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落移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998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落移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学实验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菌落移取装置。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动推杆和阻挡钩;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圆柱形筒状结构的套筒、固定在套筒底端端口上的环形切刀和固定在套筒顶端端口上的手柄;所述活动推杆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上固定有上挡板,上挡板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一通孔,所述阻挡钩挂接在通孔上;所述推杆的底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菌栓推动环;所述推杆连通菌栓推动环插装在所述套筒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经久耐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还可进行高温灭菌,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药用菌筛选和产酶菌株的筛选实验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菌落移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学实验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菌落移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发酵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经常需要进行微生物分离、筛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移取菌落的操作。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普通打孔器进行移取菌落操作,缺陷是:菌栓(带有菌落的琼脂柱)容易留在打孔器的套筒中,不方便取下,需要使用其它器械将菌栓推下,不仅操作繁琐,易污染杂菌,而且,易伤到菌落,从而会影响后面的实验,特别是要通过透明圈、显色圈、抑菌圈筛选菌种的实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落移取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菌落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动推杆和阻挡钩;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圆柱形筒状结构的套筒、固定在套筒底端端口上的环形切刀和固定在套筒顶端端口上的手柄;所述活动推杆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上固定有上挡板,上挡板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一通孔,所述阻挡钩挂接在通孔上;所述推杆的底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菌栓推动环;所述推杆连通菌栓推动环插装在所述套筒内。
[000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经久耐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还可进行高温灭菌,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药用菌筛选和产酶菌株的筛选实验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菌落移取装置,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动推杆和阻挡钩26。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圆柱形筒状结构的套筒12、固定在套筒12底端端口上的环形切刀11和固定在套筒12顶端端口上的手柄13。所述活动推杆包括推杆23,所述推杆23的顶端上固定有上挡板24,上挡板24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一通孔25,所述阻挡钩26挂接在通孔25上。所述推杆23的底端通过支架22连接有菌栓推动环21 ;所述推杆23连通菌栓推动环21插装在所述套筒12内。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简述如下:[0012]手持手柄13,通过套筒12底端上环形切刀11打取菌栓;在打取菌栓时,阻挡钩26与推杆23 —起放入套筒12内,推杆23就不会完全下落,菌栓推动环21也不会与菌栓接触;当打完菌栓后,要将菌栓转移到新鲜培养基平板上时,将阻挡钩26外翻到套筒12外,推杆23就会下落,菌栓推动环21下压与菌栓接触,通过下压推杆23就可将菌栓移到有培养基的平板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菌落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动推杆和阻挡钩(26);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圆柱形筒状结构的套筒(12)、固定在套筒(12)底端端口上的环形切刀(11)和固定在套筒(12)顶端端口上的手柄(13);所述活动推杆包括推杆(23),所述推杆(23)的顶端上固定有上挡板(24),上挡板(24)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一通孔(25),所述阻挡钩(26)挂接在通孔(25)上;所述推杆(23)的底端通过支架(22)连接有菌栓推动环(21);所述推杆(23)连通菌栓推动环(21)插装在所述套筒(12)内。
【文档编号】C12M1/00GK203715617SQ20142004146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宜磊, 朱陶 申请人:菏泽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