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110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统中药应用【技术领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茯苓80-100份、茶叶8-10份、党参6-8份、白术5-7份、山药16-20份、炙甘草5-7份、陈皮4-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茯苓与炙甘草共灭菌、发酵、混合和制膏等步骤。茯苓在使用本制备方法加工后,相对于现有的处理方法,其茯苓物质成分的转化率提高了30-70%,茯苓多糖等成分的溶出率增强了40-60%;经其发酵合成后,不但提高了物质的转化和成分的溶出,还去除了茯苓中的松脂成分。同时该茯苓茶膏采用山药浆糊,提高了中药成分的含量。该茯苓茶膏的作用在于:补中益气﹑醒脑提神﹑健脑增智﹑清心明目。
【专利说明】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传统中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茯苓(学名:Poria cocos (Schw.) 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奪,伏苓、伏菟,松 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古人称茯苓 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 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 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03] 针对茯苓良好的医疗及保健价值,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已对其进行了许多的开 发应用,作为药品应用,它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众多药品、食品研制单位对其进行了开发,目 前市场上用作药品的产品有桂枝茯苓丸、茯苓玉竹片、茯苓山药片等,作为保健食品有茯苓 饼、茯苓膏、蚂蚁茯苓酒等。
[0004] 茯苓膏,是将茯苓蒸熟后和以牛乳或者蜂蜜,再用微火煮成膏,是古代宫中的保健 食品。常见的茯苓膏的配方为:茯苓500克和炼蜜1000克,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 匀,用文火熬成膏状,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渗湿,减肥防 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0005] 如申请号为201110247885. 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参茯苓膏,是由下述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人参230-280份、茯苓450-550份、白糖1800-2200份、蜂蜜1800-2200份、 海藻酸钠80-120份、果胶40-60份、山梨酸钾11-14份;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洗料:将洗料机调至工作状态,将挑选后的人参和茯苓分别投入洗料机内,用温度 低于30°C的饮用水分别洗净3-5分钟。
[0006] 二、粉碎:将洗净后的人参和茯苓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
[0007] 三、干燥:将粉碎后的人参粗粉和茯苓粗粉分别投入带式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 温度为70-80°C,干燥后的人参粗粉和茯苓粗粉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存放待用。
[0008] 四、人参提取物的提取和浓缩:将干燥后的净人参粗粉投入乙醇回流提取罐,加入 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2小时,乙醇的加入量是干燥的净人参粗粉重量的8倍,回流提 取3小时,过滤后,滤渣加滤渣重量的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 过400目筛,在真空度0. 085MPa、温度75°C _80°C的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至在60°C时相对 密度1.20-1.30的清膏。
[0009] 五、茯苓水煎煮:将干燥后的茯苓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饮用水浸泡,加水量 是茯苓重量的8倍,浸泡时间为2小时,浸泡后,加热煎煮2小时,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渣 再加入滤渣重量6倍的饮用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过滤,两次过滤得到的滤液静置24小时, 得到的上清液过滤;过滤后得到的上清液浓缩至在60°C时相对密度1. 20-1. 30的清膏。 [0010] 六、配料溶胶:按比例称取凝冻粉投入到搅拌机中,加入凝冻粉自身重量2倍的饮 用水搅拌,再按照比例加入海藻酸钠、果胶和饮用水搅拌均匀,发胶1小时,然后按照比例 加入人参提取物清膏和茯苓提取物清膏,最后按照比例加入白糖、蜂蜜和山梨酸钾,发胶1 小时;配料过程中,料温为保持在25°C,搅拌桨转速为20转/分钟;配好后的人参茯苓膏加 热保温30分钟,加热温度为95-120°C ;然后在135°C的温度下灭菌3s。
[0011] 七、灭菌后的人参茯苓膏用液体灌封机灌封。
[0012] 申请人:在实现本发明时发现现有的茯苓膏具有以下缺点: (1)茯苓利用率低,茯苓作为中药饮片传统的用法常用水煎法,现代工艺有用稀碱浸 提、水提醇沉、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由于茯苓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茯苓多糖,其含 量在茯苓干粉中70%以上,且水溶性很差,采用以上工艺进行提取,原料中的茯苓多糖提出 量较少,原料利用率低,对药材是一种较大的浪费。
[0013] (2)需要加入额外加入蜂蜜或牛乳等成膏辅料,影响茯苓膏的口味和降低了其中 的有效中药的含量。


【发明内容】

[001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茯苓茶膏,其以茯苓和茶叶 为主要原料,并配备了药食同源的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和陈皮为辅助原料制备的茶膏饮 品,无需添加蜂蜜、牛乳或其他成膏剂,且其中的茯苓多糖的含量高。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 例还提供了前述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茯苓经清洗、灭菌、发酵、合成、打浆、过滤、 浓缩、调配和制膏等现代先进深化加工技术精制而成。该茶膏中的茯苓经与炙甘草水提取 液共灭菌和发酵后,提高了物质的转化和有效成分的溶出且有益于人体吸收。所述方案如 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茯苓茶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茯苓80-100份、茶 叶8 - 10份、党参6-8份、白术5-7份、山药16 - 20份、炙甘草5-7份、陈皮4-6份。该茯 苓茶膏由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混合浓缩制得。其中,茯苓茶膏原汁的来源为:炙甘草水 提取液与茯苓共煮得到茶膏原料,茶膏原料经发酵后与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混 合后制成料浆,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其中,山药浆糊的来源为:鲜山药经打浆和糊化 后制成。
[0015]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前述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将茯苓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得到茯苓茶膏原料;在 该步骤中采用茯苓与炙甘草共高压灭菌,不但可以提高茯苓多糖20-30%的溶出率,还有利 于松脂的升华分离,并同时实现了发酵前的灭菌。
[0016] (2)在步骤(1)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茯苓种子液发酵得到茯苓发酵料,在 该步骤中,发酵不但有效提高了茯苓有效成分的含量,还将茯苓中的松脂分解转化掉。
[0017] (3)按配比在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中加入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 液,混合后制成料桨,过滤得到茯苓茶膏原汁并控制水分含量为60 - 70%。
[0018] (4)按配比在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中混入山药浆糊,经均质和浓缩成膏 后得到成品;该步骤中采用山药本来的粘性,则不需要加入蜂蜜等成分,有效地提高的中药 的含量。
[0019] 其中,步骤(1)具体包括:将优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 比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于121-123°C条件下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时间为较常见的高压灭 菌时间,起多种作用),得到茯苓茶膏原料。其中,炙甘草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炙甘草 与水按1:8 - 10的重量比煎煮3 - 5小时,过滤得炙甘草水提取液。
[0020] 其中,茯苓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 A、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基中接入茯苓母种(试管种一支),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 96 - 100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一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豆20 - 25%、 葡萄糖2 - 2. 5%、磷酸二氢钾0. 2 - 0. 3%、硫酸镁0. 15 - 0. 2%、余量为水、维生素 BI 1 - 2片/L。其中,茯苓母种的制备方法为:选择个大、色红、皮薄、香气浓郁的茯苓,在气温 24°C -26°C,空气湿度70-80%时,用无菌刀拔去茯苓表皮,取一小片实体,再取脱落的孢子 进行培养,提纯得母种。
[0021] B、二级培养:将一级种子液按培养基体积10 - 15%的接种量接入到二级培养基 中,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得到茯苓种子液,二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 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 - 25%、红糖2. 5 - 3%、玉米粉2. 5 - 3%、酵母膏2 - 2. 5%、余量为 水、维生素 BI 1 - 2片/L。其中,二级培养基能直接食用,不但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口味, 还能增加产品的口感。
[0022] 其中,步骤(2)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0 - 15%,发酵温度为28 - 30°C,发酵时 间为3-4天。要求发酵至菌丝吃透原料,料质香软、料液呈乳汁状为佳。
[0023] 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2)得到的茯 苓发酵料按重量比1:3-4混合后打浆并控制含水量为60 - 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 到茯苓茶膏原汁。其中,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茶叶、党 参、白术和陈皮与水按1:10 - 12的重量比煎煮35 - 40分钟,过滤,滤渣与水按1:5 - 8 的重量比煎煮25 - 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再静置或过滤得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 水提取液。
[0024] 其中,步骤⑷具体包括:将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 1:0. 2-0. 3的重量比混合均质,经浓缩后快速冷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其中,山药浆糊的 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泡、漂洗和去皮后与水按1:2 - 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 过滤得到山药浆,山药浆于95 - KKTC加热糊化13 - 16分钟后得山药浆糊。
[0025]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将优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比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于 121-123°C条件下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得到茯苓茶膏原料。其中,炙甘草水提取液的 制备方法为:将炙甘草与水按1:8 - 10的重量比煎煮3 - 5小时,过滤得炙甘草水提取液。
[0026] (2)在步骤⑴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其体积10-15%的茯苓种子液,于28 - 30°C发酵3-4天得到茯苓发酵料。其中,茯苓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 基中接入茯苓母种,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其中,一级 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見20 - 25%、葡萄糖2 - 2. 5%、磷酸二氢钾0. 2 - 0. 3%、硫酸镁0. 15 - 0. 2%、余量为水、维生素 BI 1 - 2片/L。二级培养:将一级种子液按 培养基体积10 - 15%的接种量接入二级培养基中,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 时,得到茯苓种子液;其中,二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 - 25%、红糖 2. 5 - 3%、玉米粉2. 5 - 3%、酵母膏2 - 2. 5%、余量为水、维生素 BI 1 - 2片/L。
[0027] (3)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⑵得到的茯苓发酵料按重量比 1:3-4混合后打浆并控制含水量为60 - 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其 中,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取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加入 原料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总重量1:10 - 12的重量比的水煎煮35 - 40分钟,过滤,滤渣 与水按1:5 - 8的重量比煎煮25 - 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后过滤或静置得到茶叶、 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
[0028] (4)将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1:0. 2-0. 3的重量比混合均 质,经浓缩后快速冷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其中,山药浆糊的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 泡、漂洗和去皮后与水按1:2 - 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过滤得到山药浆,山药浆 于95 - KKTC加热糊化13 - 16分钟得山药浆糊。
[0029] 本发明的提供的茯苓茶膏中各原料介绍如下: 茯苓(学名:P〇ria c〇C〇S(SchW.) 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奪,伏苓、伏菟,松腴,绛 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 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区域:吉林、安 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 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 服。
[0030] 茶叶,拉丁名Camellia sinensis(L. )0· Kuntze,,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 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 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 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同时,茶叶具有特殊的清香,非常适于饮用。
[0031] 炙甘草(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ATA),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 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 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 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 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0032]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 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食用,具有滋 肾养精,健脾益胃,降低血糖,强壮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 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 的功效。
[0033] 党参,是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党参味甘,性平。有补 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等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 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 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0034] 白术,别名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等,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属于菊科、白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莖结节状。莖直立,通常自中下 部长分枝,全部光滑无毛。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白术具有健脾益 气、燥湿利水、止汗和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 安等。
[0035]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 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 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 风干燥。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3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茯苓茶膏中的茯苓原料经与炙甘草共煮之后,再发酵得到茯 苓发酵料,相对于现有的处理方法,茯苓物质成分的转化率提高了 30-70%,茯苓多糖等成分 的溶出率增强了 40-60%;经发酵合成后,不但提高了物质的转化和成分的溶出,还去除了 茯苓中的松脂成分。同时该茯苓茶膏采用山药浆糊,提高了中药成分的含量。该茯苓茶膏 的作用在于:补中益气、醒脑提神、健脑增智、清心明目、健脾开胃、壮腰益肾、利水渗 湿、清热解毒、消食化滞、宁心安神、减肥防癌,并能促进睡眠,改善精神状况,有效地提高 人体免疫机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 步地详细描述。
[0038] 如表1所示为多种茯苓茶膏的原料配比: 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获茶茶骨,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获考:80-100份、茶叶8 - 10份、 党参6-8份、白术5-7份、山药16 - 20份、炙甘草5-7份、陈皮4-6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茶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苓茶膏由茯苓茶膏原汁与山 药浆糊混合浓缩制得;所述茯苓茶膏原汁的来源为:炙甘草水提取液与茯苓共煮得到茯苓 茶膏原料,所述茯苓茶膏原料经发酵后与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混合后制成料 浆,过滤后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汁;所述山药浆糊的来源为:鲜山药经打浆和糊化后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按配比将茯苓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得到茯苓茶膏原料; (2) 在步骤(1)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茯苓种子液发酵得到茯苓发酵料; (3) 按配比在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中加入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混 合后制成料浆,过滤得到茯苓茶膏原汁并控制水分含量为60 - 70% ; (4) 按配比在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中混入山药浆糊,经均质和浓缩成膏后得 到成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将优 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比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于121-123?条件 下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料;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炙甘草与水按1:8 - 10的重量比煎煮3 - 5小时,过滤得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苓种子液的制备 方法为: A、 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基中接入茯苓母种,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 得到一级种子液,所述一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豆20 - 25%、葡萄糖2 - 2. 5%、磷酸二氢钾0. 2 - 0. 3%、硫酸镁0. 15 - 0. 2%、余量为水、维生素 Bl 1 - 2片/L ; B、 二级培养:将所述一级种子液按培养基体积10 - 15%的接种量接入到二级培养基 中,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得到所述茯苓种子液,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方 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 - 25%、红糖2. 5 - 3%、玉米粉2. 5 - 3%、酵母膏2 - 2. 5%、 余量为水、维生素 Bl 1 - 2片/L。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发酵条件为: 接种量为10 - 15%,发酵温度为28 - 30°C,发酵时间为3-4天。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将茶 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按重量比1:3-4混合后打浆并 控制含水量为60 - 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所述茶叶、党参、白术 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与水按1:10 - 12的重量 比煎煮35 - 40分钟,过滤,滤渣与水按1:5 - 8的重量比煎煮25 - 30分钟,过滤,合并两 次滤液得到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将步 骤⑶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1:0. 2-0. 3的重量比混合均质,经浓缩后快速冷 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所述山药浆糊的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泡、漂洗和去皮后与水 按1:2 - 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过滤得到山药浆,所述山药浆于95 - 100°C加热 糊化13 - 16分钟后得所述山药浆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1) 将优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比与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 于121-123?条件下一起高压灭菌2 - 3小时,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料,所述炙甘草水提取 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炙甘草与水按1:8 - 10的重量比煎煮3 - 5小时,过滤得所述炙甘草 水提取液; (2) 在步骤(1)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其体积10-15%的茯苓种子液,于28 - 30°C 发酵3-4天得到茯苓发酵料,所述茯苓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 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基中接入茯苓母种,于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 得到一级种子液,所述一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豆20 - 25%、葡萄糖2 - 2. 5%、磷酸二氢钾0. 2 - 0. 3%、硫酸镁0. 15 - 0. 2%、余量为水、维生素 Bl 1 - 2片/L ; 二级培养:将所述一级种子液按培养基体积10 - 15%的接种量接入二级培养基中,于 28 - 30°C条件下培养96 - 100小时,得到所述茯苓种子液,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 百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 - 25%、红糖2. 5 - 3%、玉米粉2. 5 - 3%、酵母膏2 - 2. 5%、余量 为水、维生素 Bl 1 - 2片/L ; (3)将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按重量比 1:3-4混合后打浆并控制含水量为60 - 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所 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与水按 1:10 - 12的重量比煎煮35 - 40分钟,过滤,滤渣与水按1:5 - 8的重量比煎煮25 - 30 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 (4)将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1:0. 2-0. 3的重量比混合均质,经 浓缩后快速冷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所述山药浆糊的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泡、漂洗 和去皮后与水按1:2 - 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过滤得到山药浆,所述山药浆于 95 - 100°C加热糊化13 - 16分钟后得所述山药浆糊。
【文档编号】A23F3/14GK104255981SQ20141055638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肖玉林 申请人:罗田县大别山龙津茶业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