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9268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采摘前处理、采摘、选料、清洗、烘干、包装,得到的金菊花茶具有丰富的绿原酸等活性成分。
【专利说明】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 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原产中国,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栽 培历史,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 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 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菊花的品种多姿多彩,还带有一抹 浅淡宜人的馨香,而且功用非凡,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见花卉,我国自古就有赏菊、吃菊的 习惯,一直绵延了数千年。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茎、叶均含挥发油,并含有菊试、腺 嚓吟、胆碱、水苏碱、氨基酸、黄酮类、微量维生素B1等。菊花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能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故成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保健饮品和高档食用香料及化妆 品香料生产的原料。我国每年干菊花的产量达8000-10000t,目前品种繁多且分布广阔。
[0003] 金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菊属,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和 食用花卉。金菊花一般成金黄色,球大,瓣多,野生的花瓣较少,只有一圈。株高20-200cm, 通常30-90cm。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 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 筒状花为两性花。
[0004] 广西桂林龙胜出产的金菊花,受龙胜境内冬暖夏凉、绿意盎然、空气清新的自然环 境的滋润,采天地之灵气,吸上日月之精华,绽放出金灿灿的华贵色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 种营养成分,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疏风抗菌、护肝养颜、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 动脉等功效,是一种高档养生保健茶,是绿色食品的新宠,菊花王国里的奇葩,其具观赏价 值又有药用功效,金菊花富含硒、硫、黄酮等物质,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0005] 绿原酸是菊花的关键功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具有保肝、 利胆、抗病毒、抗菌、降血压、增加白细胞、兴奋中枢神经、抗肿瘤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同时 对人体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辅助和治疗功效。但是绿原酸的化 学结构受氧化剂、高温和阳光照射影响,会导致其结构分解或被氧化,从而失去其生理功效 和药理活性。
[0006] 传统的菊花制作工艺为:鲜菊花采摘下来后,先用蒸汽杀青(一般用蒸笼蒸制), 然后以自然晒干或热风烘干为干菊花,制得成品。蒸汽杀青后的菊花高于鲜菊花的水分,花 瓣相互粘连成饼状,花瓣易烂糊,外观差;而自然晒干或热风烘干所需加工时间长,生产效 率低,尤其是晒干方法受环境的影响大,产品易劣变,这二种方法产品质量都不易控制,不 能使菊花干燥后很好地保持色、香、形、味不变的要求,菊花中的有效物质损失也较大,难以 制得品质好的高档菊花茶,而使用硫磺熏蒸法,虽然干燥的菊花色泽黄白、不褐变,具有"卖 相',并且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但硫熏后菊花中残留的亚硫酸盐等,会对人体造成咽喉 疼痛、胃部不适等伤害。因此传统的菊花制作工艺难以达到优质农产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金菊花茶及其加工 方法。
[0008]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 -种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采摘前处理:将金菊花原料提取得到浸膏,将浸膏按照40-50g/亩溶于水中配 制成母液,使用时再稀释加水至3000Kg/亩喷施在盛花期前15天的金菊花上;
[0011] 2)采摘:选择采摘时段为金菊花在盛花期上午8-12点、下午16-18点采摘;
[0012] 3)选料:对采摘得到的金菊花进行人工挑选,除去茎、叶、杂草等异物以及不完整 的花体;
[0013] 4)清洗:将选料后的金菊花置于孔筛中,然后将孔筛置于清洗水中,通过提起孔 筛、放下孔筛的捞洗方式对菊花进行清洗,清洗后放置浙干;
[0014] 5)烘干:将浙干的金菊花放入烘箱,温度控制在15-20°c,用吹风机把水分全部吹 干,再把温度升至20-3CTC,维持2-3h;然后将温度升至40°C,维持12-15h;再将温度升至 45-48°C,维持4-6h;继续升温至55-65°C,维持4-6h至金菊花变为干燥;
[0015] 6)包装、封口。
[0016] 本发明所述的将金菊花原料提取得到浸膏,优选称取金菊花原料,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7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 (70°C时测)的浸膏。
[0017] 所述的金菊花原料包括新鲜和/或干制的花、茎、叶任意部位,其中优选干燥金菊 花。
[0018] 所述的采摘,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托住花朵提采,不宜用剪刀等工具剪割,采摘时按 照花朵大小、成球形的程度分批采摘、分开加工。
[0019] 所述的放置浙干,优选将清洗后的金菊花一朵一朵摆放在孔筛上,静置于干燥通 风、无光照的室内浙干。
[0020] 所述的烘箱优选电烘箱。
[0021] 所述的烘干采用分段烘干,控制温度20-30°C,可以有效帮助金菊花定型;控制温 度40°C,有利于金菊花清香的散发;控制温度45-48°C,有利于金菊花色泽变化,颜色鲜黄、 清香纯然;最后升温至55-65°C,促进花朵的干燥。
[0022] 所述的金菊花变为干燥,优选检查金菊花的干度时,用拇指与中指压捏花碎屑成 粉、花蒂坚硬如小石即可。
[0023] 本发明还包括采用经过以上加工方法得到的金菊花茶。
[0024]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金菊花茶,颜色鲜艳金黄、香味浓厚,用滚开水冲泡,遇 水而活,汤色亮黄、甘润淡雅,赏心悦目、韵味无穷。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26]1、金菊花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木犀草素、水苏碱等多 种成分,其中绿原酸为其有效成份之一,绿原酸的含量直接影响金菊花质量。本发明通过对 金菊花原料的提取得到浸膏,浸膏中包含有丰富的金菊花活性成分,通过采摘前的喷施,活 性成分金菊花植物叶的表层,慢慢渗透进叶片中,增加了金菊花叶的活性成分的含量。
[0027] 2、目前的菊花加工工艺,多经过长期高温等步骤,持续的高温会破坏金菊花活性 成分的结构,降低活性成分的含量,本发明通过在金菊花的烘干过程中采用分段升温、温和 烘烤的方法,避免了急剧的温度变化对金菊花活性成分的破坏,有利于花型、花香、花色的 保持。
[0028] 3、在金菊花茶的加工过程中,会有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或加工后的下脚料,一般都 是废弃,本发明通过对金菊花原料的提取利用,再喷施到采摘前的叶片上,使得变废为宝, 增加了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 实施例1 :
[0031] 一种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 1)采摘前处理:将挑选出的新鲜的花型不完整的金菊花提取得到浸膏,将浸膏按 照40g/亩溶于水中配制成母液,使用时再稀释加水至3000Kg/亩喷施在盛花期前15天的 金菊花上;
[0033] 所述的提取得到浸膏,是指称取金菊花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 煎煮1. 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70°C时测)的浸膏;
[0034] 2)采摘:选择采摘时段为上午8-12点,金菊花在盛花期上午8点以后采摘,用右 手拇指与食指托住花朵提采,不宜用剪刀等工具剪割,采摘时按照花朵大小、成球形的程度 分批米摘、分开加工;
[0035] 3)选料:对采摘得到的金菊花进行人工挑选,除去茎、叶、杂草等异物以及不完整 的花体;
[0036] 4)清洗:将选料后的金菊花置于孔筛中,然后将孔筛置于清洗水中,通过提起孔 筛、放下孔筛的捞洗方式对菊花进行清洗,清洗后放置浙干;
[0037] 5)烘干:将浙干的金菊花放入电烘箱,温度控制在15°C,用吹风机把水分全部吹 干,再把温度升至20°C,维持3h;然后将温度升至40°C,维持15h;再将温度升至45°C,维持 6h;继续升温至65°C,维持4h至金菊花变为干燥;
[0038] 6)包装、封口。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1)采摘前处理:将挑选出的干燥的花型不完整的金菊花以及茎、叶提取得到浸 膏,将浸膏按照50g/亩溶于水中配制成母液,使用时再稀释加水至3000Kg/亩喷施在盛花 期前15天的金菊花上;
[0042]所述的提取得到浸膏,是指称取金菊花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 煎煮1. 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70°C时测)的浸膏;
[0043] 2)采摘:选择采摘时段为金菊花在盛花期下午16-18点采摘,用右手拇指与食指 托住花朵提采,不宜用剪刀等工具剪割,采摘时按照花朵大小、成球形的程度分批采摘、分 开加工;
[0044] 3)选料:对采摘得到的金菊花进行人工挑选,除去茎、叶、杂草等异物以及不完整 的花体;
[0045] 4)清洗:将选料后的金菊花置于孔筛中,然后将孔筛置于清洗水中,通过提起孔 筛、放下孔筛的捞洗方式对菊花进行清洗,清洗后放置浙干;
[0046]5)烘干:将浙干的金菊花放入电烘箱,温度控制在20°C,用吹风机把水分全部吹 干,再把温度升至30°C,维持2h;然后将温度升至40°C,维持12h;再将温度升至48°C,维持 4h;继续升温至55°C,维持4h至金菊花变为干燥;
[0047] 6)包装、封口。
[0048] 对比例:
[0049] 1)鲜花的采摘:鲜花采摘要求有适当的成熟度,以花瓣舒展平直、管状花即花心 散开90 %时采摘;
[0050] 2)分级摊放:鲜花进厂后要按照大小与花型进行分级,分级后运用萎凋槽摊放, 每朵鲜花花心朝上均匀排放在萎凋槽上,花朵不重叠,通气摊放温度25°C,时间10_15h,以 含水量达到68-72%;
[0051] 3)净花:采用吸尘器对鲜花表面附着的杂质、小虫、掉落的花瓣进行清理,然后均 匀摆放在烘干机网架上;
[0052]4)初烘:采用烘干机,升温至65°C,维持6_8h;
[0053] 5)拣剔分级:风选剔除掉落的花瓣,根据花朵大小和颜色分级后入库。
[0054]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
[0055] 菊花中绿原酸的测定:精密称取菊花约lg,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水浴提取,提 取条件为液固比为12 : 1的70%乙醇于80°C水浴提取40min,提取液抽滤,滤液定量转移 至100ml量瓶中,70 %乙醇定容。精密吸取滤液lml于10ml量瓶中,按标准曲线制备方法 测定其吸光度,由标准吸收曲线计算出绿原酸含量。
[0056]结果:
[0057]

【权利要求】
1. 一种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 采摘前处理:将金菊花原料提取得到浸膏,将浸膏按照40-50g/亩溶于水中配制成 母液,使用时再稀释加水至3000Kg/亩喷施在盛花期前15天的金菊花上; 2) 采摘:选择采摘时段为金菊花在盛花期上午8点以后采摘; 3) 选料:对采摘得到的金菊花进行人工挑选,除去茎、叶、杂草等异物以及不完整的花 体; 4) 清洗:将选料后的金菊花置于孔筛中,然后将孔筛置于清洗水中,通过提起孔筛、放 下孔筛的捞洗方式对菊花进行清洗,清洗后放置浙干; 5) 烘干:将浙干的金菊花放入烘箱,温度控制在15-20°C,用吹风机把水分全部吹干, 再把温度升至20-30°C,维持2-3h ;然后将温度升至40°C,维持12-15h ;再将温度升至 45-48 °C,维持4-6h ;继续升温至55-65 °C,维持4-6h至金菊花变为干燥; 6) 包装、封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金菊花原料提 取得到浸膏,是指称取金菊花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 次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的浸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菊花原料为新 鲜和/或干制的茎、叶、根皮任意部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菊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浙干,是将清 洗后的金菊花一朵一朵摆放在孔筛上,静置于干燥通风、无光照的室内浙干。
5.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金菊花茶。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304583SQ20141059454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吴春菊, 吴星庆 申请人:龙胜泓文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吴春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