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含量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680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含量的养殖饲料。



背景技术:

河豚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长江第一鲜之称,河豚鱼的食用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形成特有的河豚饮食文化,河豚除了肉质鲜美为人所爱之外,其体内含有的河豚毒素也为众人所知,河鲀毒素是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脏、血液中,其次是眼睛、鳃和皮肤中,河豚的卵巢和肝脏为河豚内脏中第二大剧毒脏器,河豚毒素具有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局部麻醉、戒毒及抑制肿瘤的功效,而且能特异性阻滞钠离子通道,在生理学研究中,已经成为机制研究的工具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疗价值。

目前人工养殖河豚大多供于食用,河豚饲料一般是从提高河豚可食用部分品质、河豚养殖成活率、降低河豚体内毒素积累方面入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含量的养殖饲料,以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积累为目的,得到的河豚中河豚毒素含量较高,及其适用医学、提取、试验、制药领域使用。

本发明一种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含量的养殖饲料,该河豚养殖饲料在制作时,

向质量浓度为3-5%盐水中加入盐水重量0.031-0.033倍的硫胺、0.005-0.008倍的过磷酸钙、0.023-0.025倍的啤酒酵母、1-2倍的麦芽糖混合均匀,调节PH至7.2,接种溶藻弧菌,接种量为1.8-2%,接种新鲜活化后的小球藻藻种,接种量为30-40%,在温度为20-23℃、光强度为8000-9000LX的环境下,培养30-35天,获取小球藻;

将小球藻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与鱼粉、红血虫、豆粕按1: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河豚养殖饲料。

该河豚饲料用于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的积累量。

鲀毒素是寄生的产毒菌(海洋中的弧菌),在生长过程中所分泌并积累的一种毒素,其寄生在小球藻和小海螺上,由于河鲀在生长过程中摄食大量带巨毒的小球藻和小海螺,这些毒素经食物链作用传递到河鲀体内。

本发明河豚饲料在制作时,依旧在小球藻培育过程中接种溶藻弧菌使溶藻弧菌寄生在小球藻上实现分泌和积累毒素,在常规小球藻培养液中,加入啤酒酵母和麦芽糖,能够显著提高溶藻弧菌的活性,从而提高溶藻弧菌总分泌和毒素积累量,得到的小球藻添加于鱼粉、红血虫、豆粕中作为河豚养殖饲料,能够显著提高河豚体内河豚毒素的含量,提高河豚医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向质量浓度为3%盐水中加入盐水重量0.031倍的硫胺、0.005倍的过磷酸钙、0.023倍的啤酒酵母、1倍的麦芽糖混合均匀,调节PH至7.2,接种溶藻弧菌,接种量为1.8%,接种新鲜活化后的小球藻藻种,接种量为30%,在温度为20℃、光强度为8000LX的环境下,培养30天,获取小球藻;

将小球藻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与鱼粉、红血虫、豆粕按1: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河豚养殖饲料。

将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

取随机捞取养殖塘内河豚,每亩捞取80只,每只取河豚鱼肝组织,剪碎并研磨成糊状,精确称取5g于离心管内,加15mL1%的乙酸,于沸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1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1,残渣继续用8mL的0.1%乙酸反复搅拌后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2,将上清液1、2合并,加入等体积乙醚反复洗脱2次,后经减压法浓缩去除其中残存乙醚,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1mol/LNaOH调节pH至6.5-7.0,再用PBS定容至25mL,立即用于检测,此时提取液1mL相当于0.2g样品。

用ELISA法检测河豚鱼肝组织样品中河豚毒素的含量:

当样品重量为5g、样品提取液为25mL时,河豚毒素的含量(μg/g)=CX/200;其中C为酶标板上测得的河豚毒素浓度(ng/mL),根据标准曲线求得,X为样品提取液稀释倍数。

检测得到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48.66(μg/g)。

对照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添加啤酒酵母、麦芽糖,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检测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4.53(μg/g)。

实施例2、

向质量浓度为4%盐水中加入盐水重量0.032倍的硫胺、0.0065倍的过磷酸钙、0.024倍的啤酒酵母、1.5倍的麦芽糖混合均匀,调节PH至7.2,接种溶藻弧菌,接种量为1.9%,接种新鲜活化后的小球藻藻种,接种量为35%,在温度为22℃、光强度为8500LX的环境下,培养32天,获取小球藻;

将小球藻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与鱼粉、红血虫、豆粕按1: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河豚养殖饲料。

将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

处理结束后,取随机捞取塘内河豚,每亩捞取80只,每只取河豚鱼肝组织,剪碎并研磨成糊状,精确称取5g于离心管内,加15mL1%的乙酸,于沸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1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1,残渣继续用8mL的0.1%乙酸反复搅拌后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2,将上清液1、2合并,加入等体积乙醚反复洗脱2次,后经减压法浓缩去除其中残存乙醚,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1mol/LNaOH调节pH至6.5-7.0,再用PBS定容至25mL,立即用于检测,此时提取液1mL相当于0.2g样品。

用ELISA法检测河豚鱼肝组织样品中河豚毒素的含量:

当样品重量为5g、样品提取液为25mL时,河豚毒素的含量(μg/g)=CX/200;其中C为酶标板上测得的河豚毒素浓度(ng/mL),根据标准曲线求得,X为样品提取液稀释倍数。

检测得到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54.35μg/g)。

对照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取消添加啤酒酵母、麦芽糖,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检测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4.538(μg/g)。

实施例3、

向质量浓度为5%盐水中加入盐水重量0.033倍的硫胺、0.008倍的过磷酸钙、0.025倍的啤酒酵母、2倍的麦芽糖混合均匀,调节PH至7.2,接种溶藻弧菌,接种量为2%,接种新鲜活化后的小球藻藻种,接种量为40%,在温度为23℃、光强度为9000LX的环境下,培养35天,获取小球藻;

将小球藻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与鱼粉、红血虫、豆粕按1:3:1: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河豚养殖饲料。

将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

处理结束后,取随机捞取塘内河豚,每亩捞取80只,每只取河豚鱼肝组织,剪碎并研磨成糊状,精确称取5g于离心管内,加15mL1%的乙酸,于沸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1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1,残渣继续用8mL的0.1%乙酸反复搅拌后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以8000r/min的速率离心15分钟,保留上清液2,将上清液1、2合并,加入等体积乙醚反复洗脱2次,后经减压法浓缩去除其中残存乙醚,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1mol/LNaOH调节pH至6.5-7.0,再用PBS定容至25mL,立即用于检测,此时提取液1mL相当于0.2g样品。

用ELISA法检测河豚鱼肝组织样品中河豚毒素的含量:

当样品重量为5g、样品提取液为25mL时,河豚毒素的含量(μg/g)=CX/200;其中C为酶标板上测得的河豚毒素浓度(ng/mL),根据标准曲线求得,X为样品提取液稀释倍数。

检测得到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58.02μg/g)。

对照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取消添加啤酒酵母、麦芽糖,得到的河豚养殖饲料作为河豚日常饲料饲喂河豚,连续饲喂1个月,检测河豚肝组织中河豚毒素平均含量为:4.54(μg/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