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红九号柑白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682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英红九号柑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茶是采用天然的柑和茶叶为原料,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其特点是融合了柑的果香和茶的醇香,柑与茶相互吸收精华,风味独特,口感绝佳,并兼具柑和茶的保健功效。市场上以“柑普茶”最为普遍。

目前,柑普茶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鲜采的柑洗干净,晾干,用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掏空果肉,晾干,然后将普洱干茶塞实整个果囊,再盖上刚割下的柑皮,将果子恢复原状,把填充好的柑普茶在烘箱中烘干或者在通风处晾干。

在柑茶制作原料的选择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的柑为最佳原料,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柑皮中内含物更加丰富,并具有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特征,是新会柑农在700 余年的漫长种植历史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全国许多地方都产陈皮,但新会陈皮无论在营养价值还是品质方面,均是陈皮中的佳品。2006年,新会柑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

英红九号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叶品牌名,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研发和创建的。英红九号白茶是省级良种“英红九号”鲜叶原料,经鲜叶-萎凋-干燥等加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具有浓醇爽口的品质特征。目前未见公开将英红九号白茶与新会小青柑结合所制得的英红九号柑白茶以及相关工艺。

目前市场上的柑普茶存在以下问题:

1、不管是烘干还是自然晒干的柑普茶,采用的柑果皮是新鲜湿润的,但填充的普洱茶却是干燥的,很难让柑皮与普洱茶二者充分融合;

2、目前,柑普茶的制作加工没有固定成熟的加工工艺,传统晒干的制作方法,因晒干的过程中温度、湿度等原因,柑普茶呈现出不同的品质特征;

3、目前市场上柑茶所用的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弥补上述市场上柑普茶的不足,将白茶的制作工艺与柑茶的制作工艺相融合,提供一种新的英红九号柑白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用广东省特色茶树品种英红九号作为原料,制作英红九号柑白茶,丰富市场中柑茶的品种。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英红九号柑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柑的预处理:采摘新鲜柑,洗净,晾干,然后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备用;

S2.采摘英红九号白茶茶叶初展茶青;

S3.萎凋: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

S4.将各种程度萎凋后的茶青装入上述中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恢复小青柑原样;

S5.干燥:将填充了茶青的小青柑放入干燥机中加热,脱水至干燥,即得到英红九号柑白茶。

优选地,所述柑的品种采用的是新会小青柑。

优选地,所述英红九号白茶茶青为英红九号茶树品种。

优选地,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开一圆孔。

优选地,所述初展茶青为一芽二叶。

优选地,萎凋时长30-60 h。

优选地,干燥时将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干燥,所述烘干温度为60-80℃。

一种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英红九号柑白茶。

优选地,上述方法可以为如下步骤:

S1.柑的预处理:采摘新鲜柑,洗净,晾干,然后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备用;

S2.采摘英红九号白茶茶叶初展一芽二叶茶青;

S3.萎凋: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40h;

S4.将各种程度萎凋后的茶青装入上述中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恢复小青柑原样;

S5.干燥:将填充了茶青的小青柑放入干燥机中80℃加热,脱水至干燥,即得到英红九号柑白茶。

与目前市场上柑普茶的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适应规模化生产柑茶的要求;

(2)发明方法在中空的柑中填充没有经过干燥处理的白茶,白茶与柑皮能够更充分的融合;

(3)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英红九号柑白茶,经久耐泡,可反复冲泡十五遍以上;

(4)本发明方法制的英红九号柑白茶丰富了目前市场上柑茶的种类,并提高了品质,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实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实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30 h;

步骤4:将萎凋30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80℃,脱水至完全干燥。

实施例2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35 h;

步骤4:将萎凋35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75℃,脱水至完全干燥。

实施例3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40 h;

步骤4:将萎凋40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70℃,脱水至完全干燥。

实施例4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45 h;

步骤4:将萎凋45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60℃,脱水至完全干燥。

实施例5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50 h;

步骤4:将萎凋50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60℃,脱水至完全干燥。

实施例6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摘新鲜的新会小青柑300个,洗净,晾干,用金属圆管在柑的上部切开柑口,得柑皮盖,掏空果肉,晾干;

步骤2:采摘一芽二叶英红九号白茶初展茶青;

步骤3:将茶青放置于萎凋槽中萎凋60 h;

步骤4:将萎凋60 h的茶叶填入被掏空的小青柑中,盖上柑皮盖,使小青柑恢复原样;

步骤5:将填充茶叶的小青柑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65℃,脱水至完全干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