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5238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



背景技术:

山苍子又名山鸡椒、山胡椒、木姜子等,系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澳洲等地。在我国,天然野生或人工栽培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省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是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山苍子油具有新鲜柠檬果香味,是我国规定使用的食用香料,可直接用于糖果糕点、口香糖、冰淇淋、饮料、酱类调味品、调味油及焙烤食品等的调味增香,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天然食用香料的应用形式提出了更多要求,山苍子油在贮放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对山苍子油进行微胶囊化可以防止精油香气的挥发损失和使赋香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山苍子油在贮放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微胶囊化香精油改变了油脂的物理形态,解决了山苍子油溶解分散性差,容易变质的缺点,可使香气能持续、稳定、均匀地逸出。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山苍子粗油的提取;

S2、将β-环糊精与乳化剂相搅拌;

S3、检测搅拌温度;

S4、控制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

S5、控制β-CD与水比例;

S6、控制乳化剂用量;

S7、考察包埋物的产率和包埋率;

S8、进行L9(34)正交试验;

所述山苍子粗油提取是通过水蒸汽使山苍子油从其鲜果中浸提出来,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

所述搅拌温度为65℃。

所述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4。

所述β-CD与水的比例为1∶25。

所述乳化剂用量为0.3%。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微胶囊化香精油改变了油脂的物理形态,解决了山苍子油溶解分散性差,容易变质的缺点,微胶囊化香精油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时,可使香气能持续、稳定、均匀地逸出,赋予食品良好的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山苍子粗油的提取;

S2、将β-环糊精与乳化剂相搅拌;

S3、检测搅拌温度;

S4、控制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

S5、控制β-CD与水比例;

S6、控制乳化剂用量;

S7、考察包埋物的产率和包埋率;

S8、进行L9(34)正交试验;

山苍子粗油提取是通过水蒸汽使山苍子油从其鲜果中浸提出来,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克服了单纯用水蒸气提取时间较长的问题,山苍子粗油的得率有所提高。

搅拌温度为65℃。

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4。

β-CD与水的比例为1∶25。

乳化剂用量为0.3%。

本发明所公开的山苍子油的微胶囊化方法,微胶囊化香精油改变了油脂的物理形态,解决了山苍子油溶解分散性差,容易变质的缺点,微胶囊化香精油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时,可使香气能持续、稳定、均匀地逸出,赋予食品良好的风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