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5432阅读:9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甘蔗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叶为禾本科甘蔗属植物甘蔗的叶。甘蔗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一百多个国家,全球种植面积达到1900多万公顷。我国为甘蔗种植大国,全国每年可出产甘蔗1500万吨,广西是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60%。但甘蔗叶作为在甘蔗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尽管资源丰富,约占甘蔗的15%,但研究开发甚少,除少部分用作动物饲料,大部分都被焚烧和丢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将甘蔗叶直接用作动物饲料存在水分含量高不能长期贮存、蛋白质含量低及适口性差等缺陷。而将甘蔗叶发酵后制成微生物制剂可以有助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目前,甘蔗叶的发酵主要使用单菌完成,其发酵品质没有得到极致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解决甘蔗叶水分含量高不能长期贮存、蛋白质含量低及适口性差等问题,显著提高甘蔗叶的发酵品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甘蔗叶切段,在温度50-60℃下烘干;(2)在烘干后的甘蔗叶中添加尿素和米糠,尿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0.5-0.8%,米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3-5%;(3)将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混合,接种在烘干的甘蔗叶上,使得每克干甘蔗叶中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含量分别为2.0×104cfu/g、1.0×105cfu/g和3.5×106cfu/g;(4)将步骤(3)接种了混合菌液的甘蔗叶用生理盐水调制到含水量为40-50%,混合均匀,真空密封贮藏;在常温下固态发酵10-15天,得到甘蔗叶发酵产物。本发明步骤简单,易推广;以低成本的甘蔗叶为主原料,不仅能够为蔗农增加收入,还解决了蔗农焚烧甘蔗叶污染环境的问题;经测定,本发明所得的发酵样品,感官性能好,适口性佳,营养价值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一样品配制实施例1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甘蔗叶切段,在温度55±5℃下烘干;(2)在烘干后的甘蔗叶中添加尿素和米糠,尿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0.5%,米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5%;(3)将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混合,接种在烘干的甘蔗叶上,使得每克干甘蔗叶中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含量分别为2.0×104cfu/g、1.0×105cfu/g和3.5×106cfu/g;(4)将步骤(3)接种了混合菌液的甘蔗叶用生理盐水调制到含水量为40-50%,混合均匀,真空密封贮藏;在常温下固态发酵10天,得到甘蔗叶发酵产物样品1#。实施例2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甘蔗叶切段,在温度55±5℃下烘干;(2)在烘干后的甘蔗叶中添加尿素和米糠,尿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0.8%,米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3%;(3)将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混合,接种在烘干的甘蔗叶上,使得每克干甘蔗叶中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含量分别为2.0×104cfu/g、1.0×105cfu/g和3.5×106cfu/g;(4)将步骤(3)接种了混合菌液的甘蔗叶用生理盐水调制到含水量为40-50%,混合均匀,真空密封贮藏;在常温下固态发酵10天,得到甘蔗叶发酵产物样品2#。实施例3一种利用混合微生物发酵甘蔗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甘蔗叶切段,在温度55±5℃下烘干;(2)在烘干后的甘蔗叶中添加尿素和米糠,尿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0.6%,米糠的添加量为烘干甘蔗叶总质量的4%;(3)将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混合,接种在烘干的甘蔗叶上,使得每克干甘蔗叶中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含量分别为2.0×104cfu/g、1.0×105cfu/g和3.5×106cfu/g;(4)将步骤(3)接种了混合菌液的甘蔗叶用生理盐水调制到含水量为40-50%,混合均匀,真空密封贮藏;在常温下固态发酵15天,得到甘蔗叶发酵产物样品3#。实施例4不添加米糠,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4#。实施例5不添加混合菌液,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5#。实施例6添加到每克干甘蔗叶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含量分别为5.0×104cfu/g、1.0×106cfu/g和3.5×104cfu/g,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6#。实施例7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7#。实施例8不添加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8#。实施例9不添加布氏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9#。实施例10对照例:省略了步骤(2)和(3),其他步骤同实施例3,所得样品记为10#。二样品评价1.分别取上述所得的10个样品,先进行其色泽、气味和质地等感官评定。评定结果如下表所示:2.取上述所得的10个样品,按照《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技术》一文中的方法,分析测定样品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及粗纤维。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1#95.9111.282.8825.252#96.7710.602.9226.873#96.5610.352.9225.624#93.408.142.1433.545#95.047.402.0635.606#94.757.702.3433.197#93.506.562.0831.418#92.826.412.0632.549#93.736.832.0633.7810#94.296.842.1233.75从上述两个表所示的数据可知,利用本发明所得的发酵样品不仅在感官方面存在优势,且在营养成分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