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068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饲料。



背景技术: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要根据不同畜禽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而帛定的饲养标准,其次要有一个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鱼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鱼喂养的饲料。鱼饲料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随着池塘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投入、高产出的池塘精养技术越来越精细化。现在市场需求正在向需求更多的鱼向需求更高品质的鱼转变。池塘精养的过程中,饲料的使用不但直接影响养鱼户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影响着养殖鱼的品质。

饲料的质量决定着池塘养殖鱼的质量的好坏,目前池塘饲养鱼易出现以下问题:鱼体疏松,鳞片脱落,鱼的体色发白变花,目前的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来治疗这些问题,但是,化学药剂不仅会影响鱼的口感,而且会影响水质,这就导致不得不加快换水的速率,给养鱼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池塘养出的鱼味道更加鲜美,减少发病几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健康、环保、增强鱼的免疫力且价格便宜的鱼饲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饲料的质量组分其如下:豆粕30%-35%、米糠25%-30%、虾头粉20%-25%、食盐2%、油渣8%-10%、蚕蛹粉5%-10%、维生素1%、化学益生菌0.6%-0.8%、甘草0.5%-1%。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组分为1%的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0.3%-0.5%、维生素C0.3%-0.5%、维生素E0.3%-0.5%。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组分为0.6%-0.8%的化学益生菌,其具体质量组分为:异麦芽糖0.2%-0.4%、果寡三糖0.2%-0.4%、半乳寡糖0.2%-0.4%。

优选地,所述鱼饲料为圆形颗粒,且直径为1-3mm。

优选地,所述鱼饵料在投放之前,按照水:饵料=1:1.5的比例调试,然后再烘干,然后再进行投放。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取得的明显的有益效果:

(1)养出的鱼免疫力强,品质高、色泽好,如同野生鱼一样。

(2)饲料的直径小,养出的鱼的鱼肉口感好,味道鲜美;

(3)鱼饲料对水质零污染,不破坏水质,无需监控水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添加化学益生菌的目的是:化学益生素是非微生物制剂,在鱼肠道内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

本发明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目的是:添加VC能够增强其免疫功能、提高其抗病能力和存活率;维生素E也是鱼的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为抗氧化,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作为免疫增强物质,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强化吞噬细胞的生成;饲料中高水平的维生素A能提高鱼体内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血清溶菌酶及特异性补体的活力,从而对鱼免疫机能产生重要影响。

本发明中,添加中药添加剂的配比恰当,营养成分全面,诱食力强,促进鱼的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免疫力,增强鱼抗病能力。所述中药添加剂中的各中草药原料在中国药典2005版第一部中均有明确记载,本发明只是选择了其中一部分常见的、对鱼的免疫能力有提高的一些中药。

实施例1

一种鱼饲料,其质量组分其如下:豆粕30%、米糠25.2%、虾头粉20%、食盐2%、油渣10%、蚕蛹粉10%、维生素1%(其中,维生素A0.3%、维生素C0.3%、维生素E0.4%)、化学益生菌0.8%(其中,异麦芽糖0.2%、果寡三糖0.3%、半乳寡糖0.3%)、甘草1%。鱼饲料为圆形颗粒,且直径为1mm,在鱼饲料在投放之前,按照水:饵料=1:1.5的比例调试,然后再烘干,然后再进行投放。

实施例2

一种鱼饲料,其质量组分其如下:豆粕32%、米糠27.2%、虾头粉20%、食盐2%、油渣8%、蚕蛹粉8%、维生素1%(其中,维生素A0.4%、维生素C0.3%、维生素E0.3%)、化学益生菌0.8%(其中,异麦芽糖0.3%、果寡三糖0.3%、半乳寡糖0.2%)、甘草1%。鱼饲料为圆形颗粒,且直径为2mm,在鱼饲料在投放之前,按照水:饵料=1:1.5的比例调试,然后再烘干,然后再进行投放。

实施例3

一种鱼饲料,其质量组分其如下:豆粕35%、米糠25%、虾头粉20%、食盐2%、油渣8%、蚕蛹粉7.2%、维生素1%(其中,维生素A0.4%、维生素C0.3%、维生素E0.3%)、化学益生菌0.8%(其中,异麦芽糖0.3%、果寡三糖0.3%、半乳寡糖0.2%)、甘草1%。鱼饲料为圆形颗粒,且直径为3mm,在鱼饲料在投放之前,按照水:饵料=1:1.5的比例调试,然后再烘干,然后再进行投放。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宗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改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