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12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穗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Chun]因其叶浸泡后具有很高的甜味,而被称为甜茶。多穗柯多以野生状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据《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记载:多穗柯茶能防治高血压、治疗湿热痢疾、皮肤痉痒、痈疽恶疮等症,而且具有滋养肝肾、和胃降逆、润肺止咳、解困醒酒等功效,另外甜茶在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增强抗应撤能力、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脂肪肝、抗II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协同增进抗肿瘤药物疗效等药理方面也有作用。

多穗柯中的有效成分及其丰富,保健价值很高。如根皮素能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分泌,能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对各种皮肤色斑有作用;根皮苷具有抑菌、抗氧化、治疗糖尿病等功效;三叶苷是一种提取自多穗柯植物的二氢查尔酮类天然甜味剂,无吸湿性,易溶于热水、乙醇,微溶于冷水;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还能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但是根皮素能溶于乙醇,不溶于水;根皮苷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三叶苷易溶于热水、乙醇,微溶于冷水;槲皮素几乎不溶于水,而且多数二氢查耳酮类物质也难溶于水。

在红茶的泡制工艺中,一般采用1克茶叶使用50-60毫升水进行浸泡,浸泡的水温为90℃左右,一次茶叶浸泡3泡为宜,每次浸泡的时间为3-5分钟。中国专利CN201310147370.3公开了一种甜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甜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采叶、杀青、发酵、烘干和翻炒。中国专利201410538176.2公开了一种红甜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多穗柯嫩叶、冲洗干净去杂,60-80℃热风吹烘干燥10-40min、揉捻、发酵120-240min、干燥。虽然上述两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工艺能够保持多穗柯红茶本身的茶品质,但是由于泡茶特殊的工艺,只能使茶叶中的部分水溶性成分溶出,其他成分如根皮苷、根皮素、榭皮素等溶解度很小,有些成分几乎是不溶解的,而且泡茶时间较短,有效成分还没有利用完茶叶就被遗弃,导致多穗柯红茶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低,保健效果不足,对多穗柯的资源造成了一定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多穗柯红茶条索均匀,茶香浓郁,汤色红亮,多穗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保健效果好,多穗柯利用价值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0-25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乙醇,搅拌,压滤,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水封或冷凝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0-70%;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水封或冷凝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0-55%;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醇渍步骤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醇渍温度为50-60℃,时间为30-60min,每15min搅拌一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揉捻步骤所述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80-9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揉捻步骤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0-20%;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5-7次,每次15-2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醇渍、风干步骤所述叶片风干的温度为20-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发酵步骤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8-42℃,环境相对湿度为80-85%,发酵时间为5-7h;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炒制步骤所述炒制的时间为45-75min,温度为105-1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多穗柯红茶经过采摘、漂洗、杀青、破壁、醇渍、揉捻、风干、发酵和炒制九大步骤制备而成,得到的红茶条索均匀,茶香浓郁,汤色红亮,多穗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保健效果好,多穗柯利用价值高。

2、本发明的多穗柯红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可以有效的去除多穗柯嫩叶的青草味,增加多穗柯红茶的香味。

3、本发明的多穗柯嫩叶经过破壁处理,使嫩叶细胞内的活性成分流出;在50-60℃下,采用乙醇醇渍破壁的嫩叶,能够将多穗柯嫩叶中的根皮素、根皮苷、三叶苷和榭皮素等溶于乙醇的有效成分快速提取出来,使多穗柯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利用,提高多穗柯的利用价值。

4、本发明将乙醇通过水封或者冷凝的方式进行回收,使乙醇能够循环利用,减少了乙醇的消耗,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避免乙醇挥发对空气造成污染。

5、本发明在揉捻的同时进行乙醇喷雾,使多穗柯叶片中溶于乙醇的有效成分更多的溶出,并富集在叶片的表面;当泡茶时,有效成分能快速融入茶水中,减少了浸泡时间和有效成分的浪费,提高了多穗柯红茶的利用率。

6、本发明将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进行炒制,能够使浸膏充分吸附在茶叶表面,增加了多穗柯红茶的有效成分,并且使有效成分能够更多融入茶水中,减少茶叶冲泡时间;此外,通过炒制,本发明的多穗柯红茶香味浓郁,品质良好。

7、本发明的多穗柯红茶不仅保留了多穗柯红茶的茶香、茶味,还包含了根皮素、根皮苷、三叶苷和榭皮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0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50℃,时间为30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0℃,水封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0%;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80%,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0%;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5次,每次15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0℃,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水封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0%;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38℃,环境相对湿度为80%,发酵时间为5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45min,温度为105℃,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实施例2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5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60℃,时间为60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30℃,冷凝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70%;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95%,所述乙醇的浓度为20%;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7次,每次25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30℃,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冷凝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5%;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2℃,环境相对湿度为85%,发酵时间为7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75min,温度为115℃,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实施例3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2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55℃,时间为45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5℃,冷凝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5%;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85%,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5%;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6次,每次20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5℃,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冷凝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3%;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0℃,环境相对湿度为82%,发酵时间为6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60min,温度为110℃,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实施例4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3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55℃,时间为40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2℃,水封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5%;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90%,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5%;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6次,每次20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2℃,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冷凝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4%;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0℃,环境相对湿度为81%,发酵时间为6.5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55min,温度为110℃,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实施例5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1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52℃,时间为50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7℃,冷凝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2%;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88%,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3%;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5次,每次23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2℃,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水封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2%;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1℃,环境相对湿度为83%,发酵时间为5.5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65min,温度为115℃,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实施例6

一种多穗柯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从多穗柯嫩芽萌动展出新叶后24天,嫩叶从微红色或淡绿色转为嫩绿色时,采摘嫩叶;

漂洗:将嫩叶放置在清水中进行漂洗;

杀青:滤干漂洗干净的嫩叶的水分,按常规方法进行八成杀青;

破壁:将杀青后的嫩叶放入螺旋搅拌器中挤压,使嫩叶破壁;

醇渍:将破壁嫩叶放入乙醇浸渍罐中,加入嫩叶重量50﹪的无水乙醇,搅拌,压滤,其中醇渍温度为58℃,时间为35min,每15min搅拌一次,得到乙醇提取液和叶片;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备用,并回收乙醇;将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5℃,冷凝回收乙醇,风干叶片控制含水量为66%;

揉捻:将醇渍步骤得到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揉捻同时对叶片进行乙醇喷雾加湿,使揉捻机内相对湿度为93%,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8%;揉捻加压过程先轻后重,反复揉捻7次,每次23min;

风干:将揉捻得到的叶片放在通风筒内风干,风干的温度为25℃,使叶片中的乙醇挥发完全并冷凝回收乙醇, 控制叶片含水量为54%;

发酵:将风干得到的叶片平铺在发酵床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39℃,环境相对湿度为84%,发酵时间为7h;

炒制:将备用的浸膏以喷雾方式均匀喷洒在发酵后的叶片上,然后放入炒茶机中炒制,炒制的时间为70min,温度为105℃,炒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得多穗柯红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