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绿叶茶的制备方法以及茶冲泡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2723阅读:28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冻绿叶植物叶的制备方法以及冻绿叶茶冲泡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中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也就是说,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时代演变到养殖和耕种的时代,就已经发现和利用茶叶,距今已有近5000年。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是号称世界第一饮料的饮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是人们在休闲、商谈、会友等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之一,在我国称之为国饮。

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茶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茶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冻绿叶(汉语拼音dong lu ye),别称:黑午茶,为鼠李科鼠李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无毛,小枝褐色或紫红色,稍平滑,对生或近对生,枝端常具针刺;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5-1.5cm,上面具沟;托叶披针形,常具疏毛,宿存;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5cm,宽2-6.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仅中脉具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金黄色柔毛,侧脉5-6对,网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无总梗的伞状聚伞花序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4裂,裂片卵形;花瓣4,长椭圆形,小或无;雄花雄蕊4,花药狭长,丁字形着生,与花瓣一起着生于萼裂的基部,退化雌蕊子房扁球形,花柱2裂;雌花的子房球形,花柱长,柱头3裂,退化雄蕊4。核果近球形,径6-8mm,熟时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长5-12mm,无毛。种子近球形,背侧基部有短沟。花期4-6月,果期5-8月。

冻绿叶的主要功效,最早收录于《中华本草》,其性味:苦、凉、味甘,具有止痛、消肿、消食、通便、清热利尿、利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消化不良及便秘、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疮疡、跌打内傷等。冻绿叶中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茶氨酸、叶绿素、茶黄素、色素、粗纤维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锌、氟、铁、锰、硒、铅、呻、镉等(根据农业部茶叶质量鉴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报告提供)。

冻绿叶在我国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资源十分丰富,在吕梁市交口县境内高庙山当地,有百姓祖辈相传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设温泉县,张四姐下凡时常饮古树茶(大叶茶),这种大叶茶就是冻绿叶植物,有“人去留香,仙气常飘,百毒不侵”之说,也有“武将身轻如燕,文士书中飘香”之文人之吟的功效,后在民间百姓流传采摘,饮用至今。民间饮用冻绿叶茶较为简洁,直接采摘,冲泡饮用,据当地人介绍,此茶饮后具有提神聚气,生津止渴,降火败毒,软化血管,可解无名肿毒,疮疽痈疖,疗效甚好。

冻绿叶在山西生长分布于吕梁山脉腹地,交口县境内的桃红坡镇、水头镇、温泉乡、石口乡(高庙山、上顶山、王墓沟、云梦山、莲花掌、神南峪、大九梁、野甘泉)等地。此树种粗壮高大,叶呈椭圆而有尖,五月叶嫩开小白花,秋结籽实,且无病虫害,纯属天然野生,无人工种植,不涉污染。特有的海拔气候,地理环境及温度、湿度和生态氛围,形成其独特的品质特征,但目前对它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仅有民间少量入药。

因此,需要对作为茶饮产品的冻绿叶的工业制茶方法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冻绿叶茶内在品质,使冻绿叶茶香气增加的冻绿叶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冻绿叶茶的冲泡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了利用茶叶制造工艺、制备方法的原理,进行创新茶叶制造领域中一种新植物的制造工艺,有效将冻绿叶植物叶制造成冻绿叶茶产品,并且研发冻绿叶茶产品冲泡使用方法。最终获得改善冻绿叶茶内在品质,使冻绿叶茶香气增加,按照茶叶的外形(包括形状、嫩度、色泽、匀整度和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品质进行审评,达到提高茶叶品质的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冻绿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摊凉萎凋:采摘冻绿叶植物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摊凉萎凋8-14小时,至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65-75%;

2)杀青:然后在260℃-270℃下杀青处理,杀青时间为20-30分钟,再进行摊凉30-60分钟;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为50-65分钟;揉捻采用的是冷、热揉相结合方式。

4)整形:揉捻后进行解块筛分整形,采用挤压、解块、再挤压、再解块的循环整形的方式;

5)干燥:进行烘干处理而成。

其中,步骤1)采用摊凉萎凋工序可以促进成茶条索紧结,滋味醇厚。

本发明冻绿叶植物原料叶大梗粗,水分含量高,步骤2)宜采用高温杀青,杀青后叶要及时摊凉,掌握杀青叶的温度,采用冷、热揉相结合原则,有利于品质提高。

步骤3)中,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时间分别为:轻揉捻20-25分钟,重揉捻10-15分钟,轻揉捻20-25分钟。同时还要掌握嫩叶冷揉、老叶热揉的原则。冷揉: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热揉: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所述揉捻采用的是冷、热揉相结合方式。

步骤4)中,循环整形7-10次,每次循环总时间分别为:挤压5-8分钟,解块2-5分钟。

步骤5)中,先用烘干机风温93-100℃烘至7~8成干,散热摊凉,然后再次烘干至足干。

本发明在不同的工序中都有新的创新,工艺技术参数与传统工艺不同。

泡茶是用开水浸泡成品茶,使茶中可溶物质溶解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讲究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冻绿叶茶冲泡使用方法,其采用在传统的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上加以创新使用“下投温润”方法冲泡:先放冻绿叶茶,后冲入少许沸水(沸水冲入杯中约五分之一)后,进行温润浸泡,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不同的茶叶种类,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浸出率的异同,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冻绿叶茶主要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也包括观赏泡茶程式以及欣赏茶具、环境和音乐、服饰之美等。在选水时以清澈甘冽的泉水为佳,在生活中可选用矿泉水和纯净水来冲泡茶。

所述冲泡使用的方法为:首先取所述方法制成的冻绿叶茶,采用下投法,也就是说先将冻绿叶茶放入杯中后,冲入沸水(沸水冲入杯中约五分之一)进行温润浸泡,浸泡时间为3秒-5秒,冻绿叶茶(重量单位为:克)与水(容量单位:毫升)两者之间的加入的比例为1:8-10(水的容量在8-10毫升范围均可),然后再注入沸水(沸水冲入杯中约十分之七)浸泡,再浸泡15秒-20秒时间,冻绿叶茶(重量单位为:克)与水(容量单位:毫升)两者之间的加入总比例为1:80-90(水的容量在80-90毫升范围均可),浸泡总时间合计为18秒-25秒,最后将茶叶与茶汤分离饮用,茶叶可冲泡多次,最好不超过3次。

不同的茶叶种类,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浸出率的异同,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本发明的冻绿叶茶制造工艺,其制备的工序简化、控制方便、产率提高,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取冻绿叶茶冲泡使用方法具有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使用价值高。

本发明的冻绿叶植物叶制造成冻绿叶茶具有止痛、消肿、消食、通便、清热利尿、利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消化不良及便秘、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疮疡、跌打内伤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有利于对本发明及其优点、效果更好的了解,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冻绿叶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采摘鲜叶→摊凉→萎凋→杀青→回潮→揉捻→整形→干燥,八道工序。

1)摊凉萎凋:首先采摘冻绿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根据大叶种特点为减少多酚类含量,减少苦涩味,采用萎凋新工艺。萎凋时间视季节而定,一般以摊凉萎凋8-14小时,至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65-75%为宜。增加此工序可以促进成茶条索紧结,滋味醇厚,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70%为宜。

2)杀青:(杀青对冻绿叶茶产品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投叶量、温度、时间它们是互相牵连制约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大叶种原料多酚氧化酶活性快、叶大梗粗,水分含量高,宜采用高温杀青,杀青叶及时摊凉,有利于品质提高。

杀青方式:杀青机,在260℃-270℃下杀青处理,投鲜叶量4kg-5kg,杀青时间为20-30分钟,再进行摊凉。

3)摊凉(回潮):冻绿叶的嫩叶杀青后及时摊凉,摊凉时间为30-60分钟,摊凉后的嫩叶温度必须常温,冻绿叶的老叶(或者冻绿叶制作黑毛茶原料时)摊凉时间不需要太长,要掌握老叶温度,须视茶叶之状态,进入下一个热揉工序。

4)揉捻(揉捻是冻绿叶茶产品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掌握轻、重、轻原则,揉捻总时间为50-65分钟,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分别为:轻揉捻20-25分钟,重揉捻10-15分钟,轻揉捻20-25分钟;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还要掌握嫩叶冷揉、老叶热揉的原则。冷揉: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热揉: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5)整形:揉捻后立即解块筛分整形,采用挤压、解块、再挤压、再解块的循环整形的方式,循环整形7-10次,每次循环总时间分别为:挤压5-8分钟,解块2-5分钟;

6)干燥(冻绿叶茶产品干燥作用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用烘干机风温93-100℃烘至7~8成干,立即散热摊凉,然后再次烘干至足干。再次烘干又称为复干时温度掌握先高(90℃为宜),后低(60℃为宜)。如采用揉捻叶解决筛分后直接炒干工艺,则碎型茶比例大,外形品质均不理想。

本发明采用杀青新工艺:

杀青对冻绿叶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操作上应严格要求。冻绿叶茶杀青要求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等为目的,生产实践证明,杀青温度过低,杀青时听不到有鲜叶爆声,必然会出现红梗红叶,导致冻绿叶品质下降。杀青叶产生红变的原因,就是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相反还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无色的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迅速变成红色的氧化物。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杀青设备内)26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红梗、红叶产生。杀青温度高,会使茶叶产生焦斑、爆点,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与此相反则为老杀。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老叶含水少,酶活性较低,适当嫩杀有利于形成条索,减少碎末茶。杀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鉴定一当杀青叶达到手捏成团,稍有弹性,嫩梗不易折断;色泽墨绿,叶面失去光泽,叶减重率约40%时为杀青适度。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香气带生青,滋味显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亦易产生烟焦。

目前生产上可以使用滚筒杀青机。滚筒杀青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较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是容易产生青涩味茶,制茶性能有待改进和提高。滚筒杀青机的工效与筒径有关,筒径大,工效高。滚筒杀青机杀青时间(叶子在筒内的滞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冻绿叶茶品质的形成,短者其成品茶往往有较重的涩味,长者其成品茶产生较重的焦味,滚筒杀青机筒体转速与筒内螺旋角大小决定了杀青时间的长短,是杀青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筒体两端各60厘米内的螺旋角应大于45度,以使进叶与出叶流畅,减少筒内两端出现粘叶现象。筒体中段的螺旋角以不大于15度为宜,有利于延长叶子在筒内滞留时间。

根据生产经验,用好滚筒杀青机要注意以下两点:火力不宜过猛,投叶量不宜太多。判断的方法是:在杀青过程中,观察筒内翻滚的叶子时,如果看得清,而且筒腔内没有水汽滞留,表明适宜;若滚筒两端直冒水汽,看不清筒内叶子翻转,说明投叶过多,这会影响叶子正常翻滚,容易产生半生不熟的烟焦茶。由于滚筒杀青出来的叶子其芽叶不同部位失水很不平衡,叶缘失水多,叶脉失水少,叶子总的含水量又往往偏高,叶质适揉性较差,因此,最好在滚筒出口处放置一台风扇或接上振动槽,使其透气摊凉,促进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继续蒸发,这样,有利于揉捻成条。在内质上因杀青叶有黄熟现象,因而制出来的茶叶也带有“熟粽叶味”,香味鲜爽度较差。

本发明采用揉捻工艺:

揉捻是冻绿叶茶塑造条状外形的一道工序、且对提高成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揉捻机种类很多,型号不一,机械性能有异。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冻绿叶茶揉捻不宜使用大型机种,大型机揉桶大,投叶量多,揉时长,揉捻中叶温也高,易使揉捻叶产生黄熟现象。

制冻绿叶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进行的揉捻,热揉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用冷揉,因为嫩叶纤维少,韧性大,角质层薄,水溶性果胶含量多,揉捻中易形成条索,而且嫩叶冷揉能保持黄绿明亮的汤色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用热揉,因老叶纤维多,叶质粗硬,揉捻不易成条,采用热揉是利用叶质受热变软的特性,有利于揉紧条索,减少碎末茶,提高外形品质。

冻绿叶茶投叶量的确定:各种揉捻机投叶量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投叶太少,会降低揉捻加压的效果,难以揉紧条索;投叶太多,叶子在揉桶内翻动受阻,导致揉捻不匀,往往底层茶多碎片末,上层茶多偏条,这是条形茶产生松、扁、碎弊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揉捻加压:揉捻过程加压轻重与加压时间,对茶叶条索松紧、扁碎有很大的影响。揉捻程度的轻重,对叶组织的破损率及内质上的色、香、味关系更大。整个揉捻过程的加压原则应该是“轻一重一轻”。开始揉捻的5分钟内不应加压,待叶片逐渐沿着主脉初卷成条后再压,加压程度要根据揉捻叶的老嫩而定,嫩叶以轻压、中压为主,三级以下的叶子加压要逐步加重。具体掌握可按以下所示进行:揉捻开始到揉捻结束,采用空压--轻压--重压--松压。如果加压过早、过重或是一压到底,往往造成条索扁碎,汤色、滋味也不理想。

本发明解块分筛工艺:

冻绿叶茶杀青叶经过揉捻后,易结成团块,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核桃,需经解块机的解块轮打击,团块才被解散。解块机可配置5孔筛网,把被揉碎的茶叶筛出,与筛面的条茶分开制作,可提高毛茶品质。

本发明干燥工艺:

冻绿叶茶经揉捻解块后的湿茶坯,含水率在60%左右,如果直接进行干燥,会导致茶叶产生烟焦味,茶汤混浊,沉淀物增多。需要进行烘三青工艺。要掌握以下三点:

第一,要分次投叶,且投叶量不宜太多,以防一次投叶过多,引起筒壁温度骤然下降,筒内水汽弥漫,筒壁粘结叶子,而被粘附的二青叶又随着水分的散失产生焦化,形成烟焦味。一般瓶式炒干机每筒投叶量为10-15kg,分3-5次,在2-3分钟内投完较妥。

第二,温度不宜过低,投入揉捻叶时,筒内如有轻微的爆声发出,表明温度适宜。滚8-10分钟后应打开炉门以降低火温,防止筒内茶叶产生爆点,甚至烟焦。

第三,滚的时间约为15分钟,若时间过长,茶叶容易发灰,有损干茶色泽的绿润。

要制好茶叶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制茶技术外,正确使用茶机也是重要的一环。某一种制茶机器,一般只能适合某一工序,但现在有不少地方制炒青时,把瓶式机既用作杀青,又用作炒干机,将炒青绿茶变成了“滚青绿茶”,品质不好,造成外形粗松,条索钩曲,色泽灰暗。

采用本方法将冻绿叶茶产品制造成珠茶形状,珠茶因外形呈圆紧颗粒状,宛如珍珠,亦称圆茶,也称为圆炒青茶。品质特征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茶骨重实,如同珍珠,香高味浓,经久耐泡,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完整。制作工艺独特,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不同点在于传统珠茶采用的杀青方法。珠茶杀青时间短,叶色翠绿,香气清爽。珠茶杀青时间较长一些,使叶质柔软,避免产生红梗红叶,有利于以后做形。特别可减轻在较长的干燥过程中黄变的程度。珠茶杀青还必须根据原料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对雨水叶、露水叶、肥状叶、嫩叶、老叶应掌握不同的杀青原则。杀青叶适度标准是:叶熟不黄,色翠不生,叶质柔软而不焦。若杀青掌握不当,易造成烟焦味,严重影响品质。

本发明冻绿叶茶产品中含有:茶多酚、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茶氨酸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锰、锌、氟、硒等有价值的物资。冻绿叶茶产品研发成功,开辟了新的健康领域。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其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对红茶汤色的红艳度和滋味有决定性作用。黄酮类物质又称花黄素,是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之一,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2%。花青素呈苦味,紫色芽中花青素含量较高,如花青素多,茶叶品质不好,会造成红茶发酵困难,影响汤色的红艳度;对绿茶品质更为不利,会造成滋味苦涩、叶底青绿等弊病。茶叶中酚酸含量较低,包括没食子酸、茶没食子素、绿原酸、咖啡酸等。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它们对健康的好处有:抗炎症、抗过敏、抑制细菌、抑制寄生虫、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防治血管疾病、防治血管栓塞、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化学毒物等。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帮助人体防御辐射、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抗脂肪氧化、抗衰老。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游离氨基酸在生物体内这些氨基酸仅以游离状态存在着(例如:β-丙氨酸,γ-氨基丁酸)。氨基酸在人体中的存在,不仅提供了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而且对于促进生长,进行正常代谢、维持生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人体缺乏或减少其中某一种,人体的正常生命代谢就会受到障碍,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或生命活动终止。游离氨基酸可以被身体很好的吸收利用,减轻肠胃和肝胆的消化负担,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

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锌:参与蛋白质的代谢、儿童的生长发育、胰岛素的功能、创伤的愈合、味觉的敏感性、消化和呼吸等有关的酶的合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冻绿叶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1)摊凉萎凋:采摘冻绿叶植物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10kg(大批量生产依此为单位,进行大量生产冻绿叶茶产品),摊凉萎凋12小时,至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75%为宜;

2)杀青: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在270℃下杀青处理,杀青时间为25分钟;

3)摊凉(回潮):杀青后及时摊凉,摊凉时间为40分钟;

4)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为65分钟,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分别为:轻25分钟--重15分钟--轻25分钟;同时还要掌握嫩叶冷揉、老叶热揉的原则。冷揉: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热揉: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5)整形:揉捻后立即解块筛分整形,采用挤压、解块、再挤压、再解块的循环整形的方式,循环整形10次,每次循环总时间分别为:挤压8分钟--解块5分钟;

6)干燥:采用瓶式炒干机每筒投叶量为10公斤,分5次,在2分钟内投完,然后在风温100℃下烘至8成干,立即散热摊凉,然后再次烘干,温度掌握先高(90℃为宜),后低(60℃为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冻绿叶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1)摊凉萎凋:采摘冻绿叶植物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10kg(大批量生产依此为单位,进行大量生产冻绿叶茶产品),摊凉萎凋8小时,至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65%为宜;

2)杀青: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在260℃下杀青处理,杀青时间为30分钟;

3)摊凉(回潮):杀青后及时摊凉,摊凉时间为60分钟;

4)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为50分钟,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揉捻总时间分别为:轻20分钟--重10分钟--轻20分钟;同时还要掌握嫩叶冷揉、老叶热揉的原则。冷揉: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热揉: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5)整形:揉捻后立即解块筛分整形,采用挤压、解块、再挤压、再解块的循环整形的方式,循环整形7次,每次循环总时间分别为:挤压5分钟--解块2分钟;

6)干燥:采用瓶式炒干机每筒投叶量为10kg(大批量生产依此为单位,进行大量生产冻绿叶茶产品),分3次,在3分钟内投完,然后在风温100℃下烘至8成干,立即散热摊凉,然后再次烘干,温度掌握先高(90℃为宜),后低(60℃为宜)。

实施例3

泡茶是用开水浸泡成品茶,使茶中可溶物质溶解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讲究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

冻绿叶茶主要是欣赏茶的色香味形,也包括观赏泡茶程式以及欣赏茶具、环境和音乐、服饰之美等。在选水时以清澈甘冽的泉水为佳,在生活中可选用矿泉水和纯净水来泡茶。

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取冻绿叶茶冲泡使用方法:

采用下投法,就是首先将冻绿叶茶放入杯中后,冲入沸水(沸水冲入杯中约五分之一)进行温润浸泡,浸泡时间为3秒-5秒,冻绿叶茶(重量单位为:克)与水(容量单位:毫升)两者之间的加入的比例为1∶8-10(水的容量在8-10毫升范围均可),然后再注入沸水(沸水冲入杯中约十分之七)浸泡,再浸泡15秒-20秒时间,冻绿叶茶(重量单位为:克)与水(容量单位:毫升)两者之间的加入总比例为1∶80-90(水的容量在80-90毫升范围均可),浸泡总时间合计为18秒-25秒,最后将茶叶与茶汤分离饮用,茶叶可冲泡多次,最好不超过3次。

冲泡条件:

沏冻绿叶茶冲泡的水温:100℃温度。

沏冻绿叶茶浸泡的时间:18秒-25秒

沏绿叶茶的“茶水比”:冻绿叶茶(重量单位为:克)与水(容量单位:毫升)两者之间总比例为1∶80-90(水的容量在80-90毫升范围均可)

不同的茶叶种类,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浸出率的异同,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