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26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包括:含有指示剂的变色硅橡胶、有机硫吸附剂,培养管和用于封闭所述培养管的管盖,其中,所述培养管和管盖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封闭的腔体内设有所述变色硅橡胶;所述有机硫吸附剂分散于所述变色硅橡胶中和/或附着于所述变色硅橡胶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菌培养检测管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培养基中鸡卵产生的硫化物对变色橡胶的变色干扰,只通过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判断是否生产待检测细菌,可以方便的用于待检测细菌的检验,减少临床检验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专利说明】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鸡卵成分培养基如分枝杆菌类培养检测管。

【背景技术】
[0002]细菌培养(microculture)是生物培养中的一种,是临床上一种检验细菌的常见的金标准方法,其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物理形态可以分为固相、液相及双相(固/液)三类。
[0003]其中,分枝杆菌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如罗氏、Ogawa等培养基等,以鸡卵为主要营养成分提供细菌表面生长条件,由于表面生长能分离得到单个菌落,菌落形态可帮助鉴定细菌。
[0004]分枝杆菌常用的液体培养基以米氏7H9营养肉汤(Middlebr00k7H9)、牛血清白蛋白、触酶、葡萄糖等提供分枝杆菌生长所需营养,提供分枝杆菌液体生长条件。
[0005]常用的双相(固/液)包含固体罗氏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同时提供分枝杆菌表面及液体生长条件,因不同种类的分枝杆菌需要的营养不同,双相中总能找到最适合其生长的条件,故双相培养基具有一定的优势(该内容已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双相罗氏培养基)。中国专利CN100392096C中的双相培养基在传统的改进罗氏培养基的基础,再加入液体培养基而组成。
[0006]但是,国内外对于以固体罗氏培养基(包括双相)为基础的检验绝大多数依赖手工方法判断,即通过肉眼观察每支检测管识别菌落判断实验结果,存在肉眼判读难、临床检验工作量巨大等问题。
[0007]中国专利CN102495051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和代谢快速检测装置通过指示剂检测细菌生长代谢状况,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包括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CO2),该装置可通过透气材料层,尤其是二氧化碳(CO2)变色硅橡胶的颜色变化显示、监测、报告细菌生长代谢状况。
[0008]其中,二氧化碳(CO2)变色硅橡胶是一种含pH显色剂乳液并固化后的硅橡胶,它利用硅橡胶气体高透过性、高疏水性,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氨(NH3)可自由进出,该硅橡胶对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敏感,颜色可随气体性质及浓度发生变化,硅橡胶疏水性阻止水性溶液中的H+、0H—自由进出,故液体pH对其颜色无影响。
[0009]但是,由于多数培养基以鸡卵为主要成分,鸡卵中含大量巯基蛋白,生产加热凝固及储存过程中会释放出H2S及CS2等有机硫气体,这些气体与CO2类似均为酸性气体会使变色硅橡胶颜色变化,从而不能直接用于以固体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细菌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1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包括:含有指示剂的变色硅橡胶、有机硫吸附剂,培养管和用于封闭所述培养管的管盖,其中,所述培养管和管盖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封闭的腔体内设有所述变色硅橡胶;所述有机硫吸附剂分散于所述变色硅橡胶中和/或附着于所述变色硅橡胶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封闭的腔体内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与所述变色硅橡胶之间不直接接触。
[0012]优选地,所述变色硅橡胶位于所述培养管的底部、培养管的侧壁或所述管盖的内侧中的一处或几处。
[0013]优选地,所述变色硅橡胶同时位于所述管盖的内侧和所述培养管的底部。
[0014]所述变色硅橡胶由含有指示剂的变色乳液固化后得到,所述变色乳液还包括缓冲液、乳化剂。
[0015]所述指示剂为随CO2气体浓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物质,优选为pH指示剂或氧化还原指示剂,更优选为PH指示剂,其中,pH指示剂选自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酚红、亮黄、间甲酚紫、甲酚红、中性红、间硝基苯酚和间二硝基邻苯甲酰亚脲。
[0016]所述缓冲液选自碳酸盐缓冲液、磷酸缓冲液、Earle’ s平衡盐、Hank’ s平衡盐、HEPES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
[0017]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酸环氧乙烯酯、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8]所述有机硫吸附剂附着于所述硅橡胶至少一个表面,并且附着有机硫吸附剂的一个表面朝向所述培养基。
[0019]其中,所述有机硫吸附剂选自活性炭、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Cu0、Zn0、Zn (OH)2, A1203、N1、MnO, Fe203、CaO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有机硫吸附剂至少含有ZnO及Al2O3。
[0020]金属氧化物与有机硫气体的作用机理以ZnO为例:ZnO+H2S — ZnS+H20 ;2Zn0+CS2=2ZnS+C02。
[0021]所述有机硫吸附剂的粒径优选为0.01-15 μ m,优选为0.01-10 μ m,更优选为0.01-5 μ mD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硫吸附剂与所述培养基的质量比为I: (10-5000),优选为 I: (50-1000)。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硫吸附剂为30nm的ZnO颗粒。
[0024]所述变色硅橡胶可以为含有变色乳液和有机硫吸附剂的一层,或分别含有变色乳液和有机硫吸附剂的两层。
[0025]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是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液双相培养基,如罗氏固体培养基、罗氏液体培养基或罗氏固体/液体双相培养基。
[0026]更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包括促生长组分,所述促生长组分指的是促进分枝杆菌生长的营养组分,如鸡卵、小牛血清、酵母提取物、葡萄糖(右旋糖)、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锰、油酸、过氧化氢酶(Catalase)等,可以是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7]其中,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中至少包括鸡卵。
[0028]所述培养基还包括抗生素,以抑制杂菌的生长,所述抗生素可以是单一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的混合物,如多粘菌素B、两性菌素B、萘啶酸、甲氧苄嘧啶、氨苄西林等。
[0029]其中,所述培养管和/或所述管盖由透明和/或半透明等材料制成。
[0030]其中,所述培养管和/或所述管盖材质为不透气材料。
[0031]优选地,用于制造所述培养管或管盖的不透气材料选自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四氟乙烯(PTF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玻璃等。
[00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菌培养检测管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培养基中鸡卵产生的硫化物对变色橡胶的变色干扰,只通过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判断是否生产待检测细菌,可以方便的用于待检测细菌的检验,减少临床检验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和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细菌培养检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a_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细菌培养检测管中设于所述管盖内侧的变色硅橡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a_b是本实用新型中变色硅橡胶酸色和碱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检测管。
[0037]实施例1
[0038]如图1和2a所示,本实施例的细菌培养检测管,由含有指示剂的变色硅橡胶4、有机硫吸附剂、培养基3、培养管I和用于封闭所述培养管的管盖2构成。
[0039]其中,培养管1、管盖2由透明不透气的玻璃制成。
[0040]变色硅橡胶4设于管盖2的内侧,培养基3设于培养管I内。
[0041]培养基3为常用的罗氏固体培养基,主要组分包括:鸡卵液、天门冬素、丙三醇、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镁、孔雀绿和抗生素。
[0042]变色硅橡胶的制备为:将0.0lg百里酚蓝、Iml碳酸盐缓冲液和0.1ml脂肪酸环氧乙烯酯混合得到含有指示剂的变色乳液,并与0.1g ZnO纳米颗粒添加到硅橡胶中,置于管盖2室温下固化12h,即得变色硅橡胶层。
[0043]实施例2
[0044]如图4和2b所示,本实施例的细菌培养检测管,由含有指示剂的变色硅橡胶4、有机硫吸附剂、培养基3、培养管I和用于封闭所述培养管的管盖2构成。
[0045]其中,培养管1、管盖2由透明不透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0046]变色娃橡胶4设于管盖2的内侧和培养管底部,培养基3设于培养管I内。
[0047]培养基3为常用的罗氏固体/液体双相培养基,主要组分包括:鸡卵液、天门冬素、丙三醇、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镁、孔雀绿和抗生素。
[0048]变色硅橡胶的制备为:将0.0lg百里酚蓝、Iml硼酸盐缓冲液和0.1ml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成变色乳液,并加入硅橡胶在管盖2上固化12h,进而,再将0.1g的ZnO和Al2O3的混合物的有机硫吸附剂加入硅橡胶并放置于已固化的变色硅橡胶上固化12h,这样就形成了上层为变色硅橡胶4’,下层为有机硫吸附剂硅橡胶5’的两层硅橡胶。
[0049]测试例I
[0050]取一支对比培养检测管,对比培养检测管是含有变色乳液但不含有机硫吸附剂的硅橡胶的检测管,检测管内置入罗氏固体培养基,在不接种时,含有变色乳液但不含有机硫吸附剂的硅橡胶逐渐由蓝色变成黄色。可见,罗氏固体培养基可以干扰分枝杆菌的检验。
[0051]另取两支实施例1中的细菌培养检测管,一支接种分支杆菌,一支做对照,当培养基内接种分支杆菌后,由于细菌生长释放CO2,变色乳液硅橡胶的颜色变成黄色,而对照细菌培养检测管中的硅橡胶始终为蓝色,其中,变色硅橡胶酸色即本例中的黄色和碱色即本例中的蓝色分别如图3a-b所示。
[0052]因此,通过观察细菌培养检测管硅橡胶的颜色,本实用新型细菌培养检测管可以直接用于以固体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分枝杆菌检验,而不用担心罗氏固体培养基的干扰。
[00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指示剂的变色硅橡胶、有机硫吸附齐U,培养管和用于封闭所述培养管的管盖;其中,所述培养管和管盖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封闭的腔体内设有所述变色硅橡胶;所述有机硫吸附剂分散于所述变色硅橡胶中和/或附着于所述变色硅橡胶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的腔体内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与所述变色硅橡胶不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硅橡胶至少设于所述培养管的底部内侧、所述培养管的侧壁、所述管盖内侧的一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吸附剂至少附着于所述硅橡胶至少一个表面,并且附着有机硫吸附剂的一个表面朝向所述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和/或所述管盖材质为透明、半透明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和/或所述管盖材质为不透气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硅橡胶由含有指示剂的变色乳液固化后得到,所述变色乳液还包括缓冲液、乳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吸附剂选自活性炭、CuO、ZnO、Zn (OH) 2、Al2O3' N1、Mn。、Fe2O3> CaO 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吸附剂为30nm的ZnO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细菌培养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吸附剂的粒径为.0.01-10 μ m。
【文档编号】C12M1/24GK204039405SQ20142022207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丁元生, 胡忠义, 李海松, 崔振玲, 陆俊梅, 王洁 申请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上海积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