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动物健康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应用及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及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子之一。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3以上,居世界首位。随着油菜籽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除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为主产区外,因为其可利用冬闲地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地,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预期我国油菜籽的产量会不断提高。
菜籽粕是我国供需量第二大的植物蛋白原料,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具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和产量高价格低廉的等优势。其一、菜籽粕含32%以上粗蛋白,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丰富,钙、硒、铁、镁、锰、锌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比豆粕2倍。其二,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居世界首位,使得菜籽粕价格低廉,来源方便。在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情况下,这些优势使菜籽粕成为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饲料的主要蛋白源,能有效缓解我国水产养殖饲料蛋白资源短缺的供需矛盾,提高鱼类养殖效益。由于菜籽粕含有较高的芥酸等抗营养因子,可对鱼类健康和生长产生危害,使其在鱼类饲料中使用受到严重限制。
肠炎是我国草鱼等主要养殖鱼类的常见疾病之一。鱼类肠炎的致死率通常在50%,有时甚至高达90%,是危害严重的淡水养殖鱼类疾病,每年造成数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最新研究表明:芥酸是诱导鱼类肠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征表现为: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严重影响鱼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生长。
基于此,研究并设计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应用及饲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饲料,可有效预防芥酸诱导鱼肠炎的发生,提高鱼类生长速度、疾病抵抗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淡水养殖鱼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6:0.002-0.008份,胆碱0.12-0.23份,铜0.0005-0.006份,赖氨酸1.1-1.8份。
优选,所述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6:0.003-0.006份,胆碱0.16-0.21重量份,铜0.0006-0.004份,赖氨酸1.4-1.7份。
优选,所述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6:0.002份,胆碱0.12份,铜0.0005份,赖氨酸1.1份。
优选,所述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6:0.008份,胆碱0.23份,铜0.006份,赖氨酸1.8份。
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B6:0.004份,胆碱0.18份,铜0.0009份,赖氨酸1.6份。
其中,维生素B6是鱼类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具有辅酶功能的维生素,在鱼类生长中其重要的作用。发明人经多次试验发现,维生素B6,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广泛参与鱼类的生理生化反应,发挥调节作用。在营养组方中添加特定比例范围的维生素B6能提高鱼类的存活率、促进鱼类生长,改善肌肉品质。维生素B6能降低因芥酸诱导鱼以肠道皱襞上皮细胞脱落为特征的肠炎发生。
其中,胆碱是鱼类必需的B族维生素,发明人经多次研究发现,当营养组方中缺少胆碱时,有肾脏退化性病变及小肠出血等症状,饲料效率降低,鱼类生长缓慢,肠管出现异常。在营养组方中添加特定比例范围的胆碱可提高饲料效率、鱼体增重率、使鱼肉肉质鲜美,能有效预防芥酸诱导鱼肠炎、肾脏红肿充血等的发生。
其中,铜是鱼类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生理过程,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酪氨酸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等。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铜能促进肌肉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鱼肌肉中蛋白质和羟脯氨酸含量,增加鱼类肌肉的嫩度,以改善品质,同时防止芥酸诱导引起的鱼肠上皮细胞空泡化。
其中,赖氨酸是鱼类必需氨基酸之一,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营养组方中的适量赖氨酸,可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提高鱼类对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抵抗力。赖氨酸能显著降低因芥酸诱导的以肠皱襞顶端平化为特征的鱼肠炎发生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将组分维生素B6,胆碱,铜,赖氨酸等营养物质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后作为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组方中组分的选择和配比的要求非常严格,要解决芥酸诱导鱼肠炎导致鱼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影响鱼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生长的问题,就需要找到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具体组分、及组方的具体配比,对于处方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量比例的变化,对产品的预防芥酸诱导鱼肠炎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改善鱼类生产性能,促进肠道生长发育,提高肌肉品质和芥酸等有毒有害物质抵抗能力等技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差异。其中组分增加或者某一种组分的用量比例发生变化,所相应的其他组分的用量或辅料也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因此对于营养组方中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量比例的变化后能够达到抗预防由于芥酸诱导鱼肠炎的发生,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降低皱襞两侧上皮细胞的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等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有限次实验或者简答的推理就能够得出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使用方法,将上述比例的营养组方加入到基础饲料中。
优选,所述营养组方与基础饲料的重量比为0.2:98.2—2:98,即得实验饲料。
优选,将实验饲料搅拌、混合、制粒,颗粒直径2.5—5.5mm,每日按2.5wt%—5.5wt%鱼体重的量饲喂,饲喂50—60天,每日饲喂3—4次。
其中,基础饲料可为含12g/kg芥酸的实验饲料,主要成分为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粉、玉米淀粉和α-淀粉。基础饲料也可为如鱼粉、肉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鱼油、豆油、麦麸、米糠等,为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所公知。
基础饲料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号CN2016102763590制备获得,按照上述使用方法饲喂鱼类,营养组方发挥良好的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效果。
实验饲料经制粒获得后,可置于4℃温度中保存备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应用,所述营养组方应用于淡水养殖的鲤科鱼类。
本发明所述的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及含有该营养组方的饲料可适用于草鱼、鲤鱼等淡水养殖鱼类,尤其适用于草鱼。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鱼料,优选,100重量份的饲料中,含有0.2-1.2wt%的营养组方,该处饲料又称鱼饲料或实验饲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可有效预防由于芥酸诱导鱼肠炎的发生,肠道上皮的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的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较未使用该营养组方的情况的鱼分别降低92%、90%和93%以上。
(2)本发明所述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及含有该营养组方的鱼饲料,提供鱼类生长必需的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肌肉品质、疾病抵抗能力,同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势。
(3)本发明所述的营养组方的使用方法,严格根据鱼类的生长周期,鱼类的食用量、鱼类生长周期内食用的芥酸对鱼肠炎的诱导情况等因素科学饲养,提高鱼类生长性能,促进肠道生长发育、增强鱼类对饲料中芥酸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抵抗力,且饲养方法可操作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性能测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测试方法。
实施例1:
一种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维生素B6:0.004份,胆碱0.18重量份,铜0.0009份,赖氨酸1.6份,混合后制得营养组方S1。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S1的应用效果,按照申请号CN2016102763590所述方法建立鱼肠炎模型,将223-236g的生长中期草鱼192尾作为建立肠炎模型的对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尾鱼,组间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日粮为含有规定比例营养组方的鱼饲料,对照组的日粮为不添加营养组方的相同重量的鱼饲料。对照组和试验组中的基础饲料成分相同。
将营养组方S1加入到基础饲料中,即的实验饲料D1,基础饲料的制备方法可采用CN2016102763590获得,具体地,基础饲料含芥酸,主要成分为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粉、玉米淀粉和α-淀粉。实验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8%的本发明营养组方,制粒,颗粒直径为5mm,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在选择的草鱼饲养在1立方米的网箱中,将实验饲料搅拌、混合、制粒,颗粒直径5mm,每日按3wt%鱼体重的量饲喂,饲喂60天,每日饲喂4次。
对实施例1中添加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处理的鱼采用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式进行攻毒,以检测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测定相关指标,并记录在表1中。
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维生素B6:0.008份,胆碱0.23份,铜0.006份,赖氨酸1.8份,混合后制得营养组方S2。
其余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检测数据记录在表1中。
实施例3:
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维生素B6:0.002份,胆碱0.12份,铜0.0005份,赖氨酸1.1份,混合后制得营养组方S3。
其余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检测数据记录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维生素B6:0.001份,胆碱0.28份,铜0.0003份,赖氨酸1.0份,混合后制得营养组方DS1。
其余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检测数据记录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维生素B6:0.009份,胆碱0.11份,铜0.007份,赖氨酸1.9份,混合后制得营养组方DS2。
其余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检测数据记录在表1中。
上述实施例1、2、3、对比实施例1-2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试验,S1、S2、S3、DS1、DS2添加量分别为鱼饲料总量的1.8wt%、2wt%、1.2wt%、0.1wt%、2.3wt%。
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采用与实施例1的相同的方式进行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对照组及对比例1-2,采用本发明所述配方的营养组方喂食养殖鱼后,均能有效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实验组即实施例1-3中,鱼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及对比组即对比例1-2中鱼有大幅下降,肠道上皮的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的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分别降低92%、90%和93%以上。
而且,通过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相对比,可以看出,组成营养组方的各营养物质的含量对于养殖鱼能否有效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的影响很大,采用在本发明所述范围内的营养组方饲喂的养殖鱼能有效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而采用不在本发明所述范围内的营养组方饲喂的养殖鱼的有效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的效果改善不明显,甚至可能较未采用营养组方饲喂的养殖鱼的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的效果还差,对比实施例1-2的养殖鱼的肠道上皮的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的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达到89、80和66%以上。
同时通过表1中可分析出,采用实施例1-3所述营养组方饲养周期内,相对于对照组,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养殖鱼的饲料效率、增重率、肠体指数、肠长指数均具有明显优势,肌肉嫩度增加,肠道红肿充血率、脾脏和头肾充血肿大率均显著降低。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营养组方及含有该组方的饲料均能有效抵抗芥酸诱导鱼肠炎发生,肠道上皮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分别降低92%、90%和93%以上,保障了肠道的健康;同时改善鱼类生产性能,促进肠道生长发育,提高肌肉品质和病菌抵抗能力。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