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饲料糠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1097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饲养牛、马、羊、猪、兔等家畜用的复合饲料糠。

2

背景技术:

饲养牛、马、羊、猪、兔等家畜用的饲料中糠是主要的,特别是在这些家畜生长的前期,通常需要饲喂一些粗纤维饲料,以使家畜的骨架和体型增大,同时也节约精饲料的用量,达到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比,产生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一般农户养殖家畜使用糠料,多以单一品种使用,如饲料营养价值较好碾磨稻谷脱下的稻谷糠、蚕豆杆叶、碗豆杆叶打碎的豆糠;其次是其它粮食作物杆叶打碎的糠类,如玉米杆、荞麦杆经济粉碎得到的糠。这些糠均是以提供植物自身具有的粗纤维和少量淀粉为饲料只需主要成分。虽然是传统饲养的原料,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这些饲料原料既难于适应大规模饲养业在原料量上的要求,更难于增强家畜抗病防病能力,因为这些饲料糠中没有突出的含有增强家畜对疾病抵抗力的成分。同时一些目前还没有被利用的非粮食作物杆叶类植物却被做废物处理,如饲养蚕的桑树枝条中就有10 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和提高家畜的抗病能力,又如人工种植食用菌的收取菌体后的菌糠,每百公斤干料中,约有20%转化为子实体,20%变为热能消耗,则还有近60%左右营养物质未被利用留在料中,对提高家畜饲养质量都有重要效果的物质存在。而没有得到利用。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营养更丰富价格更便宜的复合饲料糠,以扩宽饲料来源,同时家畜食用后可促进消化和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开拓一些目前还被很好利用的桑树枝条的使用价值,形成一种的方便家畜饲养用的商品复合饲料糠。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饲料糠,包括粉碎桑枝、玉米秸杆、苕子杆叶、食用菌糠和各种杂草杆经处理后混合均匀而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桑枝占10-30%,玉米杆占10-30%,苕子杆叶占15-35%,食用菌糠15-20%,杂草杆叶占5-10%。

按上述配方比例取料,将原料中的桑枝、玉米秸杆、苕子杆叶、各种杂草杆干料先切成3-7cm长度的粗料,再放入饲料粉碎机中打碎成粒度为0.1mm-2mm的加工料;集中加工料喷洒加工料重量的0.1-0.5%生物复合酶,在混合机中混匀,促进加工料中粗纤维的软化和降解,利益家畜食后的消化吸收。放入制粒机中制成大小1.8-12mm 的颗粒,便于存放和使用,即为成品,包装待用。也可以先将加工料在造粒中成粒,凉至温度不高于40℃,再按加工料重量的0.3-0.5%取生物复合酶喷洒于制成粒的饲料糠的表面,让其吸附为成品。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组成物中的桑枝具有桑叶的药用成分、蛋白质和纤维素,既提供了家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又增强了家畜抵抗疾病的能力。组成物中有栽培食用菌后的菌糠,一是利用菌糠中的生物活化酶加速混合物的活化效果,二是菌糠中还存有部分残留食用菌和大量未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可为家畜提供食用菌具有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C,泛酸,烟酸,叶酸,硫胺素,比多醇和生物素等和磷、钾钠、钙、镁、铁矿物质以及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利益家畜健壮成长需要。其次,鲜杂草杆叶还可作为饲草,而干枯的杂草杆叶通常作为肥料成分,。组成物中的玉米杆、苕子杆叶粉碎后做饲料糠也较少,大都用于埋在地里腐熟后做肥料。把这些物料加工成复合糠,增加了糠中的组成物的多元化,丰富了糠中含有的各种组成物固有成分,使作为饲料的糠具有更丰富的营养,变废为宝,节约成本不小于30%,开拓了饲料新途径。

4、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配方实例:

1、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15%,玉米杆10%,苕子杆叶25%,食用菌糠15%,杂草杆叶8%。总量1吨料,加工成粒状饲料糠。

2、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10%,玉米杆20%,苕子杆叶20%,食用菌糠18%,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粉状饲料糠。

3、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20%,玉米杆25%,苕子杆叶30%,食用菌糠17%,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粒状饲料糠。

4、按重量百分比计,取桑枝20%,玉米杆15%,苕子杆叶15%,食用菌糠20%,杂草杆叶10%。总量1吨料,加工成粉状饲料糠。

加工方法实例

一、原料的处理

1、桑枝的选取:选用的桑枝必须是分枝条,一般是最末一次秋蚕饲养结束后即下条的皮层有嫩绿外观,木质松软桑枝,切碎成2-5cm长,经干燥到含水量不大于10%备用。

2、食用菌糠料的处理:选用食用菌收获后的无发霉现象的菌糠,干燥至水分含量不大于10%备用。

3、杂草原料的选取:所述杂草为庄稼地里或田里长出在农作物株行间的各种草类,通常都为牛、马、羊、猪、兔喜食的草类或野菜类植物。收集后,清除沙土干燥至含水量不大于10%备用。

4、玉米秸杆是一种含糖量和淀粉量较高的农作物秸杆,是牛、羊传统的饲草,通常只需要用铡刀切成3-5cm长即可入料槽中让牛羊吃。

5、苕子既是一种绿肥原料,嫩茎叶也是饲草原料,本方法是取其全部茎杆和叶,干燥到含水量不大于10%备用。

6、所有上述选用的各种原料均作剔除霉变,清除泥沙处理、干燥后,除菌糠外,其它料切碎至3-5cm备用。

二、粉碎,将上述方法处理后并按配方组成中各成分重量范围值任意取量的料,采用粉糠机分别粉碎至粒度小于0.2mm 粉状备料备用。

三、生物活化处理,将粉碎至粉状的各种原料在饲料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如采用湖北立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产的饲用木聚糖酶LY-AF608 作活化酶,考虑到在制粒过程中温度对生物复合酶的失活率影响,同时喷洒饲料用生物复合酶2-3.5%,使其在搅拌过程中混匀再制粒。使粗纤维得到软化和降解效果,利益家畜食用,改善口感和味觉,也有利消化吸收转化。如果不制成粒状饲料,喷洒生物复合酶的量只需控制在0.2-0.3%。

四、制粒,把经生物活化处理好的料,置入制粒机中制成粒度为1-10mm 的颗粒料成品,冷却风干,包装成袋储放。

喂用时,取出料置入家畜食槽中,与配给的精料,加水发散成粉状或小粒状,混匀混入精料即可让家畜食用。

这样制成的复合饲料糠,喂用方便,适应于饲喂各种家畜、家禽和鱼类。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糠的口味性能,增强其食欲。由多种原料配制而成,再经酶活化处理,其含有的成分相对全面,粗纤维利用率达60%以上,利益猪、牛、马、羊、兔等家畜或其它家禽的健壮成长需要。同时提高它们肉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