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8120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其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鲜叶摊放后进行摊青处理;杀青处理;酶液喷雾处理;酶解处理;揉捻处理;第一次烘干处理;第一次闷黄处理;第二次烘干处理;第二次闷黄处理;第三次烘干处理。上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通过严格合理地控制摊青、杀青、烘干和闷黄处理的条件,并加入DSM412013#酶进行酶解处理,不仅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大大简化加工步骤,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将茶叶中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态的氨基酸,并提高茶汤的水浸出物的含量,从而增加茶汤的鲜醇度。
【专利说明】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的一个大类,而黄小茶是黄茶的一种,较著名的品种有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的“平阳黄汤”等。传统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加工工序非常复杂,耗时很长,有些地方甚至采用九闷九烘,在当前劳动力紧张、劳动力使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急需有一种高效、低成本黄小茶加工方法替代工序复杂、耗时长的传统黄小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问题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的技术方案。
[0004]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鲜叶摊放后进行摊青处理;
2)将步骤I)得到的摊青叶进行杀青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用DSM412013#酶液喷雾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茶叶进行酶解处理;
5)将步骤4)得到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6)将步骤5)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
7)将步骤6)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一次闷黄处理;
8)将步骤7)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
9)将步骤8)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二次闷黄处理;
10)将步骤9)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即得到黄小茶。
[0005]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茶鲜叶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中小叶种,摊放厚度不超过2cm,摊青至鲜叶含水率68?70%。
[0006]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电磁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第一段270?290°C、第二段240?260°C、第三段210?220°C,杀青时间160?180s,杀青至含水率55?60%。
[0007]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按每公斤杀青叶加入120?180毫克DSM412013#酶,每120?180毫克DSM412013#酶用纯净水定容至20ml喷施,所述的步骤4)中酶解处理条件常温酶解50min?60min。
[0008]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采用揉抢机进行揉抢处理,揉抢机按每次40kg,轻压3?7min,中压13?17min,重压13?17min,空压3?7min揉抢。
[0009]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105?110°C,处理时间12?18min。
[0010]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并放在提香机进行第一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8?40°C,处理时间4.5?5h。
[001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0?95°C,烘至含水率10?15%。
[0012]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9)中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放在提香机进行第二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3?37°C,处理时间48 ?50h。
[0013]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T95°C,烘至含水率低于6%。
[0014]上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通过严格合理地控制摊青、杀青、烘干和闷黄处理的条件,并加入DSM412013#酶进行酶解处理,不仅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大大简化加工步骤,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将茶叶中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态的氨基酸,并提高茶汤的水浸出物的含量,从而增加茶汤的鲜醇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6]实施例1
1)将一芽一叶的鲜叶进行摊放处理,摊放厚度不超过2cm,并放置于可控温控湿摊青间进行摊青处理,摊青至鲜叶含水率70% ;
2)将步骤I)得到的摊青叶采用余姚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JY-EM-60-A型电磁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第一段280°C、第二段250°C、第三段215°C,杀青时间170s,杀青至含水率60% ;
3)按每公斤杀青叶加入150毫克DSM公司生产的DSM412013#酶,每150毫克DSM412013#酶用纯净水定容至20ml喷施为准,在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中喷施DSM412013#酶;
4)将步骤3)得到的茶叶进行酶解处理,酶解处理条件常温酶解55min;
5)将步骤4)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50型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抢机按每次40kg,轻压5min,中压15min,重压15min,空压5min揉抢;
6)将步骤5)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108°C,处理时间16min ;
7)将步骤6)得到的茶叶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并放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一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9°C,处理时间4.Sh ;
8)将步骤7)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2°C,烘至含水率12% ;
9)将步骤8)得到的茶叶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放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二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5°C,处理时间48h ;
10)将步骤9)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2°C,烘至含水率低于6%,即得到黄小茶。
[0017]表I黄小茶不同工艺加工试验试验审评结果
外形丨’杨fe…I香气I~滋昧.1.叶底I冷广、
工艺25% 10%25%30?10% 心刀
传统卫艺 8988908988 S9.05
本发明工艺 W 90919487 91.40
传统工艺为:杀青一一次闷黄一揉捻一一次烘干一二次闷黄一二次烘干一三次闷黄一四次烘干,有些地方甚至采用九闷九烘。工序复杂,生产效率很低,生产的产品感官品质总分都低于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2分多,尤其是滋味得分基本都低于本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产品得分5分以上,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制得的黄小茶品质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制得的黄小茶。
[0018]实施例2
1)将一芽一叶的鲜叶进行摊放处理,摊放厚度不超过2cm,并放置于可控温控湿摊青间进行摊青处理,摊青至鲜叶含水率68% ;
2)将步骤I)得到的摊青叶采用余姚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JY-EM-60-A型电磁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第一段270°C、第二段240°C、第三段210°C,杀青时间180s,杀青至含水率55% ;
3)按每公斤杀青叶加入120毫克DSM公司生产的DSM412013#酶,每120毫克DSM412013#酶用纯净水定容至20ml喷施为准,在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中喷施DSM412013#酶;
4)将步骤3)得到的茶叶进行酶解处理,酶解处理条件常温酶解5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50型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抢机按每次40kg,轻压3min,中压17min,重压17min,空压3min揉抢;
6)将步骤5)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105°C,处理时间18min ;
7)将步骤6)得到的茶叶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并放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一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8°C,处理时间5h ;
8)将步骤7)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0°C,烘至含水率15% ;
9)将步骤8)得到的茶叶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放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二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3°C,处理时间50h ;
10)将步骤9)得到的茶叶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HP-6.0型箱式提香机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0°C,烘至含水率低于6%,即得到黄小茶。
[0019]表2黄小茶不同工艺加工试验试验审评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鲜叶摊放后进行摊青处理; 2)将步骤I)得到的摊青叶进行杀青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用DSM412013#酶液喷雾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茶叶进行酶解处理; 5)将步骤4)得到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6)将步骤5)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 7)将步骤6)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一次闷黄处理; 8)将步骤7)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 9)将步骤8)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二次闷黄处理; 10)将步骤9)得到的茶叶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即得到黄小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茶鲜叶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中小叶种,摊放厚度不超过2cm,摊青至鲜叶含水率68?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电磁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第一段270?290°C、第二段240?260°C、第三段210?220°C,杀青时间160?180s,杀青至含水率5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按每公斤杀青叶加入120?180毫克DSM412013#酶,每120?180毫克DSM412013#酶用纯净水定容至20ml喷施,所述的步骤4)中酶解处理条件常温酶解50min?6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采用揉抢机进行揉抢处理,揉抢机按每次40kg,轻压3?7min,中压13?17min,重压13?17min,空压3?7min揉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105?110°C,处理时间12?18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并放在提香机进行第一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8?40°C,处理时间4.5?5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0?95°C,烘至含水率10?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9)中采用本白棉布袋装入茶叶,放在提香机进行第二次闷黄干处理,处理温度33?37°C,处理时间48?50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生物酶醇化的黄小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采用提香机进行第三次烘干处理,处理温度9(T95°C,烘至含水率低于6%。
【文档编号】A23F3/10GK104171090SQ20141031621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尹军峰, 袁海波, 邓余良, 许勇泉, 汪芳, 陈建新, 陈根生, 钟维标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