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萎凋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9533发布日期:2018-06-17 01:4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茶叶萎凋槽。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萎凋,良好的萎凋是形成优质茶叶的前提。萎凋就是使鲜茶叶均匀失水,细胞液浓缩。茶叶萎凋都是在茶叶萎凋槽中进行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314797、申请公布号为CN104585363A、名称为“茶叶萎凋槽”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茶叶萎凋机。现有的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槽体设有加热室和萎凋室,加热室和萎凋室之间设置承载网。使用时,鲜茶叶搁置在承载网上,加热室中的热气经承载网的网孔输入到萎凋室中对位于承载网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茶叶萎凋好后通过人工将承载网上的茶叶收集起,然后再将下一批需要萎凋的茶叶搁置在承载网上进行萎凋,如此重复。故现有的萎凋槽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收集茶叶时不能够将整个萎凋槽中茶叶基本同时地取出,所以容易导致茶叶萎凋干燥程度的一致性差;无法实现同后续设备的自动对接,从而制约了茶叶自动化生产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茶叶进行连续萎凋的茶叶萎凋槽,解决了现有的茶叶萎凋槽通过人工取出萎凋好的茶叶导致的萎凋品质一致性差和无法同后续设备实现自动对接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设有加热室和萎凋室,所述加热室和萎凋室之间通过承载网隔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加热室和萎凋室之间设有具有网孔的输送带,所述加热室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一端设有茶叶出口,所述输送带构成所述承载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轴、从驱动轴和驱动主驱动轴转动的电机,所述主驱动轴通过所述输送带驱动所述从驱动轴转动。使用时,将新鲜茶叶从萎凋槽远离茶叶出口的一端投放(尽量均匀,如果不均匀可以通过人工铺均匀)到输送带上,驱动结构驱动输送带转动而输送茶叶前行而被萎凋,萎凋好后的茶叶从茶叶出口掉出而收集在一起或直接掉入后续工艺生产设备的入口。由于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网孔而构成承载网并配合设置茶叶出口,从而实现的萎凋好的茶叶的自动输出、实现的茶叶萎凋的连续性生产,使得萎凋槽的使用效率大为提高、为茶叶的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设有热风进口,所述热风进口位于所述加热室远离所述茶叶出口的一端。使用时热风经热风进口输入加热室然后从网孔中流出而实现对茶叶的萎凋,能够提高茶叶萎凋品质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的高度从设有热风进口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由于加热室中的热风是从网孔中流出的,所以当热风进口的风量一定时,如果加热室高度相同,则加热室远离热风进口的一端容易形成静流区,该结构能够避免静流区的形成。不产生静流区则能够方便地控制吹风温度的一致性以通过萎凋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设有橡胶支撑垫,所述橡胶支撑垫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凹坑,所述凹坑内设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将所述凹坑分割成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内腔和外腔,所述中间板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和外腔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内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穿设有可沿内腔和外腔的分布方向滑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设有支通道,所述外腔的外端设有朝向外腔内部拱起的弹性盖。使用时,将液体填充在凹坑内,振动传递给橡胶支撑垫而导致凹坑变形时,凹坑变形而驱动位于其内的液体在内腔和外腔之间来回流动、摩擦板和摩擦杆的晃动,液体流动以及摩擦板和摩擦杆晃动过程中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凹坑变形时,此时只有液体的晃动,液体晃动时摩擦杆产生晃动而吸能,设置摩擦杆能够提高对高频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使得本发明不但能够吸收隔离高振幅的振动能量、还能吸收低振幅的振动能量,因此隔震效果更加好。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杆的轴向两端都伸出所述摩擦板,所述摩擦杆的两个轴向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液体接受到非内腔和外腔的分布方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摩擦杆沿内外腔分布方向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杆为圆柱形,所述摩擦杆的两个轴向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摩擦杆周向分布的凹槽。能够提高吸能杆同液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对沿螺栓孔的径向的振动也能够够产生响应而吸能,吸收振动能量的可靠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萎凋槽远离所述茶叶出口的一端为封闭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接线铜箔,所述接线铜箔同所述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铜箔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箔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箔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箔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给电机接线时,将电源线插入接线套中而实现同接线套的电连接,正常状态时为导电段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即是电导通的。当过载时线路会产生温升,气腔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气腔的气体膨胀时过载响应气缸产生动作而驱动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滑动,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驱动到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同接线铜箔错开,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内的气体收缩,收缩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朝同温升时相反的方向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又重新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将所述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同所述气腔连通,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杆同所述接线套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的轴线同所述连接套的轴线平行。能够提高过载响应气缸驱动接线套移动时的可靠性和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线铜箔位于所述接线孔的下端,所述绝缘段位于所述导电段的下方,所述绝缘段同所述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孔内填充有导电液。能够避免多次动作产生磨损后而产生电气接触不良现象和防止动作时产生打火。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设有将绝缘段同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外密封圈和用于将绝缘段同电源线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内密封圈。能够既保证接线套同接线铜箔可靠地密封连接在一起,而且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的内周面设有支撑滚珠。能够进一步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动过载响应时的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段的内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内支撑弹片、外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外支撑弹片。既能够提高电器接触时的可靠性,又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响应灵敏度。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在输送带上设置网孔而构成承载网并配合设置茶叶出口,从而实现的萎凋好的茶叶的自动输出、实现的茶叶萎凋的连续性生产,使得萎凋槽的使用效率大为提高、为茶叶的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橡胶支撑垫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接线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接线端子同电源线连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中:槽体1、加热室12、萎凋室13、热风进口14、挡板15、茶叶出口16、输送带2、接线端子3、接线铜箔31、接线孔32、透气孔321、绝缘体33、接线套34、绝缘段341、导电段342、外密封圈343、内密封圈344、支撑滚珠345、内支撑弹片346、外支撑弹片347、气腔35、过载响应气缸36、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封闭腔3611、开放腔3612、气孔3613、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连接杆363、气道37、电源线38、驱动机构4、主驱动轴41、从驱动轴42、电机43、橡胶支撑垫7、凹坑71、内腔711、外腔712、中间板72、弹性盖73、主通道75、摩擦板76、摩擦杆77、轴向端面771、凹槽772、支通道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茶叶萎凋槽,包括槽体1、输送带2和驱动机构4。

输送带2设置在槽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而将槽体1分割为加热室12和萎凋室13。加热室12位于萎凋室13的下方。加热室12的左端设有热风进口14。加热室12的高度从左向右逐渐变小。萎凋室13的左端设有挡板15使得萎凋室13的左端为封闭结构。萎凋室13的右端设有茶叶出口16。输送带2为设有网孔的输送带,从而使得输送带构成承载网。

驱动机构4包括主驱动轴41、从驱动轴42和电机43。主驱动轴41和从驱动轴42设置在输送带2的两端。电机43和主驱动轴41之间通过链条(链条在图中没有画出)进行传动。

使用时,热气经热风进口14输入加热室12后经输送带2上的网孔输出而流过萎凋室13。电机43驱动主驱动轴41转动,主驱动轴41通过输送带2驱动从驱动轴42转动,使得输送带沿图中A向前行。茶叶从萎凋室13的左端均匀地投放到萎凋室13中,然后随着输送带2一起边前行边被失水而实现萎凋,当运行到主驱动轴41处时由于输送带2产生换向而从茶叶出口16掉出。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2,槽体1设有橡胶支撑垫7。电机43设有接线端子3。

参见图3,橡胶支撑垫7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凹坑71。凹坑71内设有中间板72。中间板72将凹坑71分割成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内腔711和外腔712。外腔712的外端设有弹性盖73。弹性盖73为朝向外腔712内部拱起的碗形。

参见图4,中间板72设有若干条主通道75。主通道75连通内腔711和外腔712。主通道75内设有摩擦板76。

参见图5,摩擦板76中穿设有若干可沿内腔和外腔的分布方向即图中上下方向滑动的摩擦杆77。摩擦杆77为圆柱形。摩擦杆77设有支通道78。支通道78连通摩擦板76上下方的空间(即连通内外腔)。摩擦杆77的两个轴向端面771都为球面。

参见图6,摩擦杆77的两个轴向端面771上都设有若干凹槽772。凹槽772沿摩擦杆77周向分布。

参见图7,接线端子3包括绝缘体33和设置于绝缘体表面的接线铜箔31。绝缘体33同电机43的外壳固接在一起。接线铜箔31同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接线铜箔31设有接线孔32。接线孔32贯通到绝缘体33内。接线孔3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封闭的盲孔。接线铜箔31位于接线孔32的下端即开口端。接线孔32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34。接线套34包括绝缘段341和导电段342。绝缘段341和导电段342沿接线套34轴向分布。绝缘段341位于导电段342的下方。绝缘体33内设有气腔35和过载响应气缸36。接线铜箔31构成气腔35的壁的一部分。过载响应气缸36至少有两个。过载响应气缸36沿接线套34的周向分布。过载响应气缸36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将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分割为封闭腔3611和开放腔3612。封闭腔3611通过气道37同气腔35连通。开放腔3612设有气孔3613、即通过气孔3613同大气连通而实现开放。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通过连接杆363同接线套34中的绝缘段341连接在一起。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的轴线同接线套34的轴线平行。

绝缘段341套设有外密封圈343。外密封圈343为橡胶圈。外密封圈343将绝缘段341同接线铜箔31密封连接在一起。绝缘段341内周面上设有内密封圈344和若干支撑滚珠345。导电段342的内周面设有内支撑弹片346。内支撑弹片346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342的外周面设有外支撑弹片347。外支撑弹片347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342通过外支撑弹片347同接线铜箔31抵接在一起。接线孔32的上端设有透气孔321。

参见图8,引人电源给电机43时,将电源线38从接线孔32位于接线铜箔31的一端插入接线套34中。内密封圈344将绝缘段341同电源线38密封连接在一起。内支撑弹片346同电源线38弹性抵接在一起而将导电段342和电源线38导电性连接在一起。在接线孔32中加入导电液。

当过载时接线铜箔31会产生温升,气腔35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且碘产生升华而使得气腔35内的气压升高,气压升高的结构为气腔35中的气体进气道37流到封闭腔3611中而驱动(开放腔3612中的压力始终保持同大气压相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向上移动。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通过连接杆363驱动接线套34在接线孔32内上移。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36驱动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342同接线铜箔31错开、而绝缘段341同接线铜箔31接触,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35内的气体收缩和碘变成固态而使得气腔36内的气压下降,下降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34在接线孔32内向下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342又重新同接线铜箔31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参见图2,进行安装时,本发明通过橡胶支撑垫7支撑在地面上。

橡胶支撑垫的吸振过程为,参见图3到图6,在内腔711和外腔712内都装满液体(当然也可以在制作本发明时灌装液体),面板和水平固定板产生振动而挤压到橡胶支撑垫7而导致凹坑71变形时,使得液体在内腔711和外腔712之间来回流动、摩擦板76和摩擦杆77(参见图6)产生晃动,液体流动以及摩擦板和摩擦杆晃动过程中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凹坑变形时,此时只有液体的晃动,液体晃动时摩擦杆产生晃动而吸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