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畜牧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背景技术:
在肉牛的饲养中,硒是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硒具有抗氧化、与维生素协同以及增强动物繁殖力、促进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与积累和调节细胞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牛日粮补硒的常用方法是添加亚硒酸钠,但由于亚硒酸钠利用率低、毒性大,对环境会造成潜在的污染,因此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限用或禁用。而添加有机硒同无机硒相比有着众多的优势,目前已成为硒研究的一个热点。另外,众多研究表明,一些聚硒植物的硒含量丰富,部分农作物通过生长发育的富集过程,也含有一定的硒;其硒活性高,易吸收。
当前技术中使用关于富硒饲料有一定的研究,如专利号为CN201010621799.8的一种饲喂高产奶牛的功能性饲料组合物,有机硒为8%-14%,可以增强奶牛机体免疫力。但其中直接添加有机硒,成本较高。又如专利号为CN201310029322.4的富硒小牛肉补硒方法,通过制备亚硒酸钠VE溶液;每半个月饮用一天所述的亚硒酸钠VE溶液,饮用所述的亚硒酸钠VE溶液的重量为牛体重的8%,直至出栏,用于增加牛肉的硒含量,但是亚硒酸钠吸收率不高,并且有一定毒性,储存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看出,当前技术中富硒饲料在肉牛中使用较少,并且增加硒含量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在吸收效率、使用成本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结合植物含硒的规律,结合微生物发酵富集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通过使用富硒作物经微生物发酵而成,可以提高肉牛的肉质,改善肉牛的生产性能。
具体技术效果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其特征在于,选用富硒作物,经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
所述的富硒发酵饲料中包含:
小麦芽20-25份、青绿大蒜秸秆43-51份、魔芋粉8-12份、黄芪17-22份、油菜55-65份、苜蓿30-35份、豆粉4-6份。
所述小麦芽加工为0.2-0.6mm粒度
所述青绿大蒜秸秆带有蒜头。
所述青绿大蒜秸秆切为1-3cm,所述苜蓿切为1-3cm。
所述黄芪粉碎为0.1-0.3cm,所述油菜切为1-3cm。
所述的富硒发酵饲料制作方法为:
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3-75%,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1.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5-0.8%,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1-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8-32℃,发酵20-23天。
所述富硒发酵饲料的用量为牛体重的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富硒发酵粗饲料中,选用有聚硒能力的植物黄芪,富硒植物小麦芽、带蒜头的青绿大蒜秸秆、魔芋粉、油菜苜蓿、豆粉,增加粗饲料中的硒含量,并且经过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酵解,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糖分,产生活性代谢物,促进细胞中有机硒的溶出释放、提高牛对有机硒的吸收效率,并且一部分有机硒被微生物吸收后,暂存于牛的瘤胃中,随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逐渐释放,形成一个缓效稳定的硒提供源,减少牛对硒的排出比例。
另外,通过酵解,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饲料的摄入量,粗饲料中的药效成分释放和微生物分泌的代谢物可以进一步提高瘤胃中的微生物活性,提高消化率,增强牛的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积累,进而可以提高肉牛的肉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3份、青绿大蒜秸秆40份、魔芋粉10份、黄芪18份、油菜63份、苜蓿32份、豆粉6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2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73%,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8%,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8℃,发酵20天,其用量为牛体重的2%。
实施例2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5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51份、魔芋粉12份、黄芪22份、油菜65份、苜蓿35份、豆粉6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3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1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75%,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其中,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混合料质量的1.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8%,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32℃,发酵23天即可,其用量为牛体重的3%。
实施例3
所述的富硒发酵饲料中包含:
取小麦芽20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43份、魔芋粉8份、黄芪17份、油菜55份、苜蓿30份、豆粉4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1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3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3%,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5%,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1%,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8℃,发酵20天即可,其用量为牛体重的2.6%。
实施例4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3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48份、魔芋粉9份、黄芪19份、油菜56份、苜蓿31份、豆粉4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3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6%,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7%,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9℃,发酵23天即可,其用量为牛体重的3%。
实施例5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3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51份、魔芋粉8份、黄芪22份、油菜63份、苜蓿33份、豆粉6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1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9%,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7%,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31℃,发酵22天,其用量为牛体重的3%。
实施例6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0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49份、魔芋粉8份、黄芪18份、油菜55份、苜蓿30份、豆粉4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2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8%,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7%,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1%,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9℃,发酵22天,其用量为牛体重的4%。
实施例7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4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43份、魔芋粉8份、黄芪22份、油菜65份、苜蓿30份、豆粉4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2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小麦芽、魔芋粉、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73%,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8%,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28℃,发酵20天即可,其用量为牛体重的3%。
实施例8
一种提高肉牛肉质的富硒粗饲料:
取小麦芽25份、带有蒜头青绿大蒜秸秆43份、魔芋粉8份、黄芪17份、油菜55份、苜蓿30份、豆粉5份。将青绿大蒜秸秆、油菜、苜蓿加工为粒度2cm的碎段,黄芪加工为0.2cm粉末,与魔芋粉、小麦芽、豆粉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为68%,接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的1.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8%,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覆盖薄膜,保持温度32℃,发酵23天即可,其用量为牛体重的3%。
试验例
在广西南林肉牛养殖场,选择健康、发育正常的2岁左右的本地牛共30头。随机分为2组。根据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使用常规基础日粮配方,试验组粗饲料为实施例1的本发明产品,对照组粗饲料为皇竹草和啤酒糟。试验牛日喂料两次,分别在8:00和17:00点,日粮饲喂顺序精料-粗饲料料。日喂水3次,分别在7:30,12:00,19:00。每天上下午各打扫牛舍1次,随时清除牛舍地面上的牛粪,保持圈舍清洁。每周用来苏尔药液对牛舍进行消毒。试验期结束时测牛重量,计算日均重,按常规方法屠宰后采取肉样,分析牛肉中营养物质含量。
结果与分析
表1试验期牛的增重统计
由表看出,使用本发明之后,试验组的平均中提高了9.3%。
表2试验牛牛肉中的微量元素成分含量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由表可以看出,试验组牛肉中Ca含量是对照组的1.13倍,P含量为对照组的1.2倍,Fe含量为对照组的1.24倍,Zn含量为对照组的1.1倍,Mg含量为对照组的1.23倍,Na含量为对照组的1.4倍,Se含量为对照组的1.8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3牛肉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
由表可以看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都有一定的提高,并且谷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是对照组的1.27倍,甘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是对照组的1.16倍。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