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菜风味淡水鱼预制调理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008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调理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酸菜风味淡水鱼预制调理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从全球来看,水产品的深加工是扩大消费、增加效益的最佳途径。在美国水产精加工的增加效益为270%,日本是230%,台湾为130%,而大陆仅仅是43%。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的潜力空间非常的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对方便、安全、快捷的水产制品的消费需求增长迅猛。风味预制调理食品将成为今后水产品的一个重要方向。酸菜鱼属于川菜系,以其独特的风味著称,常规的加工方式是以鲜草鱼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

传统的酸菜鱼加工涉及调味品较多,需要泡酸菜、泡红辣椒、泡仔姜、葱花、花椒、蒜、精盐、料酒等辅料,加工工艺复杂,盐和糖的含量较高,产品品质不稳定,风味欠佳且新鲜度保持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菜风味淡水鱼预制调理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菜风味淡水鱼预制调理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淡水鱼前处理:在10~15℃下,淡水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的质量添加1~2%味琳、1~5%姜 汁、0.5~2%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的质量添加1%食盐,0.1%~0.3%的磷酸盐在04~℃腌制1.5~2.5h;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的压力为400-6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10~20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1~5∶1~3∶1~3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1~3倍的水,按鱼的总质量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1~15%∶1~9%∶1~9%的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0~15d;

(4)酸菜制备:在发酵液中按发酵液的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1~10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100~300mL/min淋洗10~3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分别加入1%的干辣椒、1%的花椒和1%的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辣椒和花椒辐照计量为4KGy,大蒜的辐照计量为6KGy,三种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0~15d后,在-30℃条件下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淡水鱼为鲫鱼、青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鳜鱼、鲈鱼。

磷酸盐是由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按照1∶1∶1的比例配制成。

本发明有效保持了产品特有的品质和色泽,很好地保持鱼片的新鲜度、水分及风味,冷藏条件下货架期延长了6-8天,产品中盐和糖的含量显著降低,食用更佳美味、健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淡水鱼前处理:在10~15℃下,淡水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的质量添加1~2%味琳、1~5%姜汁、0.5~2%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的质量添加1%食盐,0.1%~0.3%的磷酸盐(其中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1∶1∶1)在04~℃腌制1.5~2.5h;

淡水鱼为鲫鱼、青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鳜鱼、鲈鱼等中之一。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的压力为400-6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10~20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1~5∶1~3∶1~3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1~3倍的水,按鱼的总质量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1~15%∶1~9%∶1~9%的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0~15d。

(4)酸菜制备:在发酵液中按发酵液的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1~10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100~300mL/min淋洗10~3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分别加入1%的干辣椒、1%的花椒和1%的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辣椒和花椒辐照计量为4KGy,大蒜的辐照计量为6KGy,三种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0~15d后,在-30℃条件下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制成的预制淡水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10.0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5/100g,挥发性盐基氮≤50mg/100g,硬度≥700g,弹性≥0.75。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1)鳊鱼或鲫鱼前处理:在10-15℃下,鳊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质量的添加1%的味琳、3%的姜汁、1%的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质量添加1%的食盐,0.1%的磷酸盐(其中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1∶1∶1)在0~4℃腌制1.5h;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压力为4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15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5∶1∶1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1倍的水,按鱼的总质量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后,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鱼的总质量的5%∶9%∶3%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5d。

(4)酸菜制备:按发酵液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5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100mL/min淋洗3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的1%分别加入干辣椒、花椒和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辣椒和花椒辐照计量为4KGy,大蒜的辐照计量为6KGy,三种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鳊鱼或鲫鱼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0d后,在-30℃条件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制成的预制鳊鱼或鲫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为8.2±0.2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为0.41±0.02/100g,挥发性盐基氮为29.0±1.2mg/100g,硬度732±10g,弹性0.78±0.01。

实施例2

(1)鳜鱼或鳙鱼前处理:在10-15℃下,鳜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质量的添加1%味琳、3%姜汁、2%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质量添加1%的食盐,0.3%的磷酸盐(其中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1∶1∶1)在0~4℃腌制2.5h;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压力为6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20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5∶3∶3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2倍水,按鱼的总质量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后,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鱼的总质量的15%∶9%∶9%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0d。

(4)酸菜制备:按发酵液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10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200mL/min淋洗1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的1%分别加入干辣椒、花椒和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辣椒和花椒辐照计量为4KGy,大蒜的辐照计量为6KGy,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0d后,在-30℃条件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制成的预制鳜鱼或鳙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为7.1±0.2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为0.45±0.03/100g,挥发性盐基氮为35.2±0.7mg/100g,硬度847±21g,弹性0.79±0.01。

实施例3

(1)鲢鱼或鲤鱼前处理:在10~15℃下,鲢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质量的添加2%味琳、5%姜汁、2%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质量添加1%的食盐,0.3%的磷酸盐(其中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1∶1∶1)在0~4℃腌制2.5h;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压力为6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20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1∶1∶1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1倍水,按鱼的总质量的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后,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后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鱼的总质量的5%∶9%∶9%的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5d。

(4)酸菜制备:按发酵液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10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300mL/min淋洗1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的1%分别加入干辣椒、花椒和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辣椒和花椒辐照计量为4KGy,大蒜的辐照计量为6KGy,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5d后,在-30℃条件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制成的预制鲢鱼或鲤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为9.5±0.3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为0.47±0.02/100g,挥发性盐基氮为41.2±2.2mg/100g,硬度892±11g,弹性0.77±0.02。

实施例4

(1)草鱼或青鱼前处理:在10~15℃下,草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温度低于15℃的清水清洗鱼体,清洗后沥干按鱼质量的添加1%味琳、5%姜汁、 0.5%酵母进行脱腥处理,按鱼质量的添加1%食盐,0.2%的磷酸盐(其中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盐=1∶1∶1)在0-4℃腌制2h;

(2)减菌化处理:将腌制后的鱼肉用聚丙烯膜真空包装后,采用超高压进行减菌处理,超高压压力为500Mpa,温度20℃,处理时间20min,处理后鱼肉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

(3)发酵液制备:将糯米、黄豆、小麦按2∶3∶3的比例混合后,在20℃下浸泡24h后沥干粉碎至20目,按鱼的总质量加入1倍水,按鱼的总质量的添加4%的食盐和4%的冰糖,采用100℃灭菌30min后,冷却后按发酵液质量将酿酒酵母∶戊糖片球菌∶米曲霉按鱼的总质量的5%∶9%∶6%的比例接种,接种量的菌悬液浓度为108cfu/g,在37℃下发酵12d。

(4)酸菜制备:按发酵液质量加入10%的甘蓝,甘蓝采用5mg/kg二氧化氯溶液以流速为300mL/min淋洗10min后沥干;按发酵液质量的1%分别加入干辣椒、花椒和大蒜,辣椒、花椒和大蒜经过辐照处理后,辐照计量为4-6KGy,香辛料的菌落总数低于102cfu/g,在30℃下发酵10d。

(5)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肉与发酵液、酸菜按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在25℃下发酵15d后,在-30℃条件进行速冻4h后,置于-18℃冷库贮藏。

制成的预制草鱼或青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为8.3±0.2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为0.44±0.01/100g,挥发性盐基氮为37.6±1.3mg/100g,硬度825±18g,弹性0.81±0.02。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采用味琳和酵母去腥,味琳和酵母对淡水鱼的土腥味都有较强的脱除效果,且味琳具有令人愉悦的甜味,能有效改善淡水鱼的风味。

2、采用超高压对淡水鱼进行减菌化处理,采用辐照对香辛料进行减菌化处理,二氧化氯淋洗对甘蓝进行减菌化处理,降低原料的初始菌群数,有效控制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而且各处理对原料中风味无影响。

3、采用发酵酸菜与鱼混合发酵制备酸菜风味预制调理鱼,可采用蒸煮、微波或红烧等多种加工方式调理,减少加工步骤,后续加工快捷方便。

4、制成的酸菜风味预制调理鱼,酸菜风味浓郁、口感软硬适中,适合大众消费口味。

5、制成的预制淡水鱼可在低温下保存12个月以上,保质期内理化指标:鱼肉的酸价(以脂肪计KOH)≤10.0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5/100g,挥发性盐基氮≤50mg/100g,硬度≥700g,弹性≥0.75。

本发明生产的预制调理品后续加工方便,不仅改变了现有的加工工艺,节约社会资源,而且改善淡水鱼的食用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制备过程简单,味道鲜美,口感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