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1018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春卷的包馅装置。

背景技术: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是汉族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目前流行于中国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然而其加工工艺较为繁琐,特别是,春卷皮的包馅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采用人工进行包馅,一般对于长期进行春卷包馅的包馅工而言,1小时内很难达到100个春卷保馅,同时,人工成本大,劳动强度高,另外,对于人工操作而言,很难保证每个春卷的尺寸大小相同,故,严重阻碍了春卷加工的工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人工保馅的效率,同时,能够较好地保证每个春卷的尺寸规格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包括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有一方形凹槽,该方形凹槽的深度为春卷的厚度,方形凹槽的宽度为春卷的长度,方形凹槽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在平台的顶面上位于方形凹槽的另外三侧且沿着方形凹槽的侧边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第一推板与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推板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二推板与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推板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三推板与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推板连接有第三气缸,该第一推板跟方形凹槽的与外界相通一侧相对,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相对布置,所述方形凹槽的底面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邻且组成的形状与方形凹槽的底面形状相适配,第一底板相对于第二底板靠近第一推板,第二底板固定设置,第二底板的顶面从方形凹槽的内部向外界倾斜,第一底板转动设置于第二底板上,第一底板的转动轴位于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相邻处,第一底板初始状态水平布置,第一底板与平台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第一底板的转动轴连接有一旋转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旋转气缸与一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下馅机构,该下馅机构具有一下馅口,该下馅口为方形,该下馅口位于第一底板的正上方,该下馅口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上下升降,通过设置下料机构,提高下馅速度,下馅口布置于第一底板的正上方保证所下的馅料能够较好地落入第一底板所在区域的春卷皮上,将方形的下馅口使得馅料能够均匀布置。再改进,所述第一推板与方形凹槽相邻的一端为弧形端面,通过设置弧形端面,提高第一推板对春卷皮的折叠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针对技术问题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方形凹槽,将春卷皮放入方形凹槽内后,加上馅料,配合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的自动动作,之后,第一底板翘起,将春卷翻转至倾斜的第二底板上,春卷滚入输送带上,即可完成了一个春卷的保馅工序,省去了春卷保馅过程中,人工手动对此折叠的需求,提高了春卷的包馅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强度,另外,由于方形凹槽的大小不变,故,使得每个保馅完成后的春卷保持了相同大小尺寸规格。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春卷皮置于方形凹槽上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在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一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春卷皮未包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春卷皮在第一推板作用后完成第一次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春卷皮在第二推板作用后完成第二次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春卷皮在第三推板作用后完成第三次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8所示,本实施中的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主要针对方形春卷皮进行包馅,包括一平台1、第一推板21、第二推板22、第三推板23、第一底板31、第二底板32、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和输送带4。其中,平台1上设有一方形凹槽11,该方形凹槽11的深度为春卷的厚度,方形凹槽11的宽度为春卷的长度,方形凹槽11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在方形凹槽11与外界相通处设置有用于输送包馅完成后的春卷的输送带4,在平台1的顶面上位于方形凹槽11的另外三侧且沿着方形凹槽11的侧边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板21、第二推板22和第三推板23,第一推板21与平台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推板21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二推板22与平台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推板22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三推板23与平台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推板23连接有第三气缸,该第一推板21跟方形凹槽11的与外界相通一侧相对,第二推板22和第三推板23相对布置,所述方形凹槽11的底面由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组成,该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相邻且组成的形状与方形凹槽11的底面形状相适配,第一底板31相对于第二底板32靠近第一推板21,第二底板32固定设置,第二底板32的顶面从方形凹槽11的内部向外界倾斜,第一底板31转动设置于第二底板32上,第一底板31的转动轴311位于第一底板31与第二底板32的相邻处,第一底板31初始状态水平布置,第一底板31与平台1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第一底板31的转动轴311连接有一旋转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旋转气缸与一控制器电连接。另外,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下馅机构,该下馅机构具有一下馅口,该下馅口为方形,该下馅口位于第一底板31的正上方,该下馅口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上下升降,通过设置下料机构,提高下馅速度,下馅口布置于第一底板31的正上方保证所下的馅料能够较好地落入第一底板所在区域的春卷皮5上,将方形的下馅口使得馅料能够均匀布置。此外,第一推板21与方形凹槽11相邻的一端为弧形端面211,通过设置弧形端面211,提高第一推板21对春卷皮5的折叠效果;同样地,第二推板22和第三推板23与方形凹槽11相邻的一端也为弧形端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台1上设置方形凹槽11,将春卷皮5放入方形凹槽11内后,加上馅料,配合第一推板21、第二推板22和第三推板23的自动动作,之后,第一底板31翘起,将春卷翻转至倾斜的第二底板32上,春卷滚入输送带4上,即可完成了一个春卷的保馅工序,省去了春卷保馅过程中,人工手动对此折叠的需求,提高了春卷的包馅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强度,另外,由于方形凹槽的大小不变,故,使得每个保馅完成后的春卷保持了相同大小尺寸规格。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进行春卷包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春卷皮5置于平台1的方形凹槽11内,春卷皮11陷入方形凹槽11内;进一步地,为了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还可以用手指沿着方形凹槽11的底部的侧边对春卷皮5进行适度的按压,从而使得加工完成后的春卷能够具有更好的方形菱角,只是这个手指按压过程增加了人工的时间,降低了包馅的效率;b、下馅机构通过下馅口将馅料下放至春卷皮5上;c、第一气缸动作,第一推动板21将春卷皮5进行第一次折叠,折叠后,第一气缸复位,第一推板21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d、第二气缸动作,第二推动板22将春卷皮5进行第二次折叠,折叠后,第二气缸复位,第二推板22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e、第三气缸动作,第三推动板23将春卷皮5进行第三次折叠,折叠后,第三气缸复位,第三推板23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f、旋转气缸动作,第一底板31绕其转动轴311做90度以上旋转,第一底板31翻转将春卷转移至倾斜的第二底板32之上,在重力作用下春卷发生滚动,使得馅料被春卷皮完全包裹,完成包馅工序;g、第一底板31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包馅完成后的春卷进入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和步骤e中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也可以同时动作,提高包馅的效率。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包馅方法其优点在于,将春卷皮5放入方形凹槽11后,下馅机构即可自动下料,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动作,之后,旋转气缸跟着动作,即可完成整个包馅工序,在此过程中,大大减小了人工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包馅工序简化为只需将春卷皮5放入方形凹槽11内即可,一个工人可以同时配置多个包馅装置进行包馅操作,每个工人每小时内能够包制的春卷个数只取决于工人在一小时内能够放置春卷皮的皮数,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方形凹槽11的大小规格不发生变化,故每个加工完成的春卷其大小规格保持不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