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74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菌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除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果糖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加工条件的限制,在果糖的出来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果糖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有除菌步骤。现有的除菌设备在是罐体内设置一层除菌膜,除菌效率低。另外,现有的除菌设备还有一个缺陷就是每个管道上设置有套除设备,由于运行中物料出现流量不均、流量不稳定以及压力偏差较大,容易出现除菌膜穿透现象,造成成品物料染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菌效果高、能够避免穿透的除菌装置。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包括罐体,该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上管道相连,该罐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上部设置有消泡桨,该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管道,该管道分别连接有蒸汽入口、循环水入口和压缩空气入口;在罐体内还设置有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结构相同,均包括水平除菌膜和倾斜除菌膜,倾斜除菌膜设置在水平除菌膜下方;在罐体的下端设置有蒸汽出口和出料口,该出料口连接有下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罐体有八个,每个罐体的进料口均与上管道相连,出料口均与下管道相连,八个罐体并联在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倾斜除菌膜设置在罐体侧壁和支撑轴上,相邻倾斜除菌膜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倾斜除菌膜均在连接点处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菌层Ⅱ下端设置有水平除菌膜Ⅱ。

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温度计。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由于在罐体内还设置有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均包括水平除菌膜和倾斜除菌膜,在提高除菌效率的同时,避免在除菌过程中物料出现流量不均、流量不稳定以及压力偏差较大造成的除菌膜穿透现象。在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并联设置有八个罐体,能够促进物料流量均匀、流量稳定;设置向下倾斜的倾斜除菌膜以及倾斜除菌膜交错排列,能够提高除菌效率并且进一步减弱压力差造成的影响,避免穿透除菌膜的现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上管道;3-支撑轴;4-消泡桨;5-蒸汽入口;6-循环水入口;7-压缩空气入口;8-水平除菌膜;9-倾斜除菌膜;10-水平除菌膜Ⅱ;11-下管道;12-蒸汽出口;13-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除菌装置,包括罐体13,该罐体13上部设置有进料1口,该进料口1与上管道2相连,该罐体13的中部设置有支撑轴3,该支撑轴3上部设置有消泡桨4,该罐体13的侧壁上设置有管道,该管道分别连接有蒸汽入口5、循环水入口6和压缩空气入口7;在罐体13内还设置有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结构相同,均包括水平除菌膜8和倾斜除菌膜9,倾斜除菌膜9设置在水平除菌膜8下方;在罐体13的下端设置有蒸汽出口12和出料口,该出料口连接有下管道11。所述罐体13有八个,每个罐体13的进料口1均与上管道2相连,出料口均与下管道11相连,八个罐体并联在上管道2和下管道11之间。所述倾斜除菌膜9设置在罐体侧壁和支撑轴3上,相邻倾斜除菌膜交错排列。所述倾斜除菌膜均在连接点处向下倾斜。所述除菌层Ⅱ下端设置有水平除菌膜Ⅱ。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温度计。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由于在罐体内还设置有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除菌层Ⅰ和除菌层Ⅱ均包括水平除菌膜和倾斜除菌膜,在提高除菌效率的同时,避免在除菌过程中物料出现流量不均、流量不稳定以及压力偏差较大造成的除菌膜穿透现象。在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并联设置有八个罐体,能够促进物料流量均匀、流量稳定;设置向下倾斜的倾斜除菌膜以及倾斜除菌膜交错排列,能够提高除菌效率并且进一步减弱压力差造成的影响,避免穿透除菌膜的现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