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后备母猪发情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38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后备母猪发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



背景技术: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生产力低于国外母猪生产水平,除了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有关外,后备期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据报道,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推迟的比例达20%~30%,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意味着母猪繁殖周期的开始,初情日龄较早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国内规模场后备母猪的初情时间差异较大,初情期为160~240日龄,初情率较低,进入配种环节的淘汰率较高。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技术能有效解决初情期启的问题。饲粮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影响着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初情期启动。有研究表明,改变营养和蛋白摄入水平可引起卵泡液成分变化,进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随后的胚胎发育,增加饲粮蛋白质水平,能提高后备母猪血清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浓度。目前有关饲粮氨基酸营养对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仍然鲜有报道。本专利为后备母猪氨基酸营养调控技术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后备母猪发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应用于后备母猪饲粮中,可显著提早后备母猪的初情日龄,提高其发情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提高后备母猪发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在后备母猪体重为70-100kg阶段,其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L -赖氨酸盐酸盐(含L -赖氨酸78.0%)45.0%,DL -蛋氨酸(纯度为99.0%)7.5%,L -苏氨酸(纯度为98.5%)5.0%,L -色氨酸(纯度为98.5%)2.5%和脱酯米糠40.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100-125kg阶段,该功能型复合氨基酸由以下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L -赖氨酸盐酸盐(含L -赖氨酸78.0%)45.0%,DL -蛋氨酸(纯度为99.0%)5.0%,L-苏氨酸(纯度为98.5%)2.5%,L -色氨酸(纯度为98.5%)2.5%和脱酯米糠45.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70-100kg阶段,按所述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氨基酸,应用于后备母猪饲粮中;其中饲粮的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玉米70.0%,大豆粕12.0%,麦皮8.0%,膨化大豆6.0 %,50%氯化胆碱0.12 %,石粉0.78 %,磷酸氢钙1.80 %,食盐0.40 %,复合氨基酸0.40 %和预混料0.5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100-125kg阶段,按所述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氨基酸,应用于后备母猪饲粮中;其中饲粮的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玉米70.0%,大豆粕14.0%,麦皮12.0%, 50%氯化胆碱0.12 %,石粉0.78 %,磷酸氢钙1.80 %,食盐0.40 %,复合氨基酸0.40 %和预混料0.50%。

所述的预混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为:五水硫酸铜0.2%,一水硫酸亚铁10.0%,一水硫酸锌8.56%,一水硫酸锰1.28%,1%碘酸钙0.8%,1%亚硒酸钠0.6%,维生素A 0.48%,维生素D3 0.12%,维生素E 1.8%,维生素K3 0.04%,维生素B1 0.08%,维生素B2 0.12%,维生素B60.08%,1%维生素B12 0.04%,烟酸0.3%,泛酸0.2%,叶酸0.02%,2%d-生物素0.4%和脱酯米糠74.8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能提高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并通过调控代谢激素和生殖激素变化,促进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可显著提早后备母猪的初情日龄,提高其发情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能提高后备母猪发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在后备母猪体重为70-100kg阶段,其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L -赖氨酸盐酸盐(含L -赖氨酸78.0%)45.0%,DL -蛋氨酸(纯度为99.0%)7.5%,L -苏氨酸(纯度为98.5%)5.0%,L -色氨酸(纯度为98.5%)2.5%和脱酯米糠40.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100-125kg阶段,该功能型复合氨基酸由以下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L -赖氨酸盐酸盐(含L -赖氨酸78.0%)45.0%,DL -蛋氨酸(纯度为99.0%)5.0%,L-苏氨酸(纯度为98.5%)2.5%,L -色氨酸(纯度为98.5%)2.5%和脱酯米糠45.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70-100kg阶段,按所述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氨基酸,应用于后备母猪饲粮中;其中饲粮的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玉米70.0%,大豆粕12.0%,麦皮8.0%,膨化大豆6.0 %,50%氯化胆碱0.12 %,石粉0.78 %,磷酸氢钙1.80 %,食盐0.40 %,复合氨基酸0.40 %和预混料0.50%。

在后备母猪体重为100-125kg阶段,按所述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氨基酸,应用于后备母猪饲粮中;其中饲粮的原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玉米70.0%,大豆粕14.0%,麦皮12.0%, 50%氯化胆碱0.12 %,石粉0.78 %,磷酸氢钙1.80 %,食盐0.40 %,复合氨基酸0.40 %和预混料0.50%。

所述的预混料组成按质量分数计为:五水硫酸铜0.2%,一水硫酸亚铁10.0%,一水硫酸锌8.56%,一水硫酸锰1.28%,1%碘酸钙0.8%,1%亚硒酸钠0.6%,维生素A 0.48%,维生素D3 0.12%,维生素E 1.8%,维生素K3 0.04%,维生素B1 0.08%,维生素B2 0.12%,维生素B60.08%,1%维生素B12 0.04%,烟酸0.3%,泛酸0.2%,叶酸0.02%,2%d-生物素0.4%和脱酯米糠74.88%。

试验设计:随机对比饲养试验。以后备母猪为试验对象,对照组日粮参照NRC(1998)后备母猪营养需要标准配制,试验组在保持饲粮其它营养水平与对照组相同的情况下,饲粮中添加按特定比例配制的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对照组、试验组各40头后备母猪,每个含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1) 生长性能指标

初始体重:试验开始时试验猪禁食24 h的体重,结束体重:试验猪体重约100 kg和后备猪群出现发情征状时试验猪禁食24 h的体重,第一个阶段的结束体重作为第二阶段的初始体重。统计每个重复(栏)试验期的喂料量,分别计算二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2) 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指标

饲料粗蛋白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9.5-2010[11]推荐的方法,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jeltec TM-8400,丹麦福斯公司)测定。饲料氨基酸分析方法:饲料样品粉碎过60目筛,在水解管内加6 mol/L盐酸10 mL,真空泵抽真空,110±1 ℃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4 h,冷却定容,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日立L-8800,日本日立公司)测定氨基酸含量。饲料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为2个样品测定值的平均值。

3) P2背膘厚

后备猪个体称重后的同时,在左侧最后肋骨处距离背中线6.5 cm处测定,采用背膘测定仪(亚卫8800 型,亚卫畜牧广州新技术有限公司)测定。

4) 发情率:发情率系指发情母猪头数占母猪总头数的比例,其统计时间为猪群内出现发情后的1个月。

5) 血液指标

试验猪个体称重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头猪,前腔静脉采血约10 ml,静置1 h ,5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血清样品在-20 ℃贮存,待测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UN)采用脲酶法,仪器为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6000(PC)。血清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仪器为酶标仪(Multiskan-3,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血清胰岛素(IN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采用ELISA方法,仪器为美国Biotek公司ELX800型酶标仪。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

5)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与说明:

1)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饲粮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表2 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注:上表同行数据肩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2可见:70-100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52%,料重比降低4.48%,差异均显著(P<0.05);100-125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料重比降低1.28%,差异显著(P<0.05)。

2)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饲粮对后备母猪背膘厚、发情日龄和发情率的影响,结果详见表3。

表3 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饲粮对后备母猪背膘厚、发情日龄和发情率的影响

注:上表同行数据肩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3可知,试验组比对照组初情日龄7.87天,差异显著(P<0.05),发情率提高4.1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能促进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提高其发情率。

3)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饲粮对后备母猪血清代谢产物和代谢激素的影响,结果详见表4。

表4 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对后备母猪血清代谢产物和代谢激素的影响

注:上表同行数据肩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4可知,70-100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血清尿素氮降低10.0%,差异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125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血清尿素氮降低19.28%,差异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胰岛素浓度提高56.89%(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提高31.11%,差异显著(P<0.05)。

4)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饲粮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详见表5。

表5 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对后备母猪100-125kg阶段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注:上表同行数据肩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5可知,100-125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血清促黄体素浓度提高29.92%,差异显著(P<0.05),血清雌二醇浓度10.41%,差异显著(P<0.05)。

通过试验结果可知,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后备母猪血清代谢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和生殖激素(促黄体素、雌二醇)浓度均出现显著增加,促成后备母猪初情日龄提早和发情率的提高,说明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代谢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分泌的代谢途径,而参与情期启动的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为化学信号介导对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分泌的调节,性腺轴接收促黄体素的化学信号,刺激排卵和增加雌激素(雌二醇)的分泌。因此,试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饲粮氨基酸对母猪初情期启动调控的影响。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功能型复合氨基酸能提高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并通过调控代谢激素和生殖激素变化,促进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提高发情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