量比混合组成。
[0010]所述的米汁豆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将山楂核、半枝莲、大黄、玉米须、苦瓜叶加入至适量水中,加热提取,得提取液;
(2)将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入提取液后制成豆浆;
(3)将开心果、瓜萎子分别放入锅中炒至出香,冷却后混合均匀,然后磨成粉;
(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粉与蜂蜜、黑番茄汁、胡萝卜汁、营养添加剂等剩余原料加入至豆浆中,搅拌混合后进行均质处理,完成后进行包装、封口,即得。
[0011 ]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米汁豆浆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配方合理、原料来源广、营养全面,将米汁与豆浆结合,丰富了豆浆的口味,增加了豆浆的营养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米汁豆浆,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大豆160-180、开心果20-30、瓜萎子10-20、米汁30-40、山楂核1_2、半枝莲2_4、大黄2-3、玉米须2-3、苦瓜叶2-3、蜂蜜8-10、黑番茄汁8_10、胡萝卜汁8_10、营养添加剂7_10 ;所述的米汁是由大米与其重量8-10倍的水熬煮30-40分钟,滤去米渣得到;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是由当归油、芦荟汁、囊荷花苞粉按0.02-0.05:3-4:3-4的重量比混合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汁豆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1)将山楂核、半枝莲、大黄、玉米须、苦瓜叶加入至适量水中,加热提取,得提取液; (2)将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入提取液后制成豆浆; (3)将开心果、瓜萎子分别放入锅中炒至出香,冷却后混合均匀,然后磨成粉; (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粉与蜂蜜、黑番茄汁、胡萝卜汁、营养添加剂等剩余原料加入至豆浆中,搅拌混合后进行均质处理,完成后进行包装、封口,即得。
【文档编号】A23C11/10GK103815028SQ20141004811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陈杏爱 申请人:合肥康龄养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