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笋腌制设备制造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压静态腌制设备没有涉及智能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考虑,因此,传统的变压静态腌制设备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申请号为201410531491.2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食品用变压静态腌制设备及其腌制方法,通过在腌制罐上连接可使腌制罐内压力增大或减小的调压装置,利用罐内压力的变化对腌制物料进行腌制,通过将腌制罐设置为包括网格状内筒的双层结构,并在内筒内部增加网格状隔板,将内筒分割为多个相互连通的腌制单元。上述专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没有涉及智能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考虑,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来解决以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总之,使用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质量,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包括支撑架、竹笋腌制罐、排水管、排水开关,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竹笋腌制罐,所述竹笋腌制罐上设置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所述排水开关,所述排水开关上部设置有压力控制阀,所述压力控制阀下部设置有腌制罐后盖,所述腌制罐后盖下部设置有警报指示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智能控制箱,所述智能控制箱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上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一侧设置有功能调节按钮。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竹笋腌制罐上安装的所述压力控制阀可以实现对所述竹笋腌制罐中的压力的监测和控制,而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的所述警报指示灯可以在非正常状态下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箱来检测状态或调整腌制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有效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所述竹笋腌制罐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竹笋腌制罐相连接,所述排水开关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有效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所述压力控制阀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排水开关上部,所述腌制罐后盖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压力控制阀下部,所述警报指示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腌制罐后盖下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有效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所述智能控制箱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源开关镶嵌在所述智能控制箱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有效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所述液晶显示屏镶嵌在所述电源开关上部,所述功能调节按钮镶嵌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一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具有操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空间立体图。
1、支撑架;2、竹笋腌制罐;3、腌制罐后盖;4、压力控制阀;5、排水管;6、排水开关;7、智能控制箱;8、液晶显示屏;9、功能调节按钮;10、电源开关;11、警报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包括支撑架1、竹笋腌制罐2、排水管5、排水开关6,支撑架1上设置有竹笋腌制罐2,支撑架1是为了支撑竹笋腌制罐2而设置的部件,竹笋腌制罐2上设置有排水管5,通过排水管5可以在腌制完成后把腌制的废水排出竹笋腌制罐2,排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开关6,排水开关6可以控制水流的是否流出排水管5,排水开关6上部设置有压力控制阀4,压力控制阀4可以实时的监控竹笋腌制罐2中的压力,从而提高竹笋腌制的食质效果,压力控制阀4下部设置有腌制罐后盖3,腌制罐后盖3下部设置有警报指示灯11,通过警报指示灯11可以实时的监测竹笋腌制罐2的工作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支撑架1上设置有智能控制箱7,智能控制箱7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0,电源开关10上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8,液晶显示屏8一侧设置有功能调节按钮9。
上述结构中,通过竹笋腌制罐2上安装的压力控制阀4可以实现对竹笋腌制罐2中的压力的监测和控制,而在支撑架1上安装的警报指示灯11可以在非正常状态下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箱7来检测状态或调整腌制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智能自动化控制竹笋腌制设备的有效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竹笋腌制罐2与支撑架1相连接,排水管5与竹笋腌制罐2相连接,排水开关6与排水管5相连接,压力控制阀4通过螺栓连接在排水开关6上部,腌制罐后盖3通过螺钉连接在压力控制阀4下部,警报指示灯11通过螺栓连接在腌制罐后盖3下部,智能控制箱7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架1上,电源开关10镶嵌在智能控制箱7上,液晶显示屏8镶嵌在电源开关10上部,功能调节按钮9镶嵌在液晶显示屏8一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