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章鱼蒸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36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章鱼蒸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章鱼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章鱼蒸煮系统。



背景技术:

章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它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人们逐步深刻地认识,使得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逐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现在章鱼一般处理方法,章鱼加入盐和酒,手工搓,搓到章鱼的脏东西洗干净,洗净后,是切片,炒之前一般需要先过一道开水,再进行翻炒,这样煮出来的章鱼更具有弹性。现有技术的章鱼处理方法无法实现自动化、工业化的加工生产,导致章鱼加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章鱼蒸煮系统,用于解决人工清洗、切片、蒸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章鱼蒸煮系统,包括输送机构、挂入转台、清洗池、水煮池以及切丝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上的挂载结构,所述传送带从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设置挂入转台、清洗池、水煮池以及切丝机构,所述挂载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挂钩、第一固定环以及第二固定环,所述挂钩与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分别与挂钩、第二固定环相连接;

所述挂入转台包括环形置物台以及转动电机,所述传送带为环形结构设置在环形置物台上方,所述转动电机用于驱动环形置物台转动;

所述清洗池包括左右两侧清洗刷以及用于驱动清洗刷做往复运动的往复电机,所述清洗刷的刷毛朝向传送带;

所述水煮池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电加热装置,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水煮池的两侧,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煮池的底部;

所述切丝机构包括两切割板、两圆形刀片、切割电机以及绞肉机,两切割板平行于传送带相对设置,两切割板之间设有容挂载结构通过的间隙,两圆形刀片设置在两切割板的正下方,两圆形刀片的刀刃上设有与挂载结构相对应的凹槽,两圆形刀片错开设置,所述切割电机用于驱动两圆形刀片转动,所述绞肉机设置在圆形刀片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挂入转台以及挂入结构的配合,将章鱼挂在传送带上,先通过清洗池清洗刷的清洗,清洗池中加入醋和碱面可以清洗章鱼表面的粘液;通过水煮池对章鱼进行加热烫煮,再通过圆形刀片的转动将蒸煮后的章鱼脚切下来,章鱼脚掉入绞肉机中进行切丝,形成集合清洗、蒸煮、切丝一体的设备,实现章鱼预加工自动化、工业化,提高章鱼预加工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劳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挂载结构包括两个挂钩、第一固定环以及两个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用于放置章鱼的头部,所述第二固定环用于放置章鱼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挂入转台还包括前置输送带,所述前置输送带末端与环形置物台相连接,前置输送带的高度高于环形置物台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多个等距排列的电阻加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挂载结构,传送带的起始端与末端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章鱼蒸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挂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挂入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清洗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蒸煮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切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输送机构;

11、传送带;

12、挂载结构;

121、挂钩;

122、第一固定环;

123、第二固定环;

20、挂入转台;

21、环形置物台;

211、挡板;

22、转动电机;

23、前置输送带

30、清洗池;

31、清洗刷;

32、往复电机;

40、切丝机构;

41、切割板;

42、圆形刀片;

421、凹槽;

43、切割电机;

44、绞肉机;

50、水煮池;

51、进水口;

52、出水口;

53、电加热装置;

531、电阻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1以及图2,如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章鱼蒸煮系统,包括输送机构10、挂入转台20、清洗池30、切丝机构40以及水煮池50;输送机构10包括传送带11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上的挂载结构12,所述传送带11从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设置挂入转台20、清洗池30、水煮池50以及切丝机构40,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挂载结构12,可以紧贴挂在传送带上,传送带是悬空的,传送带的起始端与末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循环的生产线。传送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挂入转台时为半圆形,在清洗池或水煮池时为凹形,将章鱼降入清洗池或水煮池中,清洗或蒸煮完后再升起来。所述挂载结构1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挂钩121、第一固定环122以及第二固定环123,所述挂钩121通过挂环固定挂在传送带11上,随着传送带11传动,所述第一固定环分别通过不锈钢丝与挂钩、第二固定环相连接;所述挂载结构包括两个挂钩、第一固定环以及两个第二固定环;左右两个挂钩同时挂在传送带上,保持稳定性,第一固定环用于放置章鱼的头部,第二固定环用于放置章鱼脚,将章鱼的头部放入第一固定环卡住,再将章鱼脚放入两个第二固定环缠绕一圈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挂入转台20包括前置输送带23、环形置物台21以及转动电机22,前置输送带23用于将章鱼运输到环形置物台21中,所述前置输送带23末端与环形置物台21相连接,前置输送带的高度高于环形置物台的高度,章鱼从前置输送带的末端调入环形置物台中;所述传送带11为环形结构设置在环形置物台上方,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环形置物台的下方,并用于驱动环形置物台转动;所述环形置物台21两侧设有挡板211。操作人员站在挂入转台旁边,将调入环形置物台的章鱼挂在传送带11上的挂载结构12上,因为是圆形的转台,可多站几位操作人员,同时操作。挡板用于挡住环形置物台内的章鱼,不让章鱼掉出来。

如图4所示,所述清洗池30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清洗刷31以及用于驱动清洗刷做往复运动的往复电机32,所述清洗刷的刷毛朝向传送带,清洗池30注满醋和碱面,传送带11带着章鱼掉入清洗池30中,两侧清洗刷31对章鱼进行清洗,将表面粘液和表皮清洗干净,清洗刷31上刷毛为硬毛,往复电机32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清洗刷做左右的刷洗运动,清洗干净后,传送带带着章鱼升起来,先过一道水枪组成的水墙,将章鱼上清洗废水除去后,再运往下一个机构。

如图5所示,所示水煮池50为U型水池,水煮池50包括进水口51、出水口52以及电加热装置53,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水煮池的两侧,进水口51设置在水煮池的侧壁上,用于对水煮池进行加水,出水口52设置在水煮池的底部,用于对水煮池进行换水,所述电加热装置53设置在水煮池的底部;电加热装置为多个等距排列的电阻加热丝531,对水煮池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用水煮池对章鱼进行烫煮时,首先将水放进水煮池中,使水煮池中的水高过传送带11上挂载机构12,然后开启水煮池底部的电加热装置,对水煮池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水煮池中的水达到烫煮海带需要的温度后,传送带带着挂载机构上的章鱼进入水煮池中进行烫煮,烫煮完后传送带将章鱼带出水煮池,再运往下一个机构。

如图6所示,所述切丝机构40包括两切割板41、两圆形刀片42、切割电机43以及绞肉机44,两切割板平行于传送带相对设置,两切割板之间设有容挂载结构通过的间隙,两切割板之间的间隙对应传送带11上的挂载结构,用于对挂载结构进行定位。两圆形刀片42设置在两切割板的正下方,两圆形刀片的刀刃上设有与挂载结构上不锈钢丝相对应的凹槽421,两圆形刀片错开设置,两个圆形刀片的刀刃横向朝向对应挂载结构上第一固定环底端的位置,传送带间隔固定位置运输一个挂载结构机构,圆形刀片的刀刃对应转动到使不锈钢丝落入凹槽内,传送带一直走,圆形刀片一直转动切割将章鱼的脚给切断,所述切割电机用于驱动两圆形刀片反向转动,类似剪刀张开切紧,所述绞肉机44设置在圆形刀片的下方。届时通过转动切割将章鱼脚带落在绞肉机上,绞肉机顶部为料斗形状,需要入料的时候,料斗震动,将章鱼脚带入绞肉机内部进行绞肉,绞成细丝状吐出即可。

使用过程中,打开转动电机、往复电机、切割电机以及绞肉机,将章鱼放入前置传送带中,操作人员站在挂入转台边上,通过挂载结构将章鱼挂在传送带上,章鱼随着传送带先通过清洗池的清洗,水煮池对章鱼进行加热烫煮,切丝机构的切脚,章鱼脚掉入绞肉机中进行绞肉,吐出细丝状章鱼即可。本实用新型形成集合清洗、蒸煮、切丝一体的设备,实现章鱼预加工自动化、工业化,提高章鱼预加工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劳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